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大脑革命》中,作者教你如何躲过技术发展对大脑和行为的侵害,同时教你对技术发展带来的大脑优势善加利用,在新一轮的"大脑进化"中制胜。技术发展究竟对我们的大脑和行为改变了些什么?大多数人对我们头脑中所发生的一切并不十分了解。脑科学家们揭示了一些诸如大脑需要体育活动来使其在最佳状态下运转等诸多的细节知识。  相似文献   

2.
《北京档案》2005,(8):45-45
很多中年人有记忆力不如年轻时的感觉。然而,如果中年人注意讲究健脑之道,可以有效地延缓大脑的衰老过程。以下建议可助您一臂之力:输入信息要多。“用进废退”是生物界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人的大脑亦是如此。人们常说“脑子越用越灵”,是有科学道理的。研究证明,勤于用脑的人智力比用脑较少的人要高出50%。有的人即使步入晚年,仍然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创造灵感不减。而懒于用脑的人,在中年时期就显得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保证睡眠时间。工作时脑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能量消耗大,久之会疲劳。睡眠时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并使消耗的能量得…  相似文献   

3.
编辑,编辑,既要编,又要辑.而其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做案头文字工作.因此,不仅脑要勤,而且手也要勤.要心到、口到、手到."剪刀加浆糊",这是用脑,也是动手;修改、润色、删削、加工、整理,要心到,也要手到;做笔记,积累思  相似文献   

4.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健康是生命质量的最基本内容。没有健康,就谈不上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良好,我们也就有了良好生命质量的保障。如何才能改善健康状况、获得更高的生命质量呢?补足中医的"肾",就是我们获得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生命质量下降有哪些表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很多朋友都反映身体越来不如从前,但是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其实,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5.
健康·新知     
你的大脑健康吗? 日本科研人员从众多实验对象的大脑图像中筛选出各个年龄段的“标准脑”,人们可参照它判断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康。“标准脑”还有助于瞬间发现病症,对于诊断和治疗中风,也是个很好的参照物。 研究人员将500名实验对象按20岁到70岁各个不同的年龄段分为几组,通过核磁共振装置分别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摄影,然后用计算机仔细比较得到图像,再筛选出不同  相似文献   

6.
温故而知新     
中医有云:"真药医假病",大多数身体的损伤都是身体自己修复的,明白人体复原工程进行的方式,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症状,避免身体受到不断的伤害。本书从系统化的角度帮助我们了解身体自行启动"复原工程"的密码,重回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新闻道德的终极意义不在道德自身,而在于社会整体的利益;新闻道德的目的,就是以"道德的方式生产新闻"和"生产出道德的新闻",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服务.新闻道德自然是新闻传播业健康发展的手段和健康状态的精神标志.  相似文献   

8.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讲的都是思考的重要性.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新闻宣传战线素质好发展快的同志,都是肯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他们有一颗思维活跃的大脑,时刻处于思考之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俗话叫"眼见为实",但对于新闻记者来说,"眼见"未必为"实"。我们经常很自信,因为我们从不怀疑自己的眼睛;我们经常很决断,因为我们从不怀疑自己的直觉。可我们有时过于依赖自己的眼睛,而很少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辨别,用心灵去探索。常常听到一些记者无辜地辩白:"人家就是这样告诉我的","我看到那个  相似文献   

10.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讲的都是思考的重要性.我们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新闻宣传战线素质好发展快的同志,都是肯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他们有一颗思维活跃的大脑,时刻处于思考之中.  相似文献   

11.
新的研究发现,对于自闭症患者,以 后我们或许只要给他们的大脑或小脑"消 消炎",就可以起到治疗或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新民 《青年记者》2007,(18):69-69
做了十几年跑城建报道的记者,我体会到,要保持新闻"触角"敏感长久不衰,并能不断地抓到"活鱼",吃透"上情",把握好"下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关键。在我们国家,新闻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是党的喉舌。既是"喉舌"就要受到"大脑"的支配。因此,作为"喉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听党的话,坚决按照党的方针政策行事,是起码的条件。而要保持新闻"触角"的敏感,并能不断地抓到"活鱼",仅仅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听党的话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学习、研究党的方针政策,领会精神实质,学会把握住时代脉搏的本领,这样的记者才会有敏感的新闻"触角"。  相似文献   

