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日趋激烈的少儿报刊市场竞争,不少少儿报刊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建设,其举措之一便是力塑自己的“品牌形象代言人”。 翻看近期出版的许多少儿报刊,可以发现许多属于自己独有的“品牌形象代言人”频频露脸。中国少儿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中国少年报》上的“小灵通”、“动脑筋爷爷”几乎是长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2.
吴峥岚 《传媒》2015,(13):19-20
《中国少年报》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可为优秀报纸,并被推荐给全国的小朋友,作为媒体人,感到非常高兴,也倍受鼓舞.笔者能够在《中国少年报》工作,能够从事这样一份职业,是人生的幸事.今天,职业选择多元化,但仍然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坚守在为孩子办报的岗位上,无怨无悔.为什么?《中国少年报》到底是一张什么样的报纸?从创刊到现在,如果按照人的年龄来计算,她已近65岁高龄了,但在孩子们心目中,《中国少年报》就好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知心朋友,为什么?在这里,笔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也许你心里就有答案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年报》已经有44年的悠久历史了,它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第一张全国性队报。 《中国少年报》44年来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一张报纸要想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必须不断满足时代育人的需求、少年儿童成长的需求、家长教子的需求,充分发挥它的服务功能。 本文将对这三大需求作一些具体的论述。 一、满足时代育人的需求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讲过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的状态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们  相似文献   

4.
新创     
《青年记者》2005,(7):73-74
《中国新书》正式创刊;COS动漫杂志《漫壹代》创刊;TWICE CHINA创刊;((珠江青少年报》“六一”创刊发行;第一份乒乓球专业报纸《南粤乒乓》创刊。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初,《中国少年报》发行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1142万份,居全国报纸之首。而该报的"知心姐姐"栏目在全国小读者评选出的"我最喜欢的专栏"里,名列第一姜达雅记得那是1956或1957年,她二十七八岁。在《中国少年报》当编辑的她去南京出差,在照相馆照了一张标准像。照片上的她,辫子盘起来,微笑着。1960年,12岁的北京小学生卢勤也到照相馆照了平生第一张标准像。  相似文献   

6.
2000年3月20日,共青团中央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闻出版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和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确立的“发展新闻出版业,抓住机遇,组建新闻出版集团”的思路,决定整合系统力量,重组文化资源,实行中国少年报社和中国儿童出版社的强强联合,组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2000年5月23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从此,中国最大的少年儿童专业新闻出版集团和最具权威性的现代化少儿传媒基地在世纪之交诞生了,中少总社开始了新世纪的新征程。合并一年后的中少总社,是一个拥有4亿资产,500余名员工(其中200余名是招聘人才),年出书品种1500种,拥有五报(《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报都市版》、《中国中学生报》、《中国儿童报》、《中国儿童画报》)、八刊(《婴儿画报》、《幼儿画报》、《中国少年儿童》、《中学生》、《我们爱科学》、《儿童文学》、《中国卡通》、《中国少年文摘》)以及一本研究分析少儿出版工作情况的专业杂志《中  相似文献   

7.
荷兰《少年报》有一名11岁的女记者,名叫比尔特娜,是个农民的女儿。她要算是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小的记者了。在1979年国际儿童年里,报社曾派比尔特娜去采访世界粮食组织大会。会议期间,她表现得非常活跃、勇敢。中国少年报今年7月23日在二版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对这位11岁的女记者作了介绍,中国的小朋友们看了特别感兴趣,纷纷给报社写信,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在回顾往事的时候,总会有些闪烁着光彩的记忆。我少年时期在上海的一段经历,至今想来,仍使我感到振奋。《新少年报》的通讯员当我还在家乡上虞念小学时,就是上海《新少年报》的通讯员,我为报纸常写通讯、短诗和小故事,参加争做“模范少年”、“小先生”等新鲜有趣的活动。以后又担任发行员,推销报纸。 1948年,我十三岁。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住在哥嫂家里,我到西门路355号《新少年报》社看望了大朋友,也认识不少通  相似文献   

