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制图课是技工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零件图是制图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零件图的教学要求,前劳动部培训司制定的《技工学校电工类制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零件图后,应掌握零件的基本表达方法,能运用各种视图、剖视、剖面和标注尺寸等方法,表达简单零件的形状和大小。”在零件图这部分内容中,零件的视图选择是重点,又是难点。视图是组成零件图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要绘制出质量高的零件图,首先要正确选择一组视图。选择视图的关键是主视图的选择,主视图选择欠佳,则零件图中视图数量必定要多,甚至…  相似文献   

2.
《机械测量与测绘技术》课程是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形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零件(轴套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齿轮)测绘、生产检验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编写的,项目由任务导入、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和拓展知识几个部分组成。通过学习,不但能识读与绘制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还能掌握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国家制图有关标准的查阅与运用。  相似文献   

3.
主要尺寸是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关键,反映零件主要结构的功能要求零件和主要结构的加工精度要求.在高职制图测绘教学中,标尺寸难是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学生测绘能力较低表现在尺寸标注上,其关键原因是与实际脱节,没有建立起工程观念.应教给学生从结构分析着手去把握尺寸和基准的方法,并保持零件图和装配图图纸的一致性,使学生从整体上去分析把握零件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和尺寸关系,提高尺寸标注技能.  相似文献   

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综合应用实例"课程安排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后使用,以项目式展开,运用集中教学周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教材根据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分为轴套类零件的工艺分析、轮盘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叉架类零件的工艺分析、箱体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四个项目,每一项目都综合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测量、机械工艺基本知识,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零件图视图选择的思考,分析了零件的形状特征。从而得出选择零件视图的最佳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零件图是表达单个零件的图样,它的作用是用于制造和检验零件。其主要内容是用一组视图表达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相互位置。在各视图中,主视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主视图的选择问题非常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各技工学校教材对此尚无统一...  相似文献   

7.
按照零件的设计要求所给定的基准进行加工,这是零件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在加工之前,应首先根据设计图样要求明确所要采用的一系列工艺基准,包括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而保证零件和产品质量最理想的工艺手段,就是以设计基准作为工艺基准,也称为基准重合。实际中,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图样设计时,也首先考虑采用基准重合原则。所以,在零件的制造过程中,我们所采用的基准通常也是设计基准。一般来说,设计图样上给定的基准,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即应按零件图上给定的尺寸和形位精度等要求安排…  相似文献   

8.
《学周刊C版》2016,(26):85-86
本文分析了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教学流程,以及项目教学法在轴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在中职机电专业的实训课中,我们应该使所选的项目贴近生产、贴近学生,与社会接轨,并且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应该注重优化教学方法,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注重应用软件辅助教学,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透彻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做到学思结合、理实结合、合作互动,这是我们中职实训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零件图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对产品加工发挥着指导性作用。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是零件图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质量。机械测绘课程中,学生缺乏工程实践,教师讲解技术要求中的内容时,需要注意标注哪些内容、怎样标注、标注的要求等。结合具体图例,采用类比、枚举、图示和分析的方法解释专业的词语,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理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造、加工、装配都离不开图样 ,图样是一种工程技术语言。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就必须掌握这种技术语言 ,才能够互相交流技术思想。所以 ,要加强技校学生的制图教学 ,尤其是识图教学。按体分类 ,归纳特点零件组成机构 ,机构组成机器。机零、机构、机器通称机械。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是零件。零件因机器不同 ,差别很大。但按形体分类 ,总可以归纳成通常的四类。轴套类零件此类零件包括各种轴、套筒和衬套等 ,其功用是与传动件(齿轮、带轮)等结合传递动力。特点是 :是回转体 ,长径比大 ,配合处多 ,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基准问题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装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且也是要首先考虑并解决的问题。基准理论是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之一。 任何零件都是由一些简单而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等要求的表面(如平面、曲面、球面等)组成的。由于零件上各表面都有一定的位置和尺寸要求,所以在零件设计和零件加工中,应以某些表面为依据来设计和加工其他表面,以保证图纸上的设计和加工要求。那些作为设计、加工、装配和检验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基准。基准也就是“根据”之意。在设计和加工时,弄清面与面之间的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正确地分析和选择基准,是进行设计和加工的必要前提。因此,无论是在零件的设计方面,还是在零件的加工方面,基准的选择和确定,是设计和加工工艺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洪钧 《当代电大》2004,(5):42-43
1零件图的绘制 本章详细讲解了零件图的内容,绘制方法和步骤.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以及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零件图和装配图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前述各章内容的综合应用与实践。同学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阅读、绘制中等难易程度的零件图。  相似文献   

13.
浮动轴承中的浮动环是一种薄壁轴套类零件.通过浮动环加工夹具的改进设计,保证了该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不仅提高了该零件的使用性能,而且也相应地提高了浮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基准的选择应从零件和功能、几何关系和精度要求出发,对回转体类零件通常以装配轴承两孔的公共轴线为基准最好,容易满足功能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薄壁类零件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保证其加工精度一直是工业生产中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其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对薄壁零件的装夹、切削参数、走刀路径与方式进行分析与优化,选择合理的工艺工序路线,完成了对薄壁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许秀兰  赵华芳 《考试周刊》2015,(52):152-153
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在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非常重要,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成本。作者依据公差与配合的三个选用原则(基准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的选用原则),结合工程实例详尽归纳总结公差与配合的选择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分析C6032车床床头箱中齿轮轴套和隔圈的配合来指导具体如何选择,既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又简单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17.
识读零件图的能力培养是机械制图课程的一个教学重点。这部分教学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学生感到难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从生产实践提出问题,讲课时确保重点、突出难点,再把识图与绘图相结合,就能取得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单件小批生产中吋制和米制螺旋类零件的加工需求,尤其是部分难度较大的螺旋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多年来的现场实践和理论研究,就利用普通的车床和简便的加工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展开了详细地阐述,例如,这类零件的加工设备的选择、大导程螺距的测量和不完整螺距的计算方法,以及按螺纹的齿型车削各种螺纹、按螺纹不同牙形角和牙型加工螺纹、多线螺旋类零件的分线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对《金属工艺学》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强化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这四类典型零件为任务载体,由浅入深地把知识和技能渗透到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按照任务分析、制定计划、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的过程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机械设计图样中回转体类零件基准标注的三种形式,得出了以装轴承的两轴颈(或孔)的公共轴线为基准最好.应用数学演绎推理法证明了这种基准使位置误差偏移值最小,又符合实际装配工作条件,比较理想.仅在以较长的圆柱面为主要定位面时才可选择单一基准.最后探讨了实现基准统一时的基准转换问题及增加辅助基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