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柏金凤 《大观周刊》2012,(48):232-232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长期与父母分离,甚至有的父母为了节约钱,几年也不回一次家。孩子长期不能与父母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导致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孩子存在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和群,没有亲切感;有的孩子自私.  相似文献   

2.
三月里的一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大地,这是赵墩镇的5名孤儿一个特殊而又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认抚他们的“党员妈妈”们专程从城里来看望他们了。孩子们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浓浓的亲情。  相似文献   

3.
王健 《出版参考》2007,(6):45-45
什么叫做路径依赖?比如上海有些孩子就不怎么理解父母。像在座的企业家都比较成功,你们的孩子都羡慕你们能干,但现在上海有些当工人、干部的,由于工资少,被老婆骂倒也算了.有时孩子甚至也这样问:“爸爸.你怎么这么笨啊?”爸爸很惊讶:“耶?你怎么这样说话?”孩子说了:“爸爸.你就是笨。你想想看,今天隔壁老王到我们家来做客.我才知道老王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他们来自离城市不远的农村,从小在庄稼地里偷玉米、在黄土丘上用尿和泥、在河滩里疯跑着长大,对他们来说,城市是过节时被父母拖拽着买新衣服的记忆,是高楼和汽车,是城里孩子手上的变形金刚;长大后他们时常往返于城乡之间,他们很方便地在城里买新衣服,他们自如地穿梭在城市的每个街巷……但他们却很难深入这个城市的内核.  相似文献   

5.
张小磨 《今传媒》2008,(4):9-10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工的人数已经接近1.5亿人,由此而造成的“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至外地工作者,居所环境不佳,且颠沛流离)和“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儿童或独居或与无力照养的祖父母生活于原居住地)总和将近5000万人。“流动儿童”教育、生存、保护、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民工的人数已经接近1.5亿人,由此而造成的“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至外地工作者,居所环境不佳,且颠沛流离)和“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工作,儿童或独居或与无力照养的祖父母生活于原居住地)总和将近5000万人。“流动儿童”教育、生存、保护、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大局。  相似文献   

7.
胡荧 《新闻天地》2011,(11):32-33
从风华正茂到花甲之年.从赵日可更名为申长城.在漫长的39年里,他履行承诺守护着一段亲情。 在老母亲失去独子承受着剜心之痛时.是他挺身而出.承接着一个家的责任:当老人家生病住院时.是他在病床前衣不解带地照顾:当老人家提出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时.他又义不容辞地陪同母亲前往……9月9日.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他表示: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老母亲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反而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到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因此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绝对地听从父母的安排。在这种状态下,为了应付父母对自己的期待,孩子们只好装作既听话又顺从。  相似文献   

9.
乡下人拥向城里,城里却有人向往乡村。广州市萝岗区帽峰山下有一处百亩田园,这里居住着9户人家,他们自称“懒人部落”,在这里怡然自得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10.
“爱”是教育青年的感情基础。毛泽东主席说过:“官兵关系搞不好,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态度问题。”我认为,这个根本态度中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感情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爱、爱心、爱护是教育青年职工的感情基础。一个人从小首先得到的是父母的爱。孩子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因此,父母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他们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学校以后,孩子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当他们参加工作以后,各级领导尤其是他们的直接领导,就成为他们的重要影响。这时的青年职工虽然已开始进入成年,走上社会,但他们毕竟还年轻、幼稚,所以他们不能不想到“靠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CCTV新闻频道的《共同关注》播放过这样一则新闻,两个来自河南周口的孩子被父母租借给了一个女人到全国街头乞讨,表演“恐怖杂技”,被湖南政法频道的记者跟踪调查,最后孩子被“解救”出来,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记者联系孩子的亲生父母后,其父母并不愿意孩子回来,反而跟记者发生争执,以至最后的调查落脚在孩子父母的真实身份上。最后,在河南电视台记者的帮助下,孩子终于得以返乡,临走前,当湖南省妇联领导人拿出1000元钱交给孩子并要求她们不再出来乞讨时,两个女孩的眼中没有感激,没有振奋,有的只是深深的迷茫——她们完全被这个世界搞迷糊了,失去了判断力。她们失语了。  相似文献   

