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美感体验的重要途径。音乐以优美、壮美、悲剧、喜剧多种形式呈现,给人带来快感、触动、颤栗等体验。对多种形式音乐美感的体验,可滋养人的情感能力和强化人格优势,进而塑造人格;诸多脑研究证明音乐欣赏和乐器训练还能促进大脑发育与认知发展;不仅如此,从审美的神经机制和生理反应来看,音乐欣赏中的美感体验还具有临床上的放松与干预功能。音乐美感体验的诸多重要功能启示我们未来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注重音乐情绪的感受和体验,才能真正扣人心弦,温润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音乐的“非空间造型性、非语义性”特征,决定了它是一门纯粹的听觉艺术。从音乐欣赏的角度看,人们对任何一部音乐作品的把握都离不开听觉,没有听觉的体验就没有音乐欣赏。可以说,音乐是为了人的听觉而存在的。那么,是不是具有听觉的耳朵都能欣赏音乐呢?也就是说,音乐欣赏究竟是被动地接受呢还是主动地参与?一般人或许认为,欣赏音乐也就是听音乐,而“听”这一活动本身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行为,是对某一存在物的感知,是对某种刺激物的反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表面上看,音乐欣赏只不过是用耳朵去听,通过听觉感知某一对象,但是…  相似文献   

3.
音乐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 ,千百年来 ,人们 (特别是音乐爱好者 )既为音乐而自豪 ,又为音乐的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而敬而远之。说到音乐那么就需要欣赏音乐。革命导师马克思说 :“对于非音乐的耳朵 ,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你不会欣赏 ,再美的音乐对于你来说也毫无价值。相反 ,你会欣赏 ,那么深刻隽秀的音乐佳作 ,能使你陶醉在优雅、委婉、妩媚、华丽、欢快、活跃、纯真、自然 ,如行云流水之飘逸 ,似花香鸟语般温馨的乐声中 ;沉浸于悲壮、激越、刚劲、豪迈、热烈、奔放、雄浑、酣畅 ,如排山…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欣赏又是高师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音乐欣赏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音乐欣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第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第三,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音乐的“听”和文学的“视”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运作机制,但在审美观照的终极目的上却是趋于一致的。因此,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面对其特有的模糊、朦胧甚或浑沌的抽象感知,常常需要融入相对清晰、明朗和能指的相关联的文学因素,以获得一种艺术上的通感。  相似文献   

6.
7.
胡任森 《江西教育》2002,(17):29-29
在音乐教学中常常碰到这种现象: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作品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不尽相同,有的听了为之倾倒,如醉如痴;有的听了味同嚼蜡,毫无反应。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呢?我以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归纳起来,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感性经验的积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了解这门艺术的直接途径是聆听,只有在聆听中才能发展我们的音乐听觉。因此,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关键在于多给学生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首先,对同一首作品要反复地听。尤其是一些大型的音乐作品,只有在多…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塑造健全人格,发展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音乐欣赏与音乐表演是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听、说、唱音乐。运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把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结合起来,给予学生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而有所收获,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人的修养,学习和了解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扩大欣赏者的音乐视野,培养人的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正确感受、鉴赏音乐的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门特征鲜明的艺术,它与具象艺术有着甚为殊异的表达手法与表达逻辑,它以个体的审美感受传达音乐的情感体验。本文试图对音乐意象的美学原理,音乐意象与乐情理论的契合展开铺陈,以期明其表里、知其原委,在钩沉索隐中找到来时与归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基于翻译美学理论之上,对比分析了《瓦尔登湖》的两个中文译本,并且评价两位译者在美感传递尤其是意象再现方面的表现,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要想成功地传递原作中的意象,译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审美能力,而且需要充分理解原作,尊重原作,不做过度修饰。译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化素养和审美及表达能力,以求更好地实现文学翻译中意象之美的传递。  相似文献   

12.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音乐鉴赏”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从而失去了“音乐鉴赏”课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这与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一词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将“音乐鉴赏”简单地等同于了“音乐欣赏”。对这组词语的深刻辨析,有助于我们走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误区,真正发挥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音乐作品听得愈积极、愈深入,那么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愈能快速地发展。在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也越来越被教育界重视。因为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使我认识到: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需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一、音乐教学的审美要素方面 1.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 包括: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徽州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安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砖雕所表现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视觉美感研究其意象结构之美,分析出它的讲究诗情画意的意蕴之美、神采飞扬的气韵之美、自然朴素的儒雅之美、寓教于美的教化之美以及世俗享乐的情趣之美。同时从这五个方面发现,徽州砖雕是一种富有精神与情感传达的艺术创造。从而揭示其背后深厚的审美内涵和精神文化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雕饰艺术的审美文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不仅是审美的对象,在其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上,更是美育的手段。作为音乐创作、表演的延伸,音乐欣赏是音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从不同角度对音乐欣赏进行科学的界定,不仅有利于发现音乐欣赏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揭示其与音乐功能的内在联系。从而在音乐欣赏中探妹美育功能实现的有效途径,最终为构建音乐欣赏的开放体系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能及的。但是,通过音乐的美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决非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更不是生吞活剥式的灌输。音乐欣赏课的思想教育要体现在与音乐艺术的美感为一体来进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音乐.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音乐教育。”儿童对音乐作品听得愈广泛愈深入,那么他们对音乐欣赏能力就愈能快速的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通过教育有效的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接下来,笔者就音乐欣赏教学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是一套充满文化意义的意象系统.无论是微细的装饰、图样,或大型的构件与量体,都蕴含了丰富的意义.而素有"万福园"美称的北京恭王府,不仅是保存完善的传统王府建筑,更大量的运用象征福气与富贵的吉祥符码--蝙蝠,透显出独特的蝙蝠意象及其建筑美学.由意象学的角度切入,从天人关系归纳了恭王府蝙蝠意象的多样性,并指出了此祥瑞符号,在不断编码与译码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建筑意象美;而在府中运用相同或相似的蝙蝠造型,使之反复重现,亦能生发出回环美;此外更符合"多样的统一的美学原则,凸出和谐统一的美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