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光年间鸦片走私猖獗,大臣们纷纷上奏支持禁烟,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揭开了禁烟运动的序幕。本文拟对道光皇帝应允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的原因进行初步考察,以史鉴今,以期对今天禁毒工作的开展有益。  相似文献   

2.
黄鸿森 《传媒》2002,(8):37-37
民族英雄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毁英帝国主义巨量鸦片的事迹是家喻户晓的。 “林则徐,烧鸦片”,说说可以,写在书面上就要用“销”,不能用“烧”,因为林氏是用化学方法销毁的,不是点火烧毁的。笔者阅读书刊,不时还可见到用“烧”的。例如: (1)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史学界对作为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进行了大量研究,论著颇丰。论者在谈到统治阶级内部对待鸦片问题的态度上,一般都将其分为禁烟派和弛禁派,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分歧。史学界又从严禁派和弛禁派的两派斗争的线索出发,进一步认为:第一,道光帝是动摇于严禁派和弛禁派两派之间的,只是在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打动了道光帝后,道光帝才暂时倾向严禁派;第二,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运动,一直是  相似文献   

4.
黄旦 《新闻记者》2012,(1):74-78
1838年底,钦差大臣林则徐奉道光皇帝旨意,急急如律令由北向南飞奔,去完成那个后来让他倒透霉的查禁鸦片之使命。翌年春甫抵广州,鞍马未歇,即着手译报,"籍以采访夷情"。翻译人员不算多,而且在今天看来,十足为一拼凑的草台班子,可在当时,算是很不容易的了。约20天左右,就译出  相似文献   

5.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曾先后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省担任过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办理过民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政务.作为近代中国的伟大爱国者,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最为突出的贡献即为禁烟.道光十七年,当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对禁烟问题争执不休时,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敏锐地认识到鸦片泛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积极主张严厉禁烟,并就权力所及,采取种种禁烟措施,"誓为中华除此大患",写就禁炯公文数百篇,其文洋溢着浓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出林则徐对待禁烟正义凛然的态度和誓死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决心.其中,谕体类公文数量最为繁多(见<林则徐全集·文录>).  相似文献   

6.
《黑图档·道光朝》是清代道光朝盛京内务府处理皇室事务往来公文的副本档,其中收录许多有关清宣宗旻宁东巡盛京的档案。本文以《黑图档·道光朝》为主要依据,从祭祀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三个方面阐述道光帝东巡盛京期间举行的各项活动,以期为今后研究道光帝东巡及清帝东巡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谢清高口述的《海录》,存在杨炳南、吴兰修两个笔受本争议。吴兰修与杨炳南曾在希古堂文社等有所交往。嘉道之交李兆洛为广东巡抚康绍镛私塾教师,与两广总督阮元交往甚密,在道光元年(1821)九月至十月,依据吴兰修本改定编修《海国纪闻》,在家乡常州一带流布。常州人张■英、王采苹姑侄曾阅览,汪文台《红毛番英吉利考略》、范循骇《鸦片见闻录》亦加以引用。道光十七年俞正燮入湖广总督林则徐幕僚,两年后编成《校补〈海国纪闻〉》。由于李兆洛、俞正燮曾分别为封疆大吏康绍镛、林则徐私塾教师与幕僚,故后二者分别对《海国纪闻》《校补〈海国纪闻〉》编撰与流布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虎门地处珠江口,因为有大虎小虎两山雄踞珠江口内,形成祖国南大门的天然屏障,故名虎门。1838年。清朝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与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将士,加固和修建了虎门的沙角、靖远等10个炮台.并在滚滚珠江上立木排铁链,江底打上木桩,把虎门建成易守难攻的要塞,防御外国侵略,严拿鸦片烟贩。  相似文献   

9.
《遵旨复奏查禁鸦片章程折》是琦善禁烟运动的指导思想和施政纲领。琦善主张"首治囤贩",提议整肃吏治和军队的治理。在直隶禁烟运动中,他利用购觅眼线、诱买等手段伺机查拿,成效显著,为道光帝及社会舆论所肯定。  相似文献   

