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知识"到"生命"--课堂教学的精神交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科技理性当道,课堂教学日益呈现出知识至上。因此我们必须实行由“知识”型课堂教育传播到“生命”型课堂教育传播的转型,即实现由传播知识的传统理念到塑造人的生命价值的现代理念的转向。我们试从传受双方的“事前信息”约定、“生命价值观”教学理念的重构、师生关系的角色定位、语言有效性要求的合理追求四方面为教育传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呼唤教学理念的更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要做到“知识本位”向“发展本位”转变;树立课程资源意识,由“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从“科学理性至上”转向科学、人文素养兼顾;由过于注重结论转向经历过程和记取结论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师课程创生的缘起、涵义与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小红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4):24-28,23
“教师的课程创生”源于但又超越“课程实施的创生”。它主张作为课程主体的教师自觉地主动地变革课程的各要素以达到促进课程完善、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目的;强调教师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都应该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具有自觉性、批判性、全程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倡导和认可“教师的课程创生”这一命题,将使:我们的课程观念由单一封闭静止转向多元开放和动态建构;教师的课程角色由忠实执行者转向反思性建构者;课程运作的价值取向由追求技术理性转向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  相似文献   

4.
老子从对人的生命忧患出发,研究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各种因素,给疲于奔命的苦恼人类寻找安生立命之所,最后把生命意义提升到“道”、“自然”的圆满层次,同时劝诫人们由对物质私欲、逞强恃勇的贪恋转向对内心精神世界的和谐园融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尼采对"另一个世界"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命之热爱,缠绕着尼采;对健全人类之渴慕,激励着尼采。可是遍视古今,尼采却发现因世界的二元分裂和世界真实关系的颠倒,人之生命被遮蔽,人之尊严丧失。为了能回归唯一真实的世界——生命世界,让人“成为你自己”,尼采深刻地揭露了“另一个世界”的真实面目,将人的生命从理性、道德和上帝的世界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6.
传统师范教育只是一种培养目标单一的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这种教育忽视了对人的心灵、生命的全面关爱。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职业教育不能凌驾于教育规律之上,师范教育必须树立“生命”、“大学”、“创新”、“终身”、“质量”等意识,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的根本转向在于从教师职业教育的外在指向转向教育者自身,转向教育中真实而整体的人。关爱职业必须转向关爱教育。  相似文献   

7.
付启凤 《青海教育》2010,(12):21-21
叶澜先生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化的一种事业。”而语文教学是学生生命化意义建构的平台,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以其学科特色及地位性质,毫无疑义地承担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养成任务,是学生由混沌转向明朗,由单一转向多元,由朴素转向丰富的重要媒介。笔者认为,要实现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必须让语文课堂开满生命之花。  相似文献   

8.
"教师创生课程"这一命题意在阐释教师与课程的内在关系。它主张教师在整个课程运作过程中都应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并自觉主动地变革课程的各要素,以达到促进课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课程论意义,它将带来课程领域的三大转向:课程观念由单一、封闭、静止转向多元、开放和动态建构;教师的课程角色由忠实执行者转向反思性建构者;课程运作的价值取向由追求技术理性转向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  相似文献   

9.
章提出改进“两课”教学,根本在于创新,关键在于观念更新、认识到位。对“两课”教学的认识定位要从“无所作为”转向“大有可为”;“两课”教学过程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对“两课”教师的定位要由“知识传授”转向“精神助产师”;“两课”教学考核要由“知识性”转向“素质型”。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从“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的角度把人们对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进行整合,从而构建虚拟的心理空间,予以存储相关信息,证明了认知的开放性和隐喻性。从“范畴理论”来透析“整合”具有“创造性”和“系统性”之内涵,从“隐喻理论”来透析“整合”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之外延。二者均有无限扩张的生命和生机。为了让老师在使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时,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等理论对“整合”之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刻论述,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老师在对“整合”的概念理性的认识的同时,熟练驾驭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的单元整体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