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广场》2003,(7):44-44
据报道,为了揭开地球内部的奥秘,科学家们要给地球深深地钻上几个窟窿。长期以来,人们就试图通过各种方法对地球内部进行探测,但由于坚硬地壳岩石的阻隔,迄今为止,人类对地球内部仍然所知甚少。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一个与之相呼应的“入地”科学钻探计划应运而生,这就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科学钻探工程。科学钻探是通过钻孔获取岩芯、岩屑、岩层中的液体(气体和液体),以及通过地球物理测井和在钻孔中安放仪器进行长期观测,来获取地下的各种信息。尽管给地球钻个深洞当“望远镜”很难,但科学家们却没有望而却步。科学钻探始于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2.
漫话北极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深刻思索,使科学家们在大科学潮流中明确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以及随之而来的新的课题,那就是“整体地球系统”和“全球变化”。地球只有一个,而且地球是一个完整而统一的系统。在这个整体系统中,任何一个或者几个子系统发生非规律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更大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其他系统的变化。这种“牵一发  相似文献   

3.
去寻找宇宙的边缘 宇宙究竟有没有尽头?它是什么形状的?是像地球一样的椭圆形?还是像银河系一样的扁平形?每当人们翘首仰望茫茫夜空,神驰遐想时,总要提出这样的疑问。关于这个问题,从人类诞生以来,便一直存在着思考和争论。最早的时候,因为认识的局限性,人们普遍相信天圆地方的说法,“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诗便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随着科学的日益普及和深入,宇宙是圆形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这种观点认为,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大至一个个星球,小至一些最基本的粒子,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是以浑圆或椭圆的形状呈现在这个…  相似文献   

4.
揭示宇宙的奥秘,到宇宙去生活,是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愿望。对此,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设想,“宇宙岛”便是其一。地球悬于太空中,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球体。特殊的优越条件,使几百万种生物能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科学家们正是以地球为蓝本,设计了一座“宇宙岛”。它是一个直径500米的空心巨球,球的内壁有住宅、树林、河流等。  相似文献   

5.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10,(18):23-23
不知道你是否看过电影《2012》?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了对世界末日的无限遐想,也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上的人类遇到灭顶之灾该怎么办呢?真的会有人在地球上建造诺亚方舟吗?人类的文明如何保留与延续?现在,这些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科学家们正计划在月球上打造承载人类文明的“末日方舟”。  相似文献   

6.
综合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人类得知:地球是45亿年前由太阳星云凝聚而成的,而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则是在38亿年前。也就是说,地球在形成后的最初7亿年里,并不存在生命。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在遐想、探索的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及人们的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到20世纪初,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地球起源于来自地球之外的物质,这就是著名的“生命天外来源说”。将近100年来,这个学说经历了3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13,(24):72-72
地球,这个已知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体的蓝色星球,是我们身边所有生物的家园。对于这个共同的家园,人们总是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天的外面是什么,地的下面又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风,云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喷发真的是地震鲶在作怪吗?人们不断遐想,不断提问,对美丽神奇的地球进行着不断地探究。《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百科系列:地球》便是这样一本集结众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全方位向你解读地球的百科全书。它除了准确客观的科学定义外.还融入了大量手绘插图和亲历照片,让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地球科学部先后组织了“地球系统科学战略调研”、“地球科学部‘十一五’发展战略”、“中国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现状比较与资助战略分析研究”、“国外科学基金地球科学学科资助规律研究”等课题,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地球科学的特点、现状及与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差距。这些课题是“十五”战略与政策研究基础的延续和深化,吸取和整合已有的战略研究成果和资料,深入分析各类资助数据反映的政策内涵、各类项目资助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启动地球科学“十一五”规划提出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沈海军  陈裕 《百科知识》2007,(10X):10-12
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承载着人类无数的遐想和希望。如今,这个距离地球1.9亿千米的行星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0.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的确,自人类进化以来,便开始用迷惘的双眼审视那变幻莫测、广袤无垠的苍穹星空。无论是在骄阳当空的白昼,还是在月光如镜的夜晚,人们在充满着美妙的神话和斑斓的遐想的同时,更是憧憬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飞出地球、驰骋宇疆、  相似文献   

