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作者)在和他人交流过程中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外一种语码的现象。隐喻型语码转换一般来说都是说话者(作者)有意为之。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语码转换,特别是隐喻型语码转换的对等翻译。因为此类语码转换不仅仅是语码的转换,而且有很多信息隐含在内。本文作者以《围城》英译本为例,旨在探讨汉语中的隐喻型语码转换在英译过程中的处理,并提出了实现翻译对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贾慧 《考试周刊》2009,(1):88-90
语码转换历来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在当今国内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语码转换在语言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中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将从语码转换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来探讨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目的及使用原则,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语码转换的作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语言接触的结果和表现之一是语码转换,表现为不同语码的混合.本文是以语码转换为参照系统,描述在现代汉语中新近出现的一种语码混合的语言现象.本文称之为"类语码转换",旨在揭示它与语码转换形似而质异的特殊关系.鉴于目前还没有关于类语码转换这种语言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本文欲在此领域加以探索,以效抛砖引玉之力.  相似文献   

4.
赵峰 《现代语文》2010,(2):92-96
本文首先总结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把语码转换的研究领域划为五大类: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话语分析研究和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并且讨论了其贡献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从语言、社会、心理(认知)、文化等因素探讨了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是指操双语者在同一或不同话轮中对两种语言进行交替使用的双语现象或言语行为。语码转换是语言之间发生接触、互动的必然结果。文章以当代高校学生之间日常语码转换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阐述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6.
郑大伟 《文教资料》2012,(20):35-36
语码指语言或语言变体,语码转换指在某一话语内出现两种不同语码交替使用的情况。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入手,以安徽新闻报纸上的中英语码转换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语场的角度对报纸上出现的书面语码转换进行初步探讨。本文的研究可以让我们加深对语码转换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开辟研究语码转换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但从动态的跨文化语用学角度来考察语码转换,更能反映出其文化特征,由此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文化现象。语码转换与跨文化语用学诸因素(跨文化语用语言学,跨文化社会语用学,语际语用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单语文化背景下和双语文化背景下的语码转换在跨文化语用学诸因素中具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贾永妍 《海外英语》2013,(6X):101-102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这篇文章旨在研究理工科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并希望通过此研究加深英语教师对语码转换这一现象的理解,从而在课堂中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该文在介绍语码转换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理工科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以及对教学的几点启示。文章认为,在理工科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是一种有效地,不可避免的教学策略,但应该谨慎地,有意识的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双语或多语语言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在以汉语为主体语言的歌词语篇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码转换相当普遍,这些转换主要出现在港台歌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内地的流行歌曲中。歌词语篇中的语码转换既有同一切语码转换相同的功能,又有其特定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从语言本身以及语言使用和社会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关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语码转换做了广泛研究。大学校园是语码转换的自然场所。改变以往对中英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形态句法研究,从韩礼德的语域三要素着手,剖析了大学校园里中英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力图为大学校园里这一复杂的语言现象的频频出现做出新的合理性解释。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师的语码转换是外语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运用语言顺应理论从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特性这四个角度对外语教师的语码转换进行了综合的语用分析.研究表明,外语教师使用语码转换是一种顺应性行为,在许多场合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交际策略.在课堂环境下,我们既不能过于依赖但也不能完全排斥教师的语码转换,否则都不利于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语码转换是语言与语言自然接触自然产生的结果.由此而呈现的语言变化是语言变异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各国学者又从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种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把语码转换作为一个普通的语言的社会现象。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旨在使读者对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双语或多语环境中未被人所重视的语码转换现象有更深的了解,重新思考我们对语码转换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结果。教师为了接近其教学或交际目的,会进行语言选择,即选择某种语言形式或语言应用策略,而语码转换就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选择语码转换是与认知心理密切相关的。因此,文章旨在从语用学的角度以Jef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对英语专业语用学课堂教师语码转换进行动态分析,从而揭示教师语码转换对教师的心理动机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4.
论歌词中的语码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歌词中的汉英语码转换为语料,从功能、语言特点、影响因素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歌词中的汉英语码转换具有引用功能、回避功能、方便功能、靠拢功能和个人风格体现功能;其语言特点体现在转换规模为句或大于句时使用英语语法结构,转换规模小于句时部分使用英语语法或完全使用汉语语法结构;影响歌词中汉英语码转换的因素既有参与者因素,也有歌曲场景因素和话题内容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伊阳 《海外英语》2016,(15):228-231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pplies Jef Verschueren's 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as the theoretical basement.And the generation of code- switching is discuss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Yu Guodong's Adaptation Model as well.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teacher's English/Chinese codeswitching is an adaptation to linguistic reality,social conventions and teacher's psychological intentions,the first two being considered as passive switching and the last being active switching.Teacher's codeswitching as understanding-facilitating strategy form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triggers teacher's English/Chinese codeswitching.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转换,是在顺应性基础上灵活的语言转换形式.本文从顺应理论角度分析、探讨了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现象.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present a perspective on emerging bilingual deaf students who are exposed to, learning, and developing two languages--American Sign Language (ASL) and English (spoken English, manually coded English, and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ough deaf children may lack proficiency or fluency in either language during early language-learning development, they still engage in codeswitching activities, in which they go back and forth between signing and English to communicate. The authors then provide a second meaning of codeswitching--as a purpose-driven instructional technique in which the teacher strategically changes from ASL to English print for purposes of vocabular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results of four studies are examined that suggest that certain codeswitching strategies support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s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re couched in a five-pronged approach to furth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deaf students.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的功能和心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络语言语码转换涉及方面甚广, 其在功能和心理方面存在诸多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网络会话中(主要是BBS 会话) 的汉英双语现象, 从功能和心理角度对其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Under the theoretical guideline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this paper will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codeswitching with typical examples. It aims to offer things for further code-switching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相似文献   

20.
闫春宇 《陕西教育》2009,(5):64-65,45
Code-switch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Chinese overseas students' daily conversation.It is a complex issue which involves many aspocts such as linguistics,psychology,sociology.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Myers-Scotton' s relative theories.It emphasizes on the sociolinguistic aspect to describe the conversation which contains codeswitching as well as digging the reasons and the motivations of code-swit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