12.
李敏娜 《大观周刊》2012,(19):169-169
人们常说:“我们的生命历程融进了亲情的每一朵浪花,每一组旋律,每一句叮咛,每一声欢笑,每一个眼神,每一步足印……”的确,亲情可贵。尽管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一位为人父母者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成人能够有孝心,然而在教育孩子时,又往往忽略这方面的内容。培养孩子的孝心,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当看着孩子天天健康成长,看着孩子在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看着孩子在各种比赛中名列前茅,看着孩子为国争光,父母笑了——由衷的笑了。当看到孩子在学习中不求上进,在生活中犯下错误时,甚至误入歧途时,父母哭了,心是痛的。同样是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怎样做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丁萨 《大观周刊》2010,(29):7-9
七夕.这个带着古老而美丽传说的节目即将如期而至,繁忙的你想到怎么过了吗?约爱人?你OUT了!今年七夕流行“亲流感”!约上父母吧,和父母、爱人一起过一个时尚的七夕之“亲情大约会”!带父母玩转各种他们不曾玩过.也不曾想过的新奇事物、新鲜玩场,让我们的父母感受一场来自新时代的趣味娱乐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李倩  刘娟 《新闻天地》2011,(1):25-26
当大桥的施工钢架发生险情时,正值生理期的她跃入河中,救起奄奄一息的修桥工人:17岁时捡到弃婴。她毅然选择“妈妈”角色,给予孩子“活宝”亲情寄托……这位云南姑娘被网友称为“最美90后女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处的腐败案件中,有不少被称作“大贪”的人,在刚步入仕途或步入仕途后的一个时期内,还是想当一个“好官”甚至“清官”的,此时,他们对来自方方面面的“糖弹”还是有抵御能力的。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他们往往招架不住老婆的推拉唆使,抵挡不住子女的软缠硬磨,枕头边的阴风以及儿女的骨肉亲情占了上风,领导干部的党性原则就可能产生动摇。“再怎么着也得为这个家着想,也得为子女考虑。”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便将党纪国法抛之脑后,张开了贪婪之口,伸出了罪恶之手。大量案例说明,这些人实际上是被自己的老婆…  相似文献   

17.
内容简介《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枫树山的奇迹》讲述了一个温暖的关于亲情、爱以及亲近自然的成长故事。所有的孩子都会想住在温馨甜蜜、充满奇迹的枫树山!为了让疲惫、消极的爸爸重拾生活的信心,玛莉一家从城里来到了高山之上,搬进了妈妈的外婆留在枫树山的旧房子里。  相似文献   

18.
当喧哗争斗使人们的内心充斥着怀疑和失望时,泰戈尔把希望的目光转向孩子。在孩子的生命里,他看到了镇定而纯洁的天性,孩子是他心中的天使。正如意大利的儿童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所说:“儿童就像弥赛亚,他降临到堕落的人间,是为了引导他们返回天国。”  相似文献   

19.
“妈妈一个家,爸爸一个家,剩下我一个,好像多余的……”当年知青家庭给留守孩子制造的伤害仿佛还在昨天.而今因打工引发的诸多空巢家庭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安徽省太和县一对中年夫妻因外出打工而发生情变。他们没有料到,他们红杏婚变引发的最大受害人就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这位一直留守在父母爱的边缘的小姑娘,不幸患上了精神抑郁症并被迫辍学。她在母亲的策划和指使下,竞将亲生父亲引上了黄泉路。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春,中国年轻父母们被“虎妈”的家教“战歌”点中了穴位。这些七零八零“辣妈”们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新生力量,他们既希望子女不再重蹈自己的束缚童年,同时又想方设法添加确保孩子“成功”的保险。在竞争与压力中生长的他们,用比他们父辈更多的科学理念,赤脚在炭火上进行着育儿“试验”,也面临着更多的现实困惑。 但无须犹疑的是,在学校偏重知识教育的同时,家庭承担的素质教育愈显重要,而父母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学会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和成就自己。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只有优良的妇孺,才会造就优良的城邦。这些年轻父母的焦虑与选择,决定着我们中国未来的模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