11.
浩瀚宇宙,茫茫星空,是那样的的神秘,引起人们多么美丽的遐想!在无数其他星球中,会不会也存在与地球人类似的智慧生物——外星人?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2.
20“地球表面可供人类生存的面积急剧减少,人类文明四分五裂。一些持个人拯救宇宙观点的人及一伙伙的劫匪奸商们为争夺地球上最后的陆地而相互厮杀。瘟疫流行,人们成群地自杀,灾难深重的人类在炽热的沙漠和沸腾的海洋中苦苦挣扎……到处呈现出《启示录》中世界末日的景象……”读到这里,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好莱坞恐怖片《水世界》中的场面。但这不是电影,而是科学家对“温室灾难”最后阶段进行的科学描述。置疑“地球之肺”多年来,森林是地球“绿色的肺”的说法已在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想中扎下了根。但近年来俄罗斯…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I0002-I0003
[导读]新研究借助于被封闭在南非和澳大利亚石英(如图)中的氙气。就在科学家们对地球年龄的认识越来越精确之时,未来地球能存在多久,却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已经足够“老”了,是该好好地呵护它了。  相似文献   

14.
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大陆科学钻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居住的地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希望解开的“谜”。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开辟了人类通往宇宙星际的大门,与之相应的“入地”计划正在应运而生。这就是“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许志琴在《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一文中告诉我们:在大陆科学钻探就是一个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地壳的构造;还可以为人类寻求能量资源开辟新的前景;还可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作用及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其它,等等。本文还介绍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的规划情况。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应在三维地球的数字框架上,按照地理坐标集成有关的海量空间数据及相关信息,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地球,即“数字地球”为人们认识改造和保护地球提供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和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广袤无垠的太空。千百年来就充满着美妙的神话和斑斓的遐想。不论是骄阳当空的白昼。还是月光如镜的夜晚。人们总在憧憬着一个愿望——飞出地球,驰骋宇疆,漫游星际间,寻觅新天堂。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宇宙有限还是无限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最近,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尼尔·尼什与其同行们近日对宇宙直径做出了新的评估:1560亿光年。科学家们在这项新的研究工作中对宇宙微波环境内微弱的振动进行了缜密的分析研究,而正是这种微波环境给科学家们提供了有关宇宙结构的信息。科学家们从事此项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到所谓的“镜室”存在的标志,而所谓的“镜室”则只是一个解释宇宙结构假想的比喻而已。现代宇宙认识论认为,宇宙是有限的,其内部空间也是封闭的,穿越宇宙的光最终还是要回到光源,就好似光线在一个装…  相似文献   

18.
人们普遍认为,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大冰期,最早的是8.5—8.7亿年前的震旦纪大冰期。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研究地球上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地壳残片,他们从中发现一个秘密:在震旦纪大冰期之前,由于地球陆地的成长,已经引发过几次“史前冰期”。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大约有三分之二是海洋和河流。其中有奇异的花草和古怪的动物,还有丰富的矿藏。对这一切,人们早就发生了巨大的兴趣。海洋科学工作者们,想尽种种办法潜入深海,探索“水晶宫”的秘密。在这方面,摄影技术给于科学工作者巨大帮助。首先,人们用水下照像机来拍摄珍贵的水下镜头,这为科学工作者们提供了重要资料,但是一幅幅静止的照片,毕竟还不能表现出水下的生动活泼的奇妙景色。直到采用水下电影摄影机以后,才解决了拍摄水下活动景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球下一轮冰期即将到来今天,全世界都在议论全球有变暖的趋势,许多报纸、杂志纷纷载文称“全球变暖海面上升,1000年后地球将迎来洪荒”。但是别忙,现在得先把“变暖”搁置在一边,因为有不少气候学家都在异口同声预言另一种灾难——新冰期——的到来。是什么原因使得科学家们改变自己的看法,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是有了新的科学发现,还是寒冬冻僵了人们的脑袋?最近,有些科学家对全球变暖的警告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现在不应该再谈论什么“变暖”了,而应该警惕下一轮冰期的到来!这种结论是有道理的,因为许多气候学家长期以来忽略了太阳辐射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