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出现了“三个平面理论”热,“三个平面理论”即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分析语言现象。本文将从“句法平面”这个角度来分析“形容词带宾语”中宾语的构成。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出现了“三个平面理论”热,“三个平面理论”即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分析语言现象.本文将从“句法平面”这个角度来分析“形容词带宾语”中宾语的构成.  相似文献   

3.
语法“三个平面”理论于十几年前由胡裕树、张斌率先提出后,即为许多人所关注,被誉为新时代新的语法思想。龚千炎说:“特别是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提出,使语法研究的角度和方面更加拓宽,对语言事实的挖掘也就更加详尽而深入了,同时语法  相似文献   

4.
双重“的”字短语是淄博方言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本文首次发现并确立了它的含义,并从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平面,结构类型、层次意义、句法功能、语用特征四个角度审视分析了这一语言现象,揭示了其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5.
就语言逻辑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两位采访者和王维贤教授之间展开了一系列对话和讨论.涉及语言逻辑的关系、语用逻辑的内涵、语言的三个平面和句法的三个平面、生成语法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以及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等具体问题的探讨.对此,王先生都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HNC理论的两个重要假设入手,通过“空间”和“概念”的讨论,论述了从语言信息处理理论研究延伸至语言处理研究的意义,阐述了词汇平面的延伸方式,即将HNC概念表达式与“词群-词位变体”理论的词义基元结构式进行对接。并认为这种延伸在工程上表现为面向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语义网建设,在理论上可概括为“概念基元空间到词汇语义基元空间的映射”。  相似文献   

7.
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理论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理论。新闻的内容以语言为载体。要靠语言来反映。要满足语言平面的语法规范的制约。句法的得体与否,语义的是否准确,语用的价值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标题的好坏。新闻标题的制作应该考虑到三个平面的因素。在句法结构“合法”、语义“合理”的基础上。追求新闻标题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继80年代以来我国语言学家提出了语法乃至语言研究的句法(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理论以后,语言学界又出现了关于词义的三个平面的理论,即词义可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三个平面。其中,对于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的研究,早已有了完整而又科学的体系,但对语用意义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所谓语用意义,是指词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所产生的、词汇意义之外的临时寓义和特定效果。语用意义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临时性。即语用寓义和语用效果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临时产生的,脱离开具体的语境,语用意义也随即消失。二是多变性…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语言中实际存在的一种现象。就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同表层句法结构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歧义。”语法的歧义,语义的歧义,语用的歧义。它们分别属于语言的三个不同平面:语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探讨和区分这三个不同平面的“歧义”,可以帮助我们较正确地分析确定歧义语言片断的结构层次、歧义的语义内容、歧义的语用价值。“歧义”有合理的歧义句,有不合理的歧义句。合理的歧义句是由语言结构或语言表达所致,不合理的歧义句,完全是由于表达上的缺陷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三个平面 :语法—语汇—语用我们认为 ,语文教学活动应立足于“三个平面”。一是“语法”平面。这里所说的“语法”是个大概念 ,既包含通常意义上的语法 ,同时还包括言语实践中其他一切应遵循的规则。比如写作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文法 ,说“文无定法” ,是指文法有选择性 ,而不是说真的“无法” ,不同的文体就有其个性化的文体特征。二是“语汇”平面。这里所谓的“语汇” ,也不单指词汇 ,更包括了用词汇形式表达出来的知识、思想、情感等言语素材。智商、情商、思想认识水平决定着语言水平。当然知识、思想、情感还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关主语、谓语的研究在不同阶段其内容上呈现不同的特点:解放前主要是对其术语及词类的探讨,属于初级阶段;解放后至“文革”期间主要讨论了主语的判定,最终确立了以形式为主、意义为辅的标准;“文革”后在国外不同理论的影响下主语、谓语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从三个平面、认知等角度来观照主语、谓语。  相似文献   

12.
汉字“形音义三要素”说将语言的“音义”拉入汉字学,范围太宽;认为“文字学本来就是字形学”,又失之片面.汉字本体应该具有形体、结构、职用三方面的属性,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考察研究汉字现象和有关问题,可以形成汉字形体学、汉字结构学、汉字职用学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不是并列的,也不是层叠的,而是汉字本体分立却不分离的三个平面,从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三面一体的汉字学.我们把这种以汉字三维属性为依据而建立的学术体系称为“汉字学三平面理论”.“汉字学三平面理论”把单个汉字的属性分析跟学科体系的平面建设统一起来,主张把汉字材料的分析和各种具体问题的讨论分别放到相应平面的学术系统中进行,避免把不同平面的东西搅和到一个平面而引起种种争议,较好地解决了汉字研究的本体范畴、汉字史发展的多线呈现、史前文字与有史文字的关系、汉字与其他文字的比较等难题,大大提高了汉字学基础知识的解释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疑难字词考释、字典编撰修订、汉字教学规范、古籍整理、非汉字研究等具有指导价值,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3.
语言测试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测试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后三个发展阶段反映了三个理论模式。本文回顾了语言测试理论四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指出了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古代书画审美范畴“气”的研究在整体上存在如下不足:研究的视角是孤立的而非联系的,是静止的而非动态的;研究的方法处于“前科学”状态,凭直观经验进行随文阐释,缺乏必要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对“气”的解读往往偏离了特定时代人类审美认知发展的客观性。如果研究视角从范畴转到语言符号,就能使“气”的研究增加客观可信度,表现在:形式与语义互证,辩证分析言语意义与语言意义,区分“共时”与“历时”两个平面。  相似文献   

15.
比较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有特点的一种句式,在现代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语言点。比较句在结构形式上是丰富多样的,最基本的形式是“A+比+B+形容词”,而其最直接的否定方式是“A+不比+B+形容词”表面看来“不比”仅是对“比”字句形式上的否定,实际上“A+不比+B+形容词”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可以以“三个平面”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A+不比+B+形容词”句式加以分析,概括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陆俭明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讨论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些理论方法和热点问题.由于语言研究之于客观世界发展的滞后性,其中有一些内容值得继续探究:“语言本能说”、“运用层次分析法切分语言结构时‘不能根据语感”"、“‘吃了他三个苹果’是双宾结构”等.  相似文献   

17.
课件语言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利于课件现象的表述以及指导课件创作、使用、交流和评价,并与一般语言建立联系。课件是一种多模态语言,借助一般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讨论课件语言的“作品-画面-语汇”层阶结构,并在语法平面上讨论了“课件画面主题”“课件画面操作”“课件画面对象”三种语法成分和相应的语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根据,从语法结构、语法意义,语言的表达与理解和话语分析三个方面,分析讨论了倒序引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就”是现代汉语中较活跃的一个副词。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就”进行了分析。在句法平面上,限定副词“就”的主要功能是对其后的动词性成分起限制作用,有时也用在形容词性成分、体词性成分、分句前起限制作用。在语义平面上,限定副词“就”的语义既可前指,也可后指,且有时指向并不唯一,情况复杂。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一书中,韩礼德提出了语言系统的三个互补性:词汇与语法、[语言作为]系统与[语言作为]语篇以及口语与书面语.通过讨论这三种互补关系,韩礼德对其所倡导的“适用语言学”理论作出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事实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体系建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还涉及了许多类似的互补关系,如“及物与作格”、“创造与转换”、“肯定与否定”、“情态与意态”、“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析取与合取”、“一致式与隐喻式”、“内部与外部”以及“理论与实践(或应用)”等.系统描写和分析这些互补性概念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建构“适用语言学”理论的意义.这些互补模式体现了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系统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的本质特征,也证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