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报纸上登出了某些学校的些“创新做法”,包括拆除“三尺台”,美其名曰:“缩小了教师和学间的距离。”对此,笔者却感到无法同。三尺讲台产生于何时,未得考证只是连环画上孔夫子论道在树阴下学生们席地而坐不见讲台,那时有有教室、有没有课桌、有没有讲台是不得而知了。但是古往今来,讲就是教师的舞台,是教师的道具,使国内外的高等学府、成人学校也有讲台。即使诸如此类不论,拆“三尺讲台”的重大意义也难让人解,很难看出拆除“三尺讲台”“缩小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假有个讲台就拉大了教师和学生间的离,这么小心眼、这么…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教室内的格局一成不变,三尺讲台永远是教师神圣的领地。上课时,教师居高临下,滔滔不绝地讲。讲台成了教师灌输知识、守护师道的阵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加强,旧的教室格局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为讲台已经成为了师生心灵上的一道坎儿,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教师站上讲台,自然而然滋生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免讲个不停。拆掉讲台,到学生中去,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速教育改革的催化剂。它对定位教师角色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意义是深远的。它让教师和学生站得一般高,真正实…  相似文献   

3.
走上讲台.除了粉笔、黑板、教本外,还有许多精美的教学挂图,还放置有“三机一幕”(电视机、录音机、投影机和投影屏幕):教室里除了黑板外,还有了“白板”(悬挂的投影屏幕);校园里的“教室一族”,又添新成员——电教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在湖北郧县的许多学校.特别是乡镇中学.人们都会看到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为传统的三尺讲坛增添了风采。  相似文献   

4.
郑明江 《山东教育》2005,(10):15-15
说起讲台,每个教师都充满了感情。初为人师者,把她当作培养自身素质的“练功台”;专心治学者,把她当作培育祖国花朵的“实验田”;追求超越者,把她当作放飞理想之舟的“发射台”。三尺讲台,是我们每个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三尺讲台上写下了教师的青春与梦想,见证了教师的奉献与汗水。  相似文献   

5.
在几年前的一个教师培训班上,教师们用简笔画画“我的教室”,令人惊讶的是多数教师画的是教室里的黑板、讲台、学生桌椅和墙壁,只有少数人画了教室里的学生.教师忘了自己的教学对象,忘了自己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又比如说,很早以前,有位教师在教“认识2”这节课时,花了很多时  相似文献   

6.
夏峰 《上海教育》2007,(4B):45-47
学校细节:讲台“消失”之后 乍一走进民办阳浦小学的教室,人总感觉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仔细观察,才发现真的少了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讲台阳浦小学的所有教室里都没有讲台,只有教师的操作台被置于右前方,这种改变打破了自古至今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条“沟壑”,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学习的任务。以合作的形式有效地参与其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淡淡的书香     
曹中原 《师道》2002,(12):48-49
我从懂事起就想当一名作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了。可是高中毕业后我却以两分之差不得不进了“教师的摇篮”,于是此生便与“教师”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作家梦也随铃声的涨落而被搁置下来了。当我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时,教室里突然爆出了热烈的掌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学生们笑我长得太瘦了。从此学生时代的浪漫就不复存在了。除了上课,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昨天某生旷课了,今天某生打架了,明天又不知道要出现什么问题。也许是我刚走上讲台没有经验,也许是半路接手的班级不好管理,反正班上几个“调皮生”始终…  相似文献   

8.
讲台没了,黑板多了这所学校的所有教室的讲台都拆掉了。讲台不过是一个高出教室地面二十公分的一个水泥台子,拆掉了何以引起那么大的震动。因为这是一场革命。讲台不仅是为教师讲课方便才设立的,它所代表的是一种地位和尊严,它是一种象征,师者、长者、尊者的象征,同时也是不平等的象征。讲台拆掉了,教师的师者、长者、尊者的象征倒塌了,师道尊严和高高在上没有了,师生平等了,教室民主了。  相似文献   

9.
要关注教师的娱乐黄传庚为人之师以来,有这么一种感觉:进了教室,人就觉得充实、有劲;出了教室,就仿佛不是那么有精神。是失落?不象。可总是觉得缺点什么。终于,我发现有一片可说是朦胧的生活空白在身边。对惯于三尺讲台写春秋的教师,人们盛赞他们无私奉献的品德、...  相似文献   

