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要明确图书馆目录这一概念,就必须明确它的内涵与外延。所谓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二个主要方面,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括号前数字为期数 ,括号内数字为页数 )基础理论研究试论图书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于鸣镝   1   (2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述评董成娣 周维彬   2   (2 )图书馆哲学的三层含义 ———兼与吕斌、李国秋同志商榷李爱民   4   (2 )网络环境下我国期刊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趋势王景文 安秀芬   6   (2 )图书馆定义之我见王学进   6   (5 )新世纪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综述梁 曦   7   (2 )2 1世纪图书馆学创新散思郑全太 周松岩   7   (7)1978年以来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李金波   7  (10 )图书馆哲学是一…  相似文献   

3.
有必要把图书情报界关于主题的不同表述规范一致。目前在图书情报文献中存在着对主题定义的多种解释,如有人认为主题就是“研究对象加研究观点。其公式为:内容=问题(或对象) 问题(或对象)的观点”。还有的观点认为“把论述的对象即事物,学科或问题都看作主题”不对,“因为,这样一来主题的外延是无限扩大了,但其内涵就所剩无己,主题不仅没有突出,反而被淹没了”。达两种观点都是要对主题的内涵予以限制,这种考虑是必要的。但是,限制必须适当,应该符合文献情报的特点,即必须看到:  相似文献   

4.
(一) 图书馆经济学是介于图书馆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专门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图书馆经济学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考察研究图书馆事业的规律和作用的,从中揭示出图书馆事业与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规律。以及图书馆本身一些带有经济性的规律。因此,研究这门学科不仅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也要运用图书馆学的理论。它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5.
再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学直面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制约实践活动的是图书馆的本质规定,而本质规定是信息社会中公共信息流通一般机制的具体化。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读者从公共信息资源和信息人转化而来,公共信息流通的两个端点就是公共信息资源和信息人,因此无论从内涵和外延来讲,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信息流通。  相似文献   

6.
"知识资源论"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知识资源"。但由于其所指"知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宽泛,远远超出了图书馆的范畴,所以"知识资源论"仍未揭示出图书馆的本质,"知识资源"仍不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但该"对象说"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近似本质说"的最新成果,对未来图书馆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恒通 《图书馆》2008,(1):43-45
本文就《图书馆学基础教程》所涉的一些基本问题与张玉珍老师进行了讨论.认为,探讨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必须研究"图书馆性质"并准确揭示"图书馆"的本质,而不是揭示其他事物的本质."知识集合论"因对图书馆缺乏专指性,并非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指出,作为教材,《图书馆学基础教程》必须研究"图书馆事业".强调,研究图书馆学,不能随意拓展"研究空间".否则图书馆学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学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取向并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文章认为,以图书馆这一人类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特征,因而应该从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图书馆学.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追求.图书馆有其自身的独特的人文内涵,在当今人类文明进程中,图书馆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人文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全文转载的论文普通高校系资料室应当裁撤 /吴艳玲 /本刊 1999(2 )高校系资料室工作应当加强 /庞思颖 /本刊 1999(2 )图书馆岗位评价 /胡越 /本刊 1999(3)论期刊部 /江乃武 /本刊 1999(4)谢拉的“交流说”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影响 /张锦 /本刊 1999(4)回归前澳门图书馆事业发展概况 /王国强 /本刊 1999(4)超越与生存 :“非图书馆学”现象透视 /付立宏 /本刊 1999(5 )提高综合效益 ,实现管理创新———新建浙江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与思考 /孙媛 /本刊 1999(5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图书馆事业——…  相似文献   

10.
认为:图书馆和情报部门高层次人才应该是百科知识型的群体结构,就每一个高级图书情报人员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某一学科知识+图书馆学、目录学、情报学知识+工具知识(外语和汉语)。要达到这个目标,可采用“主辅修制”,即主修图书馆学或情报学,辅修文、理、工科的任何一个学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达到一定的学分,获得该学科的专  相似文献   

11.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六十年是曲折前行的,这一过程充满着滑稽、屈辱、奋进与迷茫。学术主体的独立、自由意识至今并未完全建立起来,研究内容与成果的官学色彩越来越浓,研究方法上不善于进行多方法的融合、交叉,学科自身的反省与批判能力、学科构建与学术协商的能力还明显不足,学术建制有专业知识浅薄化、激励制度行政化的倾向,学术前贤的优秀品质在代际传承中没有很好地继承等,这些都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长期存在的问题。只有克服这些问题,中国的图书馆学才能获得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回顾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前身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发展历程,介绍1913-1948年间该校图书馆学教育的各种形式及在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学者,并对各个时期图书馆学的课程设置及其特点作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期,在晚清的两种刊物上先后连载了两部图书馆学著述,一部是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另一部是孙毓修著述的《图书馆》,但是这两部著述的学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世界图书馆小史》对外国图书馆历史进行了最早的系统介绍,把中国学习国外图书馆制度的历史提早了一个阶段,是"中国图书馆学术书籍之滥觞"。《图书馆》被视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结构的著述,被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著述"。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批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正兴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11):33-36,7
根据英国哲学家培根关于认识论的假象学说,列举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族类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并透过这些假象,讨论网络时代图书馆学研究的治学态度、学术基础、治学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述了民国时期的几个鲜为人知的图书馆学会,评价了它们的历史成就,并建议重视我国当代的图书馆学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概念、原因和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澄清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和本土化、中国化和全球化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从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学理结构上论证中国化将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认为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中的重点应放在努力发现中国当今特定时空下、特定图书馆实践的新问题,去证伪那些一度作为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心的西方通则。  相似文献   

17.
蒋永福 《图书馆论坛》2020,(2):26-35,44
中国古代无“图书馆”“图书馆学”之名,但有图书馆和图书馆学之实。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学是在“中国古代”这样一个特定的地域、时域中独立生发出来的,几乎未受异域文化的影响,因而具有显著的历史特色和民族特色。文章把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特征概括为三方面:发展历史上的悠久性和自发性;思维方式上的本体性和价值性;论理方式上的非论证性和非学理性。  相似文献   

18.
论“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目前国外网上的图书馆学信息已很丰富 ,相比之下 ,国内已落后 ,必须加强此项工作。图书情报学虚拟图书馆的建设 ,收集信息范围要广 ,角度要从整个图书情报事业出发 ,收录地域应以国内为主 ;著录项目要比较全面 ,所用软件要经过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概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57年2月27日在北京图书馆训练班上的演讲。在演讲中,指出图书馆学研 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阐述图书馆的意义、作用和工作内容,探讨图书馆学的研究领 域及内容体系、图书馆学分支发展的不平衡性、图书馆学与目录学的关系,辨析图书馆 学与图书馆实践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詹德优 《图书馆论坛》2002,22(5):149-151
我国图书馆学教现状如何,有什么新进展?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与分析,以反映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