10.
虎门地处珠江口,因为有大虎小虎两山雄踞珠江口内,形成祖国南大门的天然屏障,故名虎门. 1838年,清朝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与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将士,加固和修建了虎门的沙角、靖远等10个炮台,并在滚滚珠江上立木排铁链,江底打上木桩,把虎门建成易守难攻的要塞,防御外国侵略,严拿鸦片烟贩..  相似文献   

11.
《黑图档·道光朝》是记录清代盛京总管内务府处理往来公文的副本档,对于研究道光皇帝东巡盛京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通过整理与研究《黑图档·道光朝》中收录的道光帝东巡盛京档案,阐述了盛京内务府、盛京将军衙门等盛京地区部门所开展的各项东巡后续事务,并分析了道光帝东巡对于盛京地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以期补充对道光帝东巡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读报纸上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文章,遇到这样几种说法: ——“1838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将二百余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海滩”(6月9日陕西工人报《鸦片战争始末》)。——“1840年6月3日至23日,林则徐……在虎门销毁了英、美鸦片贩子被迫交出的20283箱(每箱120  相似文献   

13.
顾广圻,字千里,号涧(廿宾),又号一云散人、思适居士,江苏元和(今吴县)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八月,卒于道光十五年(1835)二月十九日,享年七十.他出生于一个三世业医的郎中家庭,六岁丧父,在生活艰苦的环境中,依靠母亲和舅父的帮助才得以读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鸦片走私的历史背景以及危害和林则徐的禁烟活动的学习,学习林则徐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应用于自己的人生,从而认识到"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1785-1850),福建闽侯人,字元抚,又字少穆,嘉庆年间进士.曾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陕西等地为官,掌管军政、盐政、水利、漕务、河工等,从道台官至巡抚一职.清道光十七年(1837),林则徐出任湖广总督,主张禁止走私鸦片.  相似文献   

16.
郑坤芳 《兰台世界》2012,(28):21-22
李兆洛(1769-1841),字申耆,号养一,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是清代中期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思想家.李兆洛在主讲江阴暨阳书院(道光三年至道光二十年)18年的时间里,对书院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仅推进了整个江阴地区的学风,而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他的教育活动体现了重视德育、倡导实学及力行通学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鸦片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活动的开展,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逐渐传人中国.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成为重视近代报刊的第一人,他与魏源致力于译报活动,为国人自办报刊的创办打下了基础.中国人自办近代化报纸,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办的<昭文新报>,成为国人国内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自办传媒的真正产生,有其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清廷遣戍新疆,"效力赎罪"。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九日,林则徐到达伊犁惠远城,开始在新疆的三年遣戍生活。二十四年十二月至二十五年十一月,林则徐奉旨在南疆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叶尔羌、英吉沙尔、喀什噶尔、喀喇沙尔八城履勘荒地,后又续勘吐鲁番伊拉里克、哈密塔尔纳沁荒地。通过履勘荒地,基本核实了南疆及吐鲁番、哈密可开垦荒地的数量和灌溉所需的水利情况,帮助各城解决困难,完善水利设施,客观上扩大了兵饷来源,减轻了清廷的财政压力。而且,林则徐等人分析屯垦形势,实事求是地处理新垦荒地,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屯垦形式,拟定荒地的分配方案,提出将荒地全部给回、民回兼顾、全部招民三种设想,促进了屯兵的归营操防。大批南疆回户得以开垦荒地,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稳定了民族关系,有利于边疆安全的巩固,也为新疆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关林则徐勘荒活动主要反映在伊犁将军布彦泰、前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等人的奏折以及明发或寄信的上谕、记事的实录中,对于林则徐新疆勘荒相关问题的阐明有很准确和权威的参考作用。兹选编相关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黑图档·道光朝》中收录了大量有关道光皇帝东巡的档案,详细记载了盛京内务府、盛京将军衙门、盛京五部等部门为道光帝东巡而开展的各项筹备工作。本文从修缮宫殿庙宇三陵、筹划交通、筹备饮食起居、预备物品、安排人员五个方面对盛京地区开展的筹备工作进行梳理,以期补充对道光皇帝东巡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山东潍县(今山东潍坊)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他一生嗜好古物,鉴精藏富,治学严谨,是一位成就卓越的金石收藏与研究家,与江苏学者潘祖荫被并誉为"南潘北陈".我国已故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称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鉴定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