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商周甲骨卜辞及金文中虽蕴涵阴阳观念,但其意义直观朴素,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所指的阴晴两种天象和"山之北水之南"两种地理位置.后世相关阴阳观念的演变,皆是在此基础上增衍而出的.  相似文献   

2.
"水"是古代档案文论中常用的一个意象,它代表着我国古代文人的一种价值取向,是文章某种风格与境界的追求,体现着古代文人的一种人生理想,而这种人生理想又以其哲学观念为根基。因此,我国文论中的"水"之喻蕴含着文章风格、人生理想与哲学观念几个相互关联转换的内涵层面。  相似文献   

3.
尝试比较电影故事片《黄山来的姑娘》和电视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两个片子都是农村人口进城务工题材,甚至连移动的方向都是从安徽到北京,然而两部片子却讲了两类不同的"保姆故事"。同时,不同的"保姆故事"反映了怎样的创作观念,体现了怎样的城乡关系,是文本背后值得探讨的深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婷 《新闻世界》2010,(8):207-208
人际传播在封建社会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形式,在儒家人际传播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不同传播关系的主体,以"三纲五常"、"慎言"为主要的行为规范,人际传播的内容被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诗歌作为古代思想的一种传播形式,由内向传播走向人际传播。先秦、两汉的诗歌以其反映现实的传统,以各阶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为内容,极大的突破了儒家人际传播观念的限制,并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题材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哲学特别重视阴阳两极的辩证作用,神秘的太极图就是一个最好的象征。中国医学理论历来也讲究阴阳调燮,《黄帝内经》则以阴阳来探索各种疾病的根源。而茶与酒之所以能在多种饮料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两大基本饮料,这与茶性、酒性本身的阴阳对立、辩证统一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中国哲学、中国医学观念在群体意识中所起的自觉选择作用有极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茶和酒构成了中国饮料的“太极世界”。  相似文献   

6.
职业意识是报人的观念体系和新闻价值观,是影响其新闻工作的内在因素。民国初期,因社会的动荡和转型,知识分子报人的社会地位及职业意识都发生了相应转变。为了实现通过言论控制社会舆论来接近"政统"、影响"政统"的目的,知识分子报人开始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汇集的中心,是各种知识赖以传播的媒介,是各种文化知识得以传播的"窗口"。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机构,它的使命是为高校教学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所谓"以人为本"的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工作是指高校图书管理员应该树立以广大读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广大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所谓典型观念,就是记者、通讯员对新闻典型价值标准的看法。长期以来,有两种不同的典型观念指导我国新闻工作者从事采写活动:一种是尽善尽美的平面式典型观念;一种是多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典型观念。这两种不同典型观念对新闻实真性的影响是迥然不同的。首先,从满足新闻传播机构所需信息量来看,两种不同的典型观念指导新闻采写实践,效应相悖。尽善尽美典型观念是新  相似文献   

9.
水墨时空 宇宙诞生之初,天地是一片黑色的混沌。从中分出阴阳二气。阴为黑色,阳为白色。阴阳二气周流不息。孳生万物。宇宙中形态各异的生命,都是由阴阳二气运化而成。中国水墨画,于是就把宇宙中千差万别的色彩,还原成黑和白这两种最为基本的颜色,用它们来表现中国人对宇宙和生命的起源与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对音乐-戏剧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尤其在这部歌剧中,布莱希特首次提出"现代戏剧是‘辩证戏剧’[1]"的主张。"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辩证戏剧"的核心,主张的是戏剧的感情效果让位于理性效果。文章把"间离效果"如何在《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音乐中得以体现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音乐的‘间离性’"这一戏剧命题。音乐的"间离性"是为了实现"间离效果"所使用的一种音乐上的手段,最终目标关注的是音乐的社会职能方面,即引发人们改造社会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等拍"分为"有预期等拍"和"无预期等拍"两种类型。"有预期等拍"包括事先通过审美观察和审美判断采取的"有预期等拍"、事先通过询问拍摄对象或知情者采取的"有预期等拍"、事先通过熟悉环境和了解被摄对象的行走路线所采取的"有预期等拍"三种形式,它们是挑选目标、"坚守阵地"的一种行动,是捕捉最佳时机的一种功夫,是创作优秀纪录片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宋祎凡 《新闻世界》2012,(7):226-227
按照"拜物教"的原意与马克思后来的阐释,通过"阅读拜物教"的概念可以反映高校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阅读中"观念与现实的分离"、"虚假的阅读经验"以及"虚假的个人观念"三个方面。本文认为,在现有社会环境压力下,有关针对改善大学生阅读状况的"对策"在这样一个阅读时代只会治标不治本。  相似文献   

13.
左珊 《新闻世界》2011,(5):48-4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和蔓延,消费主义观念开始渗透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快乐男生》和《非诚勿扰》作为当前最火的两档真人秀节目,其制造的"伪娘"、"拜金"等娱乐话题成为大众媒介为迎合时代的需求,不断创造各种能满足人类欲望话题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新闻媒体报道的程度与导向直接影响危机事件的发展与解决,而媒体报道受其新闻观念影响至深。从"灾难新闻"到"危机报道",中国媒体报道观念及媒体角色发生了较大转变。  相似文献   

15.
李本学 《新闻窗》2010,(6):121-122
报纸是单纯通过"视觉"传递信息,电视则是通过"听"和"视觉"的感观综合让人们得到享受。相对于这两种传播形式而言,广播似乎略处劣势。这就要求广播语言要有文采,  相似文献   

16.
周婕 《信息系统工程》2011,(3):30-31,33
改革开发以来,企业管理总的发展趋势已由战略管理转向了更高层次的文化管理。"人本管理"热潮的兴起,是管理思想和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反思和飞跃。现代医院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从而保证从业者的质量、防止人才的流失,更好地为广大百姓们服务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医院人本管理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传媒是文学活动发生发展必不可缺的要素,从传媒多元化的角度去分析当下文学,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种变化趋势:一是从单一到多元的"裂"变,一是从分散到聚合的"聚"变。文学裂变与聚变是辩证统一的,这两种变化趋势,也正是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刘庆田 《新闻窗》2014,(5):33-35
贵州"号外"包括两部分,一是贵州报纸发行的"号外",二是外省报纸发行的有关贵州大事的"号外"。现在能见到的贵州最早的"号外"发行于1916年,距今已近百年。贵州报纸发行的"号外""号外"是报社为了及时传播重大消息而临时编印的读物,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贵州自1906年第一种报纸创刊以来,先后出过八九百种报纸,但发行"号外"的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9.
批评的书评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1,(7):M0001-M0001
至少有一种读书乃是为了对现实的种种问题予以暴露和分析——这种批评的书评,致力于生产批判(kritik)的知识,它不是对世界的全知,而是对"能知"的世界的分析和区别。在这里,"批判"的确立,伴随"哲学"对世界的宏观叙述和本质论证的失落。康德改造了柏拉图以来确立的知识观念:哲学趋向于理论,它是对世界的阐释,而不是  相似文献   

20.
"碎片化"涵义及产生原因 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就个人而言,我们被一些矛盾、零散的形象所包围,旧的观念受到考验,注入我们脑海的是支离破碎的弹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