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括《采草药》一文的写作,无疑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我们可以运用它引导学生从中学习辩证法,但是我们也可以运用它在层次安排上的“白璧微瑕”,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这样写的: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  相似文献   

2.
为纠正明初宋濂《孔子生卒岁月辨》一文中的错误,黄宗羲曾考证了孔子生卒年月。宋濂相信《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中的说法,以为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巳酉十月庚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壬戌四月乙丑。黄宗羲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说:“然以某考之,则不能无疑者。”并指出: “《左氏》哀公十有六年夏四月乙丑卒,此  相似文献   

3.
李根芹 《文教资料》2005,(23):164-165
《师说》和《劝学》都是古文名篇,由于其思想性和语言的典范性使其成为古代文学文选及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篇目,但笔者以为,现行的大多数文选和语文教材中对《师说》的一处标点和对《劝学》中“参”的注释有误。分述如下:一、《师说》中的一处标点值得商榷《师说》中有一段文字,大多数文选和语文教材都作如下标点,本人觉得值得商榷: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按以上的标点方法,是把“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都当成是笑话别人的那些人的答语。这样理解于…  相似文献   

4.
一 文章标题居于一篇文章最醒目处。其中,有些标题有完整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句子,但无标点,如: 例①《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初中《语文》第四册)。有些标题本身就是介词词组、偏正词组,如: 例②《关于写文章》(初中《语文》第五册)。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对句子的表述是:“句子……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  相似文献   

5.
《语文知识》1998年第7期封四登载了薛志芳《<吴门桥>中一处标点错误》一文。文中对初中语文第三册《吴门桥》中开头一句的标点进行了分析、更正。文章认为,《吴门桥》原文中所列举的几类桥不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因而用逗号将它们连接有逻辑混乱之嫌。文章对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了《战国策》的一处标点错误、《汉语大词典》的一处释义和举例错误、《论语》的一处标点错误,并分析了致误的原因,意在提醒人们要高度重视古书中的省略现象,避免误点误注。  相似文献   

7.
赵望秦 《文教资料》2001,(3):131-136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唐书》、《新唐书》(1975年版)在标点方面,就总的情况看是很好的,这当然是标点者下了一番功夫的结果。但其中也偶有欠准确的地方,兹不揣谫陋,列出以求教焉。 1、《旧唐书》卷十一《代宗纪》:“[大历二年四月] 庚子,宰臣内侍鱼朝恩与吐蕃同盟于兴唐寺。” 按:内侍鱼朝恩虽为代宗朝掌管禁军的大宦官,但不曾任宰相之职,故此处的“宰臣内侍鱼朝恩”不应连读。据《新唐书》卷六二《宰相表》,此时任宰相者为元载,则知大历二年四月与吐蕃会盟的“宰臣”是指元载。那就是说,宰相元载与内侍鱼朝恩一起参预了…  相似文献   

8.
高中第五册语文有一课书:《殽之战》。这课书的末尾有秦穆公郊迎殽山被俘侥悻脱逃的秦军三帅所说的一段话,新旧课本标点迥然不同。旧课本是这样标点的:穆公素服郊次,向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新课本则是这样标点的:穆公素服郊次,向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标点虽然仅只变动了两三个,但文章内容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旧标点穆公的谈话分作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在郊外对着孟明等三人引咎自责,承认这  相似文献   

9.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读者分清结构,辨明语气,正确地了解文意。郭沫若先生如是说:标点一定要恰当,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人教社六年制小语课本第十册《难忘的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郑成功,有孙中山,还有诸葛亮,穿着八卦衣。”粗略一看,没什么错误。反复咀嚼,便觉“还有诸葛亮”  相似文献   

10.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是新教材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登泰山记》中的一句话。在教学过程中,当我诱导学生讨论本文语言特点时,有学生举手:“根据有关资料(己提前印发给学生),我觉得:教材中该句的标点和《教师教学用书》‘望’义的注释都欠妥。”毛头小子,口气不小!是不是徒有狂妄呢?《登泰山记》是传统篇目,各类高校、高中教材从来都是这样标点注释的呀!我也颇感疑惑。可他阐述完毕,同学都点头称是,赞叹不已。具体内容:(1)该句教材上标点是: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教师教学用书》中译文是:远望夕阳照耀泰安…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所收韩愈的《师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隋树森同志编辑 注释的《古代散文选》亦如此),有一处编者是这样标点的: 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盛则近谀。” 古文是没有标点的,我以为如此标点不符合作者原意,似乎改成这样为好: 问之,士大夫之族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去掉删节号也可。) 就是说不把“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句话看作是士大夫的话,而看作是作者韩愈 的分析评论,所以应该放在引文之外。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一首流传极广的好诗,但由于断句不同、标点不同,其意趣也就不同。有人曾将它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即或改成四言句,亦未尝不可:“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相传清人纪晓岚,将它压缩成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古人亦有将它改为六言诗的:“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清明》诗如重新标点,则成一首颇具特…  相似文献   

13.
《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5期《内容有涉大明宫的三方唐代墓志》一文,集中刊出《大唐赠靖德太子哀册文》等三种新材料,值得充分肯定.但志文释读有脱、衍、误、倒等诸多错误,标点也有不当,对有关靖德太子名号、大明官“宣政前殿”名源等的分析存在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以便文献材料的科学使用,为历史、文化等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元稹集编年笺注》存在数百条错误,如:《会真诗三十韵》编年在两个不同的年份;对《唐故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盐铁转运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伯兄"句的笺注错误;对《上令狐相公诗啓》编年错误;对《为令狐相国谢回一子官与弟状》的编年结论失之粗疏;对《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的笺注中人名有错;对《郭钊等转勋制》的标点、人名、编年有误;对《招讨镇州制》编年错误等。  相似文献   

15.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样一段: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标点均照录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最后一句话,诸家标点有异: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曾贻芬、崔文印著《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4页“追迹三代之礼……《礼》记自孔氏。”——…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点校本《廿五史》的标点严谨稳妥,值得推重。但古书标点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所以该书也难免有白玉微瑕,如《史记·夏本纪》集解引马融对“涂泥”的注释“渐,洳也”,其中“渐”下不当点断。又如《后汉书·舆服志》注引《汉旧仪》“凡封之玺赐诸侯王书”一语,“封”下应加分号。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中外翻译家《道德经》英译的4个版本,发现几种误译现象,包括:字词误译和句子结构误译。字词误译有两方面原因引起:词性理解错误和词的引申意义或转义理解错误。而句子结构误译产生的原因是:标点理解错误和句子成份理解错误。  相似文献   

18.
钱毅 《现代语文》2006,(3):98-98
一、句子中间的停顿符号 选择疑问句是疑问句的一种,它"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句末用问号."(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3页)但是,"标点是书面上的,它的使用同语句的结构和意思有密切的关系.……语句中有的地方可以用这一科标点,也可以改用另一种标点."(同上,204页)因而,选择疑问句中,如果要强调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每项之后则可以用问号.例如:  相似文献   

19.
继《语文知识》2005年4期《标点误用三例》一文指出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的三处标点误用之后,笔者也发现了几处有待商榷的标点。  相似文献   

20.
《杜诗详注》自1979年由中华书局标点出版以来,颇受读者欢迎,2009年又一次重印出版;这期间,书中不少文字标点讹误经学者指出已作修订,但就重印本阅读一过,仍发现有一些文字标点错误,今表而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