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纪念碑,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最佳载体;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与传播的工具,是我们认识世界、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但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语境中正确、科学地使用语  相似文献   

2.
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还有一些认识问题需解决,尤其是怎样认识方言的使用,以及如何处理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杨彦 《新闻爱好者》2012,(11):23-24
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异彩纷呈,各地的语言自成体系,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方言。作者认为,流传于各地的方言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地域文化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积淀而形成的语言,是无法取代的独特地域文化产物;方言节目也是传媒应对竞争的一种形式,能够带动影视节目创新;在普通话处于强势地位的今天,适当利用方言的独特性,对于文化的多样性起着积极的作用;方言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方言以及方言节目不会对普通话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4.
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现状自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读音统一会,规定共同语标准音开始算起,我国的普通话推广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统一标准的普通话尤为重视。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苏州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开设的时代背景和现状入手,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遭遇的诸多瓶颈问题,并根据苏州地方文化教育的特色,研究拓展地方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与新媒体融合的渠道,加强节目队伍管理和建设,探讨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姜楠 《今传媒》2010,(12):101-10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民族认同的符号系统。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地方方言作为语言的变体,咬字器官受传统发音习惯的影响,成为方言区人们学习、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的一个障碍。本文从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的发声部位和方法入手,以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的单音节字词为例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两种语音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王男 《中国传媒科技》2011,(12):115-117
本文结合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工作实践,谈当前方言主持的发展现状,并重点就本土化地域因素和文化习俗影响下方言主持的新发展趋势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赵晨阳 《新闻窗》2007,(4):95-96
我国地域博大,各地方言丰富多彩,这是中华文化繁荣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贯大力提倡和推广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通用的普通话。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张明  李星星 《今传媒》2015,(4):38-41
方言类节目是电台电视台主动适应市场化的产物之一.陕西语言类节目的兴盛在满足受众精神需求的同时,问题和缺点也值得重视.文章经过数据分析和调查剖析,从四个方面着手,逐步解决节目粗糙、品位不高等问题.文章大量应用实例解析,让读者对陕西广播电视台在市场化竞争中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赢得收听市场的做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毕凯 《大观周刊》2012,(52):297-297
保护方言可以从立法规范、加强宣传、增加方言类节目和教学、录音整理等方面进行。而我们作为文化传承重要一环的教育工作者则更应该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着手,把方言引入我们的课堂。让方言成为我们教学语言的一种与普通话相辅相成,应谊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田雨 《青年记者》2012,(9):34-35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只为某一地区的人民大众所掌握,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在本地区有很强的生命力.近年来,地方媒体中的方言广播电视节目,以中老年和本地人为主要目标受众群,收听、收视率较高,在业界引起了很多关注.然而,对于方言节目,国家广电总局一直以限制和控制为主.方言节目该何去何从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因节目数量多,增长快,品牌栏目凸现而在全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全省市级以上播出机构和11个城市受众的调查,剖析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兴起和热播的复杂的社会原因,探察广播电视方言类节目对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方言类节目管理,提高方言类节目质量的若干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近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方言节目"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让广播电视艺术百花园增添了诸多色彩,已成为一道引人关注的"独特风景"。较早出现的方言节目如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绍兴电视台的《师爷说新闻》,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家在天堂》等,它们用浓郁、地道的当地方言演绎百姓故事和凡人生活,观众评价非常好。此类节目的成功登场,引得各级媒体纷纷  相似文献   

14.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中,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  相似文献   

15.
景宁畲族自治县于1984年设县,全县17万人口,其中畲族人口1.75万,占1/10,辖24个乡镇。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地方,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如何做好做大民族自治县广播电视事业,走“特色亮台”之路是我们畲乡广播电视工作者肩负的使命,而走“特色亮台”之路,又必须在少数民族方言播音节目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内容的日益丰富,既繁荣了广播电视的受众市场,也为广播电视的广告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广告是广播电视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广告业是广播电视传媒产业结  相似文献   

17.
方言的兴替     
说到方言,有些很耐人寻味的问题。说方言到底算不算一种“土”的标志,这个问题是不能简单回答的。想想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广东话的那种飞黄腾达的地位,就不好以“土”不“土”来评价方言了。谁也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后,粤语歌一度成为中国亿万青年的“心声”,最早大约是从8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歌开始,随后是大量香港歌星的感召,广东话居然成为一种特有的“音乐语言”!一时间,全国人民心荡神摇,原来被贬为“嘎嘎”的粤语,怎么听怎么“来劲”,似乎突然觉得人类的很多微妙复杂的情感,只有用广东话才能“到位”。多少怀着歌星梦…  相似文献   

18.
现实:强势方言区普通话主持人节目遭到冲击真正引起一场关于方言节目存废争论的,当滥觞于《阿六头说新闻》等一批方言新闻节目。如今的城市电视新闻节目,在粤川吴越等强势方言区,大都是方言新闻节目笑傲江湖,一批方言新闻节目主持人也随之走红,身价倍增。  相似文献   

19.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可以更加贴近群众,更加适应本地居民生活的语言表达,但是随着各大电视台收视率竞争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施开展,这种方言广播电视节目,逐渐呈现低俗化、小众化、地域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方言的运用是桥还是墙,得到了众多媒体专家和学者的注意与研究。本文首先探究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出现的动因,继而分析方言类广播电视节目的特征,再具体的分析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桥”的作用,以及其存在的“墙”的作用,从而对如何改革方言广播电视节目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朱江  张鼎 《新闻前哨》2013,(2):48-49
在广播媒体市场化进程中,广播节目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多样态的发展趋势,广播方言类节目也应运而生。它以本地方言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区域性听众为主要定位,所体现的小众化、贴近性、亲近性等独有特色,得到地域听众的认同和支持,并产生了不可小视的社会影响力。诚然,在推广普及普通话的社会大背景下,广播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也受到一些异议。但传播实践表明,作为一种主流文化的补充与辅助,广播方言节目的兴起,还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