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如何使学校德育早日走出困境,德育工作者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乃至整个德育模式都进行了反思。不过,制度德性对学校德育的重要作用方面尚欠深入认识。 我们的根本观点是: 第一,要解决社会道德、社会风气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制度的完善。这种完善,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即通常所说的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即从不道德的制度到道德的制度,制度本身要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第二,对于学校德育来说,不能回避制度德性。我们主张学校德育应该正视并弥补制度的  相似文献   

2.
论制度德性的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制度道德性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一般来说,制度德性优于个体道德的选择。有德性的制度应该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正义和公平,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德性的制度还有利于个体道德的完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是目前我国道德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因而对制度德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德育作为学校制度性的活动,与学校制度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当前我国科层体制下的学校制度德性存在着等级性、专断性等不公正性。依循合理性原则、民主原则、道德限度原则的公正价值理念,变革学校制度德性,是顺利开展学校德育、促成学生道德成长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彭娟 《文教资料》2014,(10):96-97
制度德性是从制度本身的德性出发考查其制定过程及制度条例对德育理念和原则的践行程度.是制度作用发挥的首要验证环节,也是多被制度制定者忽视的环节。本文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的奖学金制度条例的变迁分析,考察学校制度德性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5.
社会风气:在制度德性的变革中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德性是影响社会风气的根本因素。在社会转型期,制度德性的缺陷使社会风气处于混乱状态。构建和谐的社会风气需要我们变革经济制度、行政制度、文化制度和个人权利制度的德性,积极引导人们过有道德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学校制度德性变革与学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本身是一种制度性活动,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自然也是一种制度性活动。学校制度是学校德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基础。而当前科层体制下的学校制度安排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德性缺失致使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失去了有效支撑,因而实效低下。学校制度的德性变革将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德育作为学校制度性的活动,与学校制度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当前我国科层体制下的学校制度德性存在着等级性、专断性等不公正性。依循合理性原则、民主原则、道德限度原则的公正价值理念,变革学校制度德性,是顺利开展学校德育、促成学生道德成长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在道德教育领域,中西方有关制度与道德之关系的探述,概而言之,大体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制度与道德是根本对立的,道德教育中不宜使用制度规范;第二种观点强调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并将制度建设作为完善道德建设的根本出路;第三种观点承认制度的教化功能,但也强调人的德性培育的作用。今后的相关研究应积极稳妥地推进道德制度化,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制度德性     
制度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正式规则。制度德性的本质是公正。制度的形成和安排受一定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照而具有道德教化价值,制度德性通过制度环境和制度实施而影响人们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制度伦理优先于个人德性伦理是西方道德哲学探讨的主题,古典亚里士多德主义在德性伦理的基础上对其作了论证,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也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对其作出了证明。然而他们都只是在形而上学的视阈下替制度伦理的优先性寻找理论支持,这是罗尔斯所不能同意的。罗尔斯从道德发生论的角度为制度伦理优先性的合理性重新作了论证,从而克服了道德形而上学传统的缺陷,这对于反思与批判个人伦理原则至上论和制度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道德滑坡之困与道德评价体系的合理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一次性囚徒困境”悖论。本文认为当前道德滑坡的现状源于制度框架层面的缺陷。通过剖析相关概念。本文找到了道德教育失效的根源——混淆道德义务与超道德行为、道德要求与超道德要求,指出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其实质更接近超道德教育,进而认为要使德育富有成效,必须建立分层次的道德评价体系和有重点的道德教育原则,使德育回归到普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出发,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失范现象,在权衡道德义务与权利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道德补偿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中呼吁道德回归,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合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复杂系统理论为背景提出“道德熵”的概念并以“道德熵”表征道德系统的存在状态和演化趋向,其认识、方法与价值标志着一种伦理研究和道德实践模式的创新。复杂系统理论及熵理论是人类在近现代科学探索中创造的辉煌成就,不断推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断推动认识论与方法论向纵深领域拓展延伸,因其学科体系日臻完善而被称为“21世纪的科学理论”。文章基于熵理论展开道德熵的研究,以表征道德主体系统“人之为人”“人之为类”的存在状态与演化趋向并考察其运行规律,探索一条伦理道德研究应用的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应根据以人为本的要求建构道德体系,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的最根本、最核心和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和谐社会道德体系必须符合以人为本这一标准,必须是以人为本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条例正式实施,同时道德风险作为其本身固有的风险,因此对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以及对道德风险的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考虑,对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以及风险种类、影响进行相关阐述,并使用理论论述、期权定价模型系统地阐述了存款保险道德风险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大经济环境和存款保险制度发展的现状,并借鉴国际经验从外部约束机制的建立、监管环境的完善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宣传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道德逻辑体系的认知结构是由求真的道德真理逻辑、向善的道德价值逻辑和求善的道德选择逻辑构成的.三者之间也存在一种逻辑关系:其间,求真逻辑是认识前提,向善逻辑是推演方向,求善逻辑是判断环节.求善逻辑以认知结构的终点形式为道德实践逻辑奠定了一种逻辑前提,在根本上影响到道德实践逻辑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7.
制度教化与德性培育是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和手段.由于二者作用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机制不同,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增设了道德困惑,阻抑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健康运行和深入推进.审视和阐释二者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不同呈现样态,剖析和佐证二者走向通融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化解冲突与对峙,走向调试与整合,促进制度与道德良性循环,推进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各类系统的科学方法、本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对高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和便于管理,现在不少高校都采用德育学分制,和先前相比,这种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若高等院校仅仅依靠德育学分制来组织德育并以完成德育学分为德育的最终使命,则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德育学分制以遵守既定的项目规范(评价标准)为目标,不利于学生道德反思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德育学分制以赏罚为主导,将德育还原为利益得失的权衡,实际上是架空了学校德育。另外,德育学分制助长了学生道德双重人格的形成,降低了德育的形而上品位。  相似文献   

20.
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的历史时期 ,大学德育具有不同的实施模式与方法。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深入 ,实行完全学分制已成为各个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完全学分制具有不同于传统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的显著特点 ,它的实行有利于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同时也将对高校管理 ,尤其是高校的德育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