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反思是数学学习的翅膀,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名教师,不论其从教时间长短,不论其学历水平高低,都有必要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周霏 《考试周刊》2011,(22):110-111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认识早在先秦时期的教育学专著《学记》中就有记载:"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虽然对"教学相长"的理解存有分歧,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反思"的关注却是毋庸置疑的。秦汉以来,几乎每一个时代的教育家也都非常重视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王夫之认为,学生所做的事情是"引教者之意而思之以反求于致此之由者",把学习过程视为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反思有大反思和小反思之分,这里只谈小反思的重要性。一、"以镜照人",反思自己教学活动(一)反思能使教师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里的"困"就是困惑。具体来说就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是艺术,这种艺术要求教学具有谋篇布局意识,这种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延伸的重要意义。开多大的局,才有多大的反思面。写教  相似文献   

7.
沈建 《中小学电教》2011,(9):106-106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教师是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实施者和组织者,更应该是教学的反思者。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中指出:"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一节课过去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达到预期目标没有,  相似文献   

8.
《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对于教师而言,每份教案后的教后反思就是教师研究自己该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如何在学中教。  相似文献   

9.
陈雪玲 《广西教育》2014,(33):86-86
"学而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古训揭示了认知、实践等活动的基本规律。同时,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实践,促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困惑,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激发学习兴趣,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科学调整教学方案,提升课堂的质态,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10.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一点:教学若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开肩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则只能是"一潭死水",少有成效.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既要教的反思又要学的反思.只有两者的协调和配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姜华琴 《考试周刊》2014,(26):75-75
<正>《礼记·学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教师来说,教的过程就是教师向教材、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向教师、向教材学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学内容,而且要积极探索如何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做到师生共  相似文献   

13.
1教与学反思的意义以及目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则是从学习与教学两方面提出  相似文献   

14.
新《英语课程标;隹》强调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依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从新课改的理念来看,当代英语教师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执行者,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而且是教学过程后的反思者。可谓“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相似文献   

15.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是相互统一的,在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但对于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还在探究中.文章也就基于此进行简单分析,旨在通过结合新课改理念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分析,不断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静选 《陕西教育》2009,(1):101-101
新《英语课程标;隹》强调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依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从新课改的理念来看,当代英语教师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执行者,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而且是教学过程后的反思者。可谓“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也不是因为我们的关注才出现的。先圣孔子说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见,自古以来,为师者就有反思的传统。在轰轰烈烈搞课改的今天,反思已经绚烂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在这条热热闹闹的路上,反思还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课程改革中,会学习、善思考、能创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会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做终身学习型教师,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需要。"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汪泉",这"一汪泉"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身修养,使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氛围里,不断  相似文献   

19.
张媛媛 《考试周刊》2014,(99):171-171
<正>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学反思指教师在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并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然而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开发者。究竟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呢?一、课前反思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20.
曹芮 《考试周刊》2010,(40):92-92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一点:教学若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则只能是“一潭死水”,少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