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地方"非遗"资源在音乐特色教学中具有的潜在教育功能,探索地方"非遗"资源校本课程化的基本方法,以及与音乐课程进行整合的方法,可促进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拓展基础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是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学校音乐教研组依据《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中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进行了整合,设计了以“赏非遗音乐之美,寻民族文化之根”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共分为四个课时,以学生“赏—品—探—承”这个循序渐进的活动模式,对大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声乐作品、器乐作品,使学生较全面地感受非遗音乐之美,深刻理解非遗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非遗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将非遗文化元素引入专业课程,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相融合,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能让青年群体更好地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文章以北京区域非遗文化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融合为例,提出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非遗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希望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融入非遗文化元素课程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杨崇辉 《教师》2022,(35):69-71
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地方非遗”)的传承近年来正面临着传承人培养难度较大、受众窄、传承基地少等困境。自浙江省推行“双减”政策以来,各中小学围绕提效减负开设了多样化的地方非遗文化选修课程。地方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也因此迎来了新契机。文章以宁波走书非遗文化课程建设为例,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从三位一体“学习链”构建、理论与实践课堂结合、依托学情分层式教学、教学内容一体化衔接四个维度探索课程优化路径,助推初中地方非遗文化课程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黑龙江省音乐类非遗为例,对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展开研究。首先对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最后提出几点思考。黑龙江作为非遗大省,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利用,因此非遗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课程融合传承应该在加强分层性课程内容设计、注重体验式方法增强课程融合实效、创新课程拓展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6.
烹饪教育课程资源相对于课程资源的内涵特点,其在外在表现上还具有体验性、实践性和人文性。"杭帮菜"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烹饪课程体系面临的困境为:"非遗"资源向课程要素转化之困,烹饪教师对"非遗"资源的接纳之困,由"师徒相授"到职业教育转变之困。"非遗"进入烹饪课程资源的研究路径为:研究"非遗"资源的申报,熟悉"非遗"资源的研究成果;做好"非遗"资源进入烹饪课程资源的筛选工作,建立"非遗"资源库;做好"非遗"资源库利用与课程教学领域的对接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轻化工程专业课程中思政育人与专业育人目标的统一,文章以“纺织品染色”课程为例,探索了在课程中引入纺织非遗传承在引领学生德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从纺织印染技术的历史、非遗传承人的事迹以及非遗传承人的创新研究等方面出发,探索了“纺织品染色”课程中非遗传承思政元素的设计,以及非遗传承思政元素与专业工程理论知识的有机融合。提出了培养具备新时代价值观的纺织人才,重塑纺织服装行业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想,并总结了“纺织品染色”课程思政教育的流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规模大,受教育者众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依据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从营造校园氛围、组建社团、开设"非遗"选修课程、编写适合的"非遗"教材、构建校内外"非遗"实践教学基地、加强"非遗"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拓展"非遗"教学的新空间新思维、设置"非遗"学科等多方面努力,培养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  相似文献   

9.
陈秀英 《广西教育》2013,(29):90-9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加强音乐课程教学管理,推进音乐课程实践,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齐全的音乐教学设施是实施音乐教学的前提2011年版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指出: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可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制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校刚成立之时,音乐教学设施的严重缺乏阻碍了我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此,我校近几年  相似文献   

10.
刘清 《成人教育》2012,(4):121-122
文章从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结合入手,探讨了我国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等.文章认为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加入多元音乐文化、拓宽学生的欣赏视野,将成为现阶段高校音乐欣赏课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形势下,高校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参与到保护传承非遗的工作中.本文从非遗保护的现状、高校声乐教学自身发展两个方面出发,论述了高校声乐教学培养传承人在保护非遗活态性、声乐教学学术研究在保护非遗传承性、声乐教学实践创作在保护非遗流变性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中国传统音乐陆续走进了各大音乐教育院校的讲堂,成为一门独立的音乐理论课程.文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体系做了简单概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教学的新思路,旨在推动音乐理论课程 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在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类选修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绝大部分普通高校根据本校的音乐师资情况,相应地开设了音乐知识普及型课程。但因为非音乐专业教学面对的客观原因和现实问题,单一的欣赏类课程设置已无法适应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无法应对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全面培养模式,需要教师立足音乐教学的本位,集思广益、尝试多元复合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全面培养提高艺术素质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4.
音乐审美教学是大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音乐赏析类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何有效开展针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学,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是综合大学多年来音乐赏析类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车丽琴 《成才之路》2024,(7):125-128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型态,指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音乐课程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评价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文章结合音乐课程教学现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对大单元教学背景下音乐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升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唱练耳课程是所有音乐专业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也是占据音乐教学课时较多的一门课程。视唱练耳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其他音乐素质及水平的提高,未来的视唱课程会是怎样,文章将对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进行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17.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工作,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注重将项目建设与艺术设计类课堂结合起来,在项目教学中融入非遗资源,结合专业设计比赛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本文以互动媒体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与资源库项目结合的课程实施为例讲述了非遗资源融入项目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项目课程教学案例剖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音乐教学中因过分关注音乐课程的外在价值和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忽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感体验而导致的非艺术化与专业化教学倾向。本文试从音乐教学应凸显情感体验原则的根本原因及其实施的方式方法视角,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音乐教学情感体验的的重大意义,从而为凸显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探索音乐教学的内在规律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非遗校本课程建设,是文化发展延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基于劳动教育推进非遗校本课程建设与教育实践,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基于对新时期劳动教育新需求的分析,明确非遗校本课程教学在劳动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深入探究了当前劳动教育视角下非遗校本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劳动教育视角的非遗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策略,为更好地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和加强劳动教育与非遗校本课程教学双向互补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具备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因此可以营造校园氛围、组建社团、开设"非遗"选修课程、拓展"非遗"教学的新空间新思维、将"非遗"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校园平台,贯彻落实地方高校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