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娟 《教师》2010,(14)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互联网也成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源头.因此,互联网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本文试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及特点、原因和预防机制作些粗浅分析,以期使我国网络法制体系建设曼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张红薇 《教育探索》2005,(10):87-88
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青少年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网络带来的青少年犯罪屡有发生,并呈上升之势、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原因并提出加强教育的策略,对于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杜绝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青少年本身法制观念的缺失,以及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网络犯罪频频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社会、家长和学校就要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修养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互联网。同时,管理部门应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避免青少年受到互联网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  相似文献   

4.
耿红卫 《焦作大学学报》2011,25(3):50-51,54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诸多不利因素。目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网络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是规范青少年网络行为的要求,也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印度日益普及。几百万印度青少年迷恋网络,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时有发生。为了控制和防止青少年网络犯罪,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网络黄毒是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印度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日渐增多,而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淡薄,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剖析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探讨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在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应用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互联网强大的学习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网络犯罪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增强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应用水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逐渐突显,成为干扰社会和校园的主要问题。因此,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试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新形式。青少年网络犯罪智能化高、隐蔽性强、犯罪手法多样、社会危害性大。从根源上说,青少年网络犯罪是其个体素质与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研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探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切实有效地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0.
杨凤云 《时代教育》2009,(9):53-53,61
青少年利用网络犯罪或上网引发的犯罪问题,目前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网络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催化刺作用,正在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出六点特征,分别是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网上邀约"成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新动向、犯罪动机的两极化趋势、高智能性、隐蔽性和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图书馆与未成年人网络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危害。由此引发的荒废学业、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从技术人性化的角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信息教育。帮助他们养成合理获取信息、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则成为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重点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过度沉溺网络容易形成网瘾,危及身心健康。受网络信息的欺骗容易使青少年遭受犯罪侵扰,网络更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平台。应该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怀,更应该从宏观上加强立法和网络监管,阻止其形成网瘾。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个体因素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成为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案件的主力军。堵塞网络漏洞,完善法制,加强网络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健全青少年网络人格,预防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89):189-190
互联网普及率日益升高的今天,加强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互联网对城市青少年交往影响的研究已经很丰富了,但是就研究对象来说,对互联网和青少年交往二者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从研究视角来看,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局限于现象的直观描述,其中社会心理学视角还得不到很好的强调;就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界定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本文将主要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交往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论述在社会化、人格发展、网络学习、网络文化、网络犯罪及网瘾等多个领域涉及的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及诱发的犯罪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青少年网络成瘾诱发的主要犯罪类型,并提出了遏制与网络成瘾相关的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使青少年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学会趋利避害,健康、合理地上网,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报道,我国网民数量增至8700万,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随着互联网“信息垃圾”的增加和“网络犯罪”的出现,这些网络问题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引起了社会的焦虑。青少年网络伦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的负面影响还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道德意识、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前所未有地冲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互联网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人的危害,特别是对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好奇心强,爱模仿且辨别能力相对较差的青少年来说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拟从网络对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影响及如何采取对策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网络犯罪已涉及到绝大部分社会犯罪现象,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犯罪形式。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密切注视网络犯罪的动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和严厉打击网络犯罪,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人们在分享网络文明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其所带来的种种苦涩.网络游戏凭借着其竞争激烈、对抗性、游戏性强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相关,网络游戏诱发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