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狈”为兽名的说法很有可能在北宋时期才成为官方释义.至少在唐以前,“狈”很有可能为“跋”的假借字.狈”就是“狼狈”,“狈”不能单独使用,说明“狈”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只是记音符号.足以证明“狈”是一个不成词语素,“狼狈”是连绵词.狼狈”这个词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流传中,本义被误传,将错就错产生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狼狈”这个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误解,但词义已经定型,使用可以正常使用,但词的本义应求精确,特别是对于词的溯源务必要考证清楚.各种辞书尤其应该订正错误,特则是中小学生常用工具书更需要及时修订.  相似文献   

2.
"狼狈"一词在书面上最早为"剌 ",分化为"剌犮"、"剌八",音转为"獵跋"、"狼 ",义变为"狼跋"、"狼贝",受"狼"的偏旁影响类化为"狼狈"。"狼狈"由"困顿窘迫"义派生新义,形成成语"狼狈不堪"。俗词源说释"狼狈"为两动物相附而行,由此派生新义并形成成语"狼狈为奸"。"狼跋"为联绵词,不应视为源于《诗.豳风.狼跋》。"剌 "在今东北方言口语中仍派生新词。  相似文献   

3.
王树江 《课外阅读》2011,(11):298-299
“跋前踬后”一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但是词典却出现不可思议的解释。本文主要通过考证渊源,从文字、语法、修辞等方面对此词进行了合理的探讨,并从语言文字发展过程中出现差错的高度对“狼狈”一词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狼狈,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个双音形容词。它在现存古籍中的最早出现,约当东汉末年,以后就一直沿用到现在。从唐代以前的大量书证来看,它可以概括为两个意义:(一)困顿窘迫貌。例如:荀悦《汉纪·文帝纪论》:  相似文献   

5.
近日,笔者遇到一道考查“曲尽其妙”一词中“曲”字读音的题,答案注为“qū”。笔者查了几种辞书,结果发现有注为“qǔ”的,有注为“qū”的,而释义则大体相同,作“委婉细致”解,全词意为“委婉细致,能把它的妙处充分展示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相似文献   

6.
我们四川人喜爱“麻辣烫”,宋祖英唱的《辣妹子》特合咱们口味,可如今每次听到“辣出泪来泪也辣”这句词时,我都会忍俊不禁,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去年暑假的一天中午,我在家里热得忍不住了,便邀了十来个小姐妹到院子边的竹林玩耍。闷了好一阵,也没玩出个新鲜花样来,这时广播响了,我们的耳边又响起了那熟悉的  相似文献   

7.
字词的意义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但大部分老师还拘泥于简单讲解课文后边的注释,或者弱化忽略这一部分的教学,导致这一块教学效率低下。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本文从两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因形释义,尤其针对学生容易记混的错别字。其次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解析字词意义。做到解析词义时"字词不离句,不离篇",在阅读和作文中感悟字词的魅力,点燃学生语文学习的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狼狈为奸”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古人认为狼和狈是两种奇异的野兽。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的前腿短,后腿长。狈必须趴在狼的身上,才能行动;狼必须依靠狈,才能直立起来。所以用“狼狈为奸”来形容坏人彼此勾结作恶是很形象的。  相似文献   

9.
“犹豫”和“狼狈”本都是地道的联绵词,可是千百年来,却被一些人误解了。“犹豫”的意思是迟疑不决,对此作出解释的学者,有北齐的颜之推、唐朝的孔颖达和颜师古,他们一致认为“犹”和“豫”是两兽名,性皆多疑,由兽推移及人,因而把人之多疑称为“犹豫”。其实“犹  相似文献   

10.
李小娟 《小学生》2013,(11):94-94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正是学生进行词汇的识记与积累的过程,如何能够让词语教学摆脱一直以来枯燥乏味的印象,让词语教学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与喜爱,这是值得教师们思考的问题。立体式词汇教学模式的提出为这个问题找到了突破口,所谓立体式模式就是词汇教学在方式上更为多样化,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  相似文献   

11.
胡俊思 《考试周刊》2013,(19):28-29
本文意在梳理"诵读"、"涵泳"这两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发展流脉,澄清二者的内涵,以利于语文教师达成对二者内在科学性的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12.
孙琴 《语文知识》2008,(3):78-80
文中主要从语义、语法功能、词的内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大力”与“热力”的异同,从中讨论了“热力”的新用法,同时提出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解释同类词的语义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义”和“意”都有“意义、意思”的含义,一般来‘说,“义”是指概念义,是客观的;“意”是指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是主观的。表示“词本身的意义”的词形要写作“词义”;“词不达意”和“抒情达意”的“意”则写作“意”。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抱薪救火”的“抱”字的理解出现了一种新说,认为“抱”通“抛”,抛掷义,“抱薪救火”就是抛掷柴草救火。这种观点不仅流行于学界,而且进入了部分词典。本文通过对传统文献的全面考察和分析,认定新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5.
对词汇化的“大不了”的词典释义是“了不得”、“至多也不过”,文章认为,这是在述补结构“大不了”语义虚化、功能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语义俯瞰”、语用推理、结构附会、联想迁移和语境义吸收等途径,对原结构进行重新分析而获得的;虽然词汇化使“大不了”的语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原结构仍具有语义上的关联性;词汇化“大不了”的两种构式语义表现出一致性;两种构式的使用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6.
刘竹庵 《语文知识》2002,(12):27-28
南宋著名诗人朱熹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观书有感》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们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都把“鉴”理解为“镜”,这当然是对的。但为什么“鉴”可以解作“镜”,却知之者甚少。鉴,同(钅监),它是古代器物的名称。有铜  相似文献   

17.
释“昏”     
“昏”字,导体写作“(?)”.前者从氏从日,后者从民从日,对这两个字产生的时间先后以及它们六书解释问题,文字学家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新版修订本《辞源》“昏”字注云:“本作‘昏’,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改为‘昏’.”显然,《辞源》是把从民从日的字形看作本字,其产生时间先于‘昏’,采用的是避讳省形之说.我们以为,此说于史实不符,故仍有商辨析之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三顾茅庐”这一妇孺皆知的成语,在统编教材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均有涉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准确讲解这“三顾”之“顾”,就不是人人都清楚的了。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字典辞书中的释义吧———《现代汉语词典》:顾(3)拜访:三顾茅庐。《汉语大词典》:三顾,指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亦泛指一再顾访和诚意邀请。新版《辞源》[三顾茅庐]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访聘诸葛亮,世称三顾茅庐。新版《辞海》:顾(5)拜访。如光顾;枉顾。杜甫《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汉语大字典》:顾(4)探望,访问。如:光顾;枉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文献中有关"义学"的记载,特别是清代大量正史及典章制度类资料的梳理,将义学置于民族教育史的研究视角下,置于国家统一与加强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进程中的大背景下,结合制度性的探讨和地域的考察,对清代"义学"的含义进行全新的诠释。义学在边疆民族地区的设立,是清朝推进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化、促进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性质看,清代的"义学"体制类似今天我国正在推行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具有官办免费初等教育的特点,这是清朝独创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办初等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例证,认为《现代汉语词典》对“震憾”的解释有误,应当在“震”字条下补上一词“震憾,”,释为“人心受外力刺激震动而导致紧张不安或强烈情绪”。把原“震憾”改为“震撼”,调整书证,以求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