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我国中小学师资配置存在城乡、校际不均衡的现象,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是消除不均衡现象的重要举措.日韩两国有着规范的教师流动制度,在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可借鉴日韩两国的经验,通过保障流动教师的待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及相关配套措施,建立教师流动的评价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师的合理流动等措施,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流动制度,推动城乡、校际师资配置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和长期任务,而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城乡教师资源在生师比、性别结构、学历及职称结构、学科结构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水平;建立合理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因地制宜,合理定编定员;构建高素质教师的补充机制将成为改善农村教师资源结构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而教师资源又是教育资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面。教师资源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其他各种物质资源,成为教育资源配置中的难点领域。当前,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教师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化问题仍十分突出。为此,应深刻反思当前城乡教师流动的特点与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教师向城镇流动的现状加剧了城乡校际间的教师资源不均衡,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均衡发展,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不仅能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师配置不均衡的差距,还可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中小学教师向城镇流动的现状加剧了城乡校际间的教师资源不均衡,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和不均衡发展,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不仅能缩小城乡校际间的教师配置不均衡的差距,还可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城乡教师的单向流动,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了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下降。要改变这种现状,以县(区)域为单位建立合理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甘肃省Y县城乡学校教师流动现状的实证调查,对构建县域内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有利因素和主要障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县域内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对策,以期为构建更为合理的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准确把握农村教师流动的现状与趋势.教师流动是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的重要手段.以敦煌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为样本,分析县域教师流动的特点,对城乡教师流动的模式、现状、流动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对制订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师资配置均衡是其重要前提与保障。当前,我国城乡师资资源配置仍存在突出的不均等问题,如何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发展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教育均衡理念要求下,审视我国城乡教师流动现状,可通过创新学校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健全城乡教师流动法律和政策,统筹城乡教师编制并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等途径,构建并完善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城乡、县(域)内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水平总体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已经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师资不均衡现象突出,导致出现"择校风"、乱收费等现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流动轮岗"。引导教师科学合理流动,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中小学在教师流动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辽宁省沈阳市试行了教师定期交流制、上海市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和相关制度不健全,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突出,教师流动仍存在自主无序行为,而且往往是农村教师城镇化的单向流动。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县域内城乡师资配置失衡,成为制约县域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的瓶颈。实现县域内城乡间的师资均衡发展,实行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配置的均衡,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定期轮换制度下流动教师利益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城乡教师定期轮换制度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但必须以完善的流动教师利益补偿机制为前提。工作的轮换必然导致利益的改变。为此,应从影响流动教师利益变化的三个因素:校际收入差距、流动成本和环境差异损失出发,根据教师流出流入的学校类型视城市、农村和艰苦地区等不同情况分别对流动教师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而从经济补偿和精神补偿两个方面建构流动教师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四川省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存在许多问题:农村学校生师比呈两极分化,农村师资整体素质较低且专业结构失衡.其根源在于农村师资配置方式单一,教师经济地位低,生活工作条件差且缺乏激励机制.均衡城乡师资首先应提高农村教师职业竞争力,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其次应加强教师交流和培训,促进存量师资的均衡配置与素质提高.最后应利用计划市场双重手段,调节增量师资的城乡配置.  相似文献   

13.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在转型中的困惑和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师范院校向综合化转型主要表现在办学目标、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在综合化进程中,教师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到教师教育资源的分占、教师教育学术性的弱化、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期盼、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等困惑,这正是发展过程中综合化和教师教育教育理念的博弈。地方师范院校内部势必在教师教育理论、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继续教育贷源的利用和开发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欠缺、分散,同时还有浪费等现象。为了优质、高效地实施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对教师继续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地调整和重组——即整合。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关怀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教育关怀更多的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以改变所有人的生存状况,是教育关怀的应有之义。而教育关怀是一种政府责任,只有政府才能相对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在教育制度层面保障教育关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大多数与规则和制度的不公有关。无论是保障起点与过程的平等还是保障每个人具有平等学业成功机会,都有赖于建立和完善相对公平的制度安排原则。可选择性、以人为本、机会均等和差别对待是教育关怀在制度安排方面的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16.
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发展的主题正在转向包括专业引领、同侪互助、自我反思在内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并且教师的工作现场对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由大学、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等为主体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区域骨干教师为发展主体,以其所在学校为实践现场,开展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合作研究,实现多方共赢。一个区域学校变革和教师改变的支持性环境,将为教师从传统的以外在“压迫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范式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师发展是大学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为了引领教师发展,需要转换理念,以"发展"代替"培训",促进教师关心"教学学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需要以活动为载体,关注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同时,需要从组织与政策方面予以支持,以保证教师教育活动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师流动日渐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对当前教师流动研究内涵、视角及内容的扼要梳理,认为未来的教师流动研究应多方拓展研究视角,走出当前囿于制度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研究的窄巷;应进一步拓展研究主题,努力推动研究内容的深层化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理论指导与教育模式单一、政策模糊与实施保障措施不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要丰富教师教育理论:从单一的专业化理论到“一总三分”理论,即行为改造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专业发展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二要改革教育模式:从单一的教育学院模式走向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最后,微观上要制定相关质量标准,宏观上要制定三类政策与四大组织实施体系,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对话行为是影响师生互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教师对话行为中主要存在提问不均一、讨论不规范及评价不合理等问题。改变教师不合理的师生观、强化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领悟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是克服教师对话行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构建良好师生互动的保障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