10.
韦瑞玲 《广西教育》2004,(1B):18-19
讲台,在传统的课堂里,它是教师的权威之地。教师总在用“固守三尺讲台”来阐述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表达自己“固守贫寒”之心。学生们也大多会描述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孜孜不倦的形象,用以表达崇敬之情:然而今天,当我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时候,我才真正领略了站在讲台上的学生那种释放出来的亮丽色彩。  相似文献   

11.
施伟 《江西教育》2003,(16):30-30
众所周知,教室里的讲台是供教师摆放教学用品用的,教师讲课一般在讲台前进行,讲台比学生的课桌要高出许多,无形之间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分水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被这讲台隔远了。因此,笔者认为教室里的讲台可以挪走。把讲台挪走,就是挪走了师生间的距离与隔阂。教师不  相似文献   

12.
1987年6月,我从河南商丘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原油田供应处汤阴库学校。说句实在话,当时也谈不上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多么热爱,只是心里想着“自己从农村出来,能找个工作不容易,既然上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就要站讲台”;“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教师的一言一行,关乎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不可不尽心尽力而为之”。就这样,从走上三尺讲台第一天起,  相似文献   

13.
乍一走进民办阳浦小学的教室,人总感觉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仔细观察,才发现真的少了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讲台。阳浦小学的所有教室里都没有讲台,只有教师的操作台被置于右前方。这种改变打破了自古至今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条“沟壑”,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学习的任务,以合作的形式有效地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要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有必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对语文课教学进行改革。一、教室座位的排法教室里的座位应该怎样排列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不同的排列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现在各类学校的教室座位最普遍的排法是:教室前面是三尺讲台,下面横向排五、六张桌,纵向排八至十张桌,每张桌坐两人,整整齐齐。教师在讲台前面向学生讲课,学生在讲台下边面对教师听课。这种排法如…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在课堂教学中,三尺讲台是教师专用的“自留地”,三尺讲台的风流是属于教师们的。学生们总是要对高高在上的老师引颈翘望,诚惶诚恐地感受着先生崇高的形象与师道尊严,领悟着先生“海水不可斗量”的渊博以及诲人不倦的潇洒。正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们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6.
罗光杰 《考试周刊》2010,(24):220-221
在教师的心目中,教室里有什么?有位专家请教师在一张纸上用简笔画画出“我的教室”,在100多名教师中,多数人画的是教室的黑板、讲台、学生桌椅和墙壁,只有少数人画出了教室中的学生。教师对“教室里有什么”回答的差别在于对课堂生命意义的理解存在着局限性。我们常说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活生生的人。但是,在事实上,教师常把人“物化”,忽视了教育场所中“人”的活动和“人”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教室     
<正>非常想推荐以《亲爱的教室》为题,请高中生写篇作文;如果不写,静心想一想这个短语,我也很知足。我设想了各种情境,推测看到这个题目,教室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会因此推想教室里发生过的事,猜想那间教室里有什么样的学生,自然也会想到“教室”给人们的记忆,正因为如此,当下的学生可能对“教室”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思考。看到新闻图片中一些高中教室的图景,总有些遗憾:学生课桌上整齐地堆满了参考书和教辅,像工事壁垒,墙上有那么多“励志”标语,  相似文献   

18.
屈指算来,离开三尺讲台已经13个年头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13年前的那个夏日的上午。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上午,是那个学期的最后一次上课,也是我永远告别讲台、告别教学生涯的日子。那年头,教师这碗饭还很不被社会所看重。在三尺讲台上,我压抑着心头的酸楚,宣布了我将要离开讲台,永远和我的学生分别的消息。学生们先是一怔,紧接着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掌声。我先是感动,紧接着便涌上了一股难言的悲凉。我的学生们,你们是纯真的,无私的,你们对社会职业及其价值的判断,具有“晴雨表”的作用。而我,在当不当教师以及何去何从的…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椰风挡不住回乡的情怀,突然有一天,我也成了教师。登上了这神圣的三尺讲台,面对学生,我该如何上好人生第一课?  相似文献   

20.
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近百个学生座位一改“直线+方块”式的传统排列(左图),错落有致地朝着老师讲台,呈弧形对应(右图)。这是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实验小学青年教师林文水设计发明并获得专利的新型“教室座位排列法”。 传统的教室座位与老师讲台平行摆放。据测算,这样的课桌摆法,学生必须不同程度地或斜视或扭脖。长期受到这种不良的强制作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发育。为此、林文水经过两年多反复论证与实践,把所有学生的座位都与老师讲台的中心线横向呈弧形对应排列,形成“点向集中教室座位排列法”。这样,无论坐在教室的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