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93年第9期刊登了《在得数的后面应注明单位名称吗?》一文,作者认为,凡是结合实际的应用题,利用字母公式计算时,在得数后面不应注明单位名称。这在《小学教学参考资料》的91年第5期《计算结果写不写单位名称浅议》一文中,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而我却认为,这种观点缺乏科学性,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2.
贵刊2000年第5期“问题争鸣”栏目刊登了韩志富老师的《一道数据不妥的混合运算题》(以下简称“韩”),读后颇有些异议,在这里和同仁们一起商榷。“韩”提到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1页第6题中的第5小题,是配合教材例3而设计的练习题。针对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教师教学用书》第68页已明确指出:“在脱式计算过程中,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或商的小数位数较多,一般可以只除到第三位小数。然后“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相似文献   

3.
可靠的优点     
可靠的优点山东侯增田贵刊去年第九期教材探讨专栏刊登了陕西王万里老师的文章《不可靠的优点》,对全国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电工学》第五章“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反转控制线路”中所述“接触器联锁的优点是安全可靠,如果发生……,从而避免了电源短路的事故”提...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近几年来,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每期的《小学教学研究》一到,我总是先翻开《数学》栏目,拜读“教法探讨”、“问题研究”、“争鸣之页”等内容,爱不释手,受益不浅。但我发现一个问题:1992年贵刊第十期第33页四川省张全明同志所写的《似是而非关键应搞清“是”》一文竟然又在广西的《小学教学参考资料》第十期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贵刊去年第九期刊登了《“小时”不可写作“时”》一文。对文中的观点,本人有些不同看法。1984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在该命令“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表4中,公布了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表中关于时间的“单位名称”一栏中,把“小时”写成“[小]时”,对于这种写法,在表后的附注2中有所说明:“[ ]内的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日拜读了贵刊1994年第六期第31页的张立新老师的《这一问题应尽快解决》一文。张老师在该文中摘录了五年制第8册第9页例3和第10册第8页例1(例题原文略)。这两个例题同属于利用字母公式计算。但前者计算结果没有带单位名称,后者带有单位名称,出现了前后要求不一致。在相抵触的情形,这给我们教  相似文献   

7.
《湖南教育》第7期的“从问题中找”和“不能从问题中找”两个课例,关系到应用题“问题”的表述形式。应用题中的问题,按出现或不出现单位名称分类,有显含单位名称和隐含单位名称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贵刊在1999年第2期“问题争鸣”栏目中,刊登了李瑞亮老师的《体积容积原材料体积》一文。文中李老师对统编教材五年制数学第十册22页和义务教材五年制数学第十册83页的题目提出与统编教材的教学参考书和义务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不同的解题方法。题目是:下图是一根钢管,求它的体积。(单位:厘米)  相似文献   

9.
在九义教材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多次出现有作为思考题的数列填缺问题。贵刊去年第12期,刊登龙文余老师《一道思考题答案之我见》一文,对数列填缺问题提出了商榷意见。笔者认为这些意见,还是值得商榷的。现提出来,就教于同行。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相似文献   

10.
贵刊在 1999年第 9期刊登了《椭圆第一定义的教学》、《椭圆第二定义的教学》两篇文章 ,探讨椭圆两种定义的不同内涵和外延 .教学之后 ,必然有学生提出二者有什么本质联系呢、两种定义能否统一在一起等问题 .笔者认为 ,应该将这些问题留给学生思考 ,并给予解释作为教学之后的补充与提高 .教材首先给出椭圆的第一定义 ,第二定义却以例题形式出现 ,得出了一样的标准方程形式 ,从“数式”的结构特点揭示了二者定义的一致性 .对此 ,不能不说教材做了精心的安排 .下面从轨迹的几何条件即“形”的角度来揭示两种定义之间的必然联系 .首先 ,由椭圆…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06,(6):50-53
1莫让“配子”产生歧义(王宝华) 贵刊2006年第5期《互动平台》栏目刊登了有关配子问题的讨论。笔者赞成其中的“习惯性说法应得到尊重”的观点。由于涉及“配子产生”的题目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常见,下面再举例作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贵刊在1996年第5期上刊登了《教学中的困惑》一文,文中淡到几个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笔者就其中的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问题1:1与它本身是不是互质数?互质数是整数范畴内的一个概念,是建立在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的。纵观小学教材、中师教材乃至大学教材,不难找到各自互质数定义中的共同点: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或者说这两个数互质。由此,我们会很自然地提出什么样的两个数可以组成互质数的问题。由于教材中出现的互质数的例子一般只有三种情况:两个不同的质数、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两个不同的合数。这是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认为互质数的组成只有这三种情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贵刊1982年第二期刊登的《简易方程教学谈》一文,在谈到什么是简易方程时提到“所谓简易方程,就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为1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材中出现的简易方程,只是 ax+b=(a≠0)这一类型。”这段活有两个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4.
贵刊在97年第五期和第十期分别刊登了《一个有逻辑性错误的结论》和《这个“结论”没有错》的文章,文中蔡老师和宋老师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七册第94页的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详见原文)。笔者认为两位老师所提出的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意在本结论不可忽视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5.
贵刊2006年第二期刊载了李福荣、路银平的《吟诗词学历史》一文,其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笔者不敢苟同:“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三军”的参考答案指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  相似文献   

16.
带着很大的兴趣阅读了贵刊2006年第10期上刊登的潘小明老师的文章《智慧和人格在数学活动中生成——从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谈起》。因为相关内容的教学,特别是如何能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包括动手实验),也正是笔者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小学数学教学热点问题透视》(载《人民教育》2006年第18期)的一个直接论题。  相似文献   

17.
批评一则     
编辑同志:贵刊1994年第3期刊登的“人类遗传病及其防治”一文几乎是只字不改地、整段整段地抄袭自高等师范学校教材《遗传学》一书,那位“作者”仅仅加了几个小标题,不知你们是否知道这一情况,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一名忠实的订阅者  相似文献   

18.
贵刊2013年第7—8期合刊上刊登了夏青峰老师的《“小数的意义”教学实录》一文(以下简称为“夏文”),夏老师新颖的教学设计和精湛的教学技巧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在1999年第9期的《中学教研》的第33页上刊登了黄士华老师的文章《教材中的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指出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三册,以及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的一些错误解答,现对其中  相似文献   

20.
贵刊1988年第二期和第十期上先后刊登了《“和”与“或”》、《“和”不应改为“或”》、《用“和”何错之有?》等三篇文章,对六年制小学教学课本第十册的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以下简称《规律》)中的“2和5”里的“和”一词应否改为“或”进行了有益的讨论。笔者认为,《规律》的第一层意思的表述中用“2和“5”是错误的,应改为“2或5”;第二层意思的表述中用“2和5”是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