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应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通过指导学生使用计算器验算,让计算器最后“把关”,学生不再害怕计算出错,逐渐降低对计算器的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器的功能日趋强大,数学中诸如“解方程”、“多项式展开”、“求极大、极小值”、“函数的极限”等问题,都可以在计算器中完成,计算器在数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使用和推广计算器,对于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推进教学现代 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案例: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课前教室里显得特别的热闹,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哎!你这计算器和我的不一样,这个究竟有什么用?”“来来来,我们比比谁算得最快。”“今天老师让我们带计算器,到底要干什么呀?”……看着学生那股兴奋劲儿,我突然萌生一个想法:学生当中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或者说多少学生会使用计算器)?于是我随机做了一个调查:  相似文献   

4.
教学思考 浙江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安排“巧用计算器”,一是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的工具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二是进一步掌握鼠标的操作技能。同时,在本课中学生开始接触到键盘,主要用到小键盘来操作计算器,为后续课程使用键盘做一个铺垫。本课以计算器为例,初次引入了程序这一概念,让学生知道在计算机中是通过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的,“计算器”就是计算机中的一个程序。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学会使用计算器,掌握“删除”与“清除”对应的两个功能键,并能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复杂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计算器给我们带来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陈杰 《山东教育》2008,(1):104-108
一、威海市升学数学考试中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的背景 2001年教育部公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2001年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专门的通知,允许学生在中考中使用计算器。威海市教育局在威教基字[2002]26号文件中也做出了“威海市2003年初中升学考试数学学科‘考试时允许学生携带、使用统一标准的计算器’”的决定。其中,“统一标准的计算器”的限定是为防止学生滥用计算器的某一些功能或利用高级计算器作弊而特意设定的。  相似文献   

6.
一天,爸爸拿出一个计算器.神秘地对我说:“爸爸有特异功能,可以让计算器听我的话!” “真的?我不信!”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有幸聆听了小学数学名师华应龙老师的两节课。这两节课设计巧妙、视野开阔,体现了“跳出数学教数学”“居高临下把握数学”的理念,尤其在“我会用计算器吗”一节的教学设计中,华老师进退自如的教学艺术令人赞叹不已。一、欲擒故纵,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课始,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计算器图片,让学生自问:“我会用计算器吗?”学生兴奋地回答“:会!”这时,华老师故作惊讶状:“你们都会了,用不着我教了?来看看这几道题,你们会用计算器做吗?”接着出示了三道计算题。设计这三道计算题,华老师可谓煞费苦心。第一题是57734+7698,用计算器即可直接…  相似文献   

8.
“严禁携带计算器进入考场这一直是各地中考、高考的一大纪律。1998年上海市率先打破坚冰作为国家试点允许科学计算器带入高考考场。一石激起千重浪,计算器能否带入考场引起广泛争论。笔者认为“教育现代化”呼唤科学计算器入课堂进考场。一、计算器进课堂入考场,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即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学者孔凡哲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科学计算器就学生而言就是一种“信息…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11期发表了黄红成老师的文章———《小学生考试不要使用计算器》(以下简称《不》),虽然通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但是我们还是对“使用计算器进行考试有害而无益,学生考试时不要用计算器为好”这个结论,不敢苟同。“电子计算器的使用”这一内容,人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教学中计算器的使用现状如何呢?经过近两年的调查.我还没有发现身边哪一个小学在学习了计算器的使用后提倡学生使用计算器.而禁止学生在学校里使用计算器的现象却比比皆是。绝大部分老师在上完“计算器的认识”这节内容后.就让学生把各自的计算器收起来.打入“冷宫”,为防止学生在课后使用.甚至要求在计算时写出竖式。使用计算器只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段小插曲,一段让学生想留也留不住的幸福。对计算器来讲,一句话,想说爱你太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11.
科学计算器是适用于教学的现代新型计算工具。教育部制定的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对中学生使用计算器提出了明确要求。《大纲》中规定:“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要提倡广泛使用科学计算器。”“要在教学和考试中广泛使用计算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河北省教育厅下发了  相似文献   

12.
施银燕 《人民教育》2005,(19):30-31
“我会用计算器吗?”如果不是听了华应龙老师这节课,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一定和刚上课的学生一样地毫不犹豫和不以为然:“当然会!”作为一个学了13年数学,教了14年数学,整天免不了和数与计算打交道的数学老师,能不会用计算器么?然而,40分钟之后,我却不安了:我不知道计算器还有科学型与普通型之分,能算得上“会”吗?遇上混合运算,我只会一步一步地把计算器算得的得数记下,面对计算器上的M+、M R键视而不见,能算“会”吗……我唯一感到的便是我的无知。我想,走出课堂的学生一定也和我一样,对手中的计算器会怀有更多的好奇和探究的冲动,因为…  相似文献   

13.
赵阳 《小学生时代》2009,(11):56-56
一天,爸爸拿出一个计算器,神秘地对我说:“爸爸有特异功能,可以让计算器听我的话!”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1.美国1989年,美国《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指出:“合理地使用计算器是数概念的组成部分,应让儿童在整个学校功课中使用计算器,正如成年人在其一生中要用计算器一样。”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引入了“计算器的使用”这一教学内容.由此也引发了一些值得商榷、思考的问题。譬如比较敏感的“学生考试时要不要使用计算器”这个问题就曾经引起过我校数学老师的争论。正方认为,知识的力量在于运用。既然小学数学教材引入了计算器的教学,就应该学以致用,并且计算器的使用能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特别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一: 师:你们会使用计算器了吗?现在我们用计算器玩个猜“幸运数字”的游戏,好吗?  相似文献   

17.
校园小幽默     
计算器学校组织数学考试,允许学生们使用计算器。在考场上,同学们都奋笔疾书,用计算器演算着各种的试题。这时突然从考场的一个角落里传来了一声惊呼:“天哪,我怎么把家里的遥控器带来了!”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了两节“用计算器计算”的课。课上,执教者都安排了让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计算器进行计算这一环节。同样的一个环节,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同,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同。案例一师:现在我们要进行一项比赛。比赛之前,请大家先选择一下,你准备用计算器计算,还是口算?全班同学毫无商量都选择了计算器。可不是,计算器计算起来既准确又快捷,还无需动脑。不选?傻了!师:(追问)真的都选择计算器吗?(教师的语气中带着期盼)一位男生充满“豪气”地说:“我来口算吧!”在他的影响下,又有五六位学生选择了口算。于是,教师出示比赛题:1.27 3.9 0.73 6.1,125×…  相似文献   

19.
黄芳 《江西教育》2010,(1):69-71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所蕴涵的“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学习这一教学内容,旨在通过计算器寻找规律并应用于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特级教师严育洪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时,通过设计由形到意蕴藏规律、由点到面探索规律、由浅入深应用规律、由此及彼联想规律这样四个教学环节,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有趣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几乎是每位中学生的书包内,都装着一个计算器。不但计算器的种类、样式繁多,而且精巧别致得简直可以当作一种优美的饰物,功能更是齐全,可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计算需要,成为学生计算的贴身“法宝”。计算器的普遍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许多方便和益处,可因为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给学生造成的危害也是深远的,后果是严重的。为此,每位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学生对计算器合理使用,避免感染上计算器“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