9.
创刊于1956年的《新疆少年报》(维吾尔文版),是以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少年儿童报纸。50多年来,《新疆少年报》在最初7个栏目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先后创办了"少先队员风采"、"在升国旗仪式上的讲话"、"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100多个栏目,  相似文献   

10.
读报絮语     
儿时,困家境贫寒,生活拮据,父母只知教子好好上学,却无力买书订报。家中只有一份《中国少年报》,算是唯一的课外读物。报纸一来,兄弟姐妹你争我夺,总想先睹为快,为的是早看看“知心姐姐”、“小灵通”传播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贺宜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出版家、编辑家,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家。他原名朱家振,1915年1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亭林镇(今上海市金山县亭林镇),从1934年任《生生月刊》编辑始,1945年主编《童话连丛》,1949年任上海《新少年报》社长兼总编辑,1954年调北京任《中国少年报》副总编辑,1959年任《儿童文学研究》主编,1978年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同年改任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直至1987年8月20日逝世,终身从事儿童文学工作,为繁荣我国的出版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老一辈的出版家和编辑家,都有一个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度过了自己的童年。7月13日,“知心姐姐”卢勤携新书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教你如何爱孩子”讲座及新书签售会。  相似文献   

13.
"您好!我是《中国少年报》记者."在全国两会采访期间,这是笔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今年跑全国两会,和许多同行一起见证了大历史,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产生、修改宪法……但最体现使命感的,还是作为一名少儿媒体记者,为孩子说话.  相似文献   

14.
3月1日,《知心姐姐》杂志创刊暨“知心调查”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知心姐姐”作为《中国少年报》的一个著名品牌栏目,已经有42年的历史,它曾以其独具特色的亲和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在孩子与父母都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指导的今天,由中宣部、国家新闻总署批准创办的《知心姐姐》杂志,将有助  相似文献   

15.
儿童报纸新闻版引导儿童关心国事、关注社会、关心自身以加快其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本文以《中国少年报》1版为研究对象,希望为如何拓展我国儿童报纸新闻版的生存空间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凯茜 《新闻传播》2006,(7):F0003-F0003
陈凯茜,自幼喜好书画,师从哈尔滨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孙国辉。擅长书法、国画、装饰画。曾在黑龙江省教师学生书法精品展中荣获金奖。并几次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和展览。作品及文章发表于《中国教育走向》、《中国少年报》、《黑龙江日报》等报刊中。并在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太阳岛于志学美术馆、哈尔滨大学艺术馆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在国内各地参加联展。  相似文献   

17.
星移斗转,秋去冬至.年届知天命的鹤壁矿务局八矿工人李有金,业余时间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已有9个年头了.几年来,他在市、局级以上新闻单位发稿五百多篇,其中《鹤壁矿务局八矿木场发现汉代古墓》、《离家出走的遭遇》等十多篇稿件先后被《中国少年报》、《中国煤炭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采用.这些成绩,对其他人来说也许不算啥,但对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李有金来说,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立 据《文汇报》报道、由《少年报》社、《上海中学生》报社、《家庭教育时报》编辑部、《上海教育》期刊社、《上海康复》杂志社以及《中国教育报》上海记者站6单位组成的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日前宣布成立。该总社目前拥有3报7刊,期发总量达300万份。该总社的成立,对于调整上海报刊结构,提升报刊质量,增强教育报刊的社会影响力、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斌 《声屏世界》2008,(6):13-15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吸引了海内外一千多名记者前来采访报道,其中有一个由6名小伙伴组成的小记者报道团分外抢眼。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少年报》《中国中学生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的小记者吴梓曼年仅9岁,是整个十七大采访报道活动中年龄最小的记者。在此期间,他们佩戴着记者证与大记者一样,穿梭在会场内外,出现在十七大新闻中心集体采访现场,奔波在分组讨论会上,就未成年人关心、  相似文献   

20.
报纸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不能靠干巴巴的说教,必须根据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里,谈谈我们在办《少年报》的实践中,初步获得的几点体会。一、寓教育于新闻故事中,使思想教育形象化。少年报的读者大多是八、九岁至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这部分少年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