13.
盛为民 《今传媒》2012,(8):149-152
撰写教学业务论文,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有效导引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写作,是教学期刊应尽的职责。有效导引,首先要帮助中小学教师"转换状态",即从教学状态进入写作状态。教学与写作,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良好的写作状态,是达成教学期刊用稿要求的基本前提。"转换状态",只是完成了论文的思想准备,"建造靓屋",才进入了论文写作的实质性阶段。凡符合教学期刊要求的用稿,都是"靓屋";因靓丽程度不同,教学期刊用稿分三个层次,有相应的导引策略。有效导引,让教学期刊为"教学实践服务、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学队伍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姜申  李峥 《今传媒》2020,28(5):4-7
脑在计算机术语中被称为"湿件",是相对于"硬件"——即无机计算系统而言的"有机计算中枢"。二者都是电荷的承载基质:一个基于数字电信号,一个基于生物电信号。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硬件智慧大幅提升;为平衡差距,脑机接口(BCI)的研究突然加速。侵入式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较量在2019年进入白热化,其进路分化与目的性分层渐趋明朗。美国能否抓住BCI的战略机遇,在信息"湿件"领域追赶5G"硬件",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15.
记者是社会的记录者和时代的望者,时代需要我们不仅要有用脚"跑"新闻的精神,更重要是用脑"写"新闻的追求,特别是写思辨性稿件,要有的放矢,用更犀利的笔调,针砭时弊,集中体现个人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6.
江苏卫视综艺节目《最强大脑》第二季自开播以来,在网络上掀起了"烧脑风暴"。《最强大脑》在宣传推广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赢得极高收视。本文总结《最强大脑》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以及手机游戏等新媒体平台上的宣传方式,探究其在复杂的综艺节目竞争格局下的新媒体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今年刚过古稀,除了血压偏高以外.并无其他毛病.身体还可以。有人得知我的实际年龄之后.都感到惊讶.说我看上去顶多60多岁。我想这与我多年来坚持自己的写作爱好有关。俗话说:大脑犹如一把刀.刀要常磨.脑子也该多“运动”.以促进脑的健康,从而通过用脑去协调和控制全身的功能.达到真正的健康长寿。和其他退休的同志一样,我的生活起居也有个规律,除了冬季以外,我一般都是早上6点多钟起床,慢步运动半个小时.做几节广播体操.早餐后外出步行1至2个小时.然后在菜市场带点菜回来.由老伴准备午餐。  相似文献   

18.
徐辉 《现代传播》2013,35(8):73-77
当代法国思想家吉尔·德勒兹在区分"古典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基础上,又区分了"身体电影"和"大脑电影"。阿仑.雷乃的影片《死之恋》是"大脑电影"的辉煌典范,它经验性地揭示了"大脑"运作、"纯粹思考"的奥秘:"纯粹大脑"与"永恒问题"的永恒博弈。同时,如此创作电影的方式也启示我们电影可以按照"大脑"运作的形态来建构。  相似文献   

19.
<正>我认为我们传统的媒体与网站之间的关系应该并不止于做一个传统媒体的"电子版",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一方面发挥网站时效性的优点和数据库能存储大量信息的优点,另一方面传  相似文献   

20.
徐斌 《新闻实践》2005,(4):F003-F003
3月24日,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揭晓了,这是我国举办的国际级新闻摄影大赛的开端之作。这项赛事酝酿了近十年,它又被为"华赛",似乎意在比肩世界新闻摄影顶级赛事"荷赛",因而格外引得国内新闻摄影界的瞩目。值得我省新闻摄影界关注和自豪的是: 《都市快报》摄影记者傅拥军拍的《对话幸存者》,获得了"华赛"14个类别大奖之一的"文化与艺术新闻"类金奖。这可能是我省摄影记者迄今为止在国际级新闻摄影赛事中获得的最高奖项。让我们来凝视这幅《对话幸存者》(图一):一位参观者正停留注目一幅"9.11"题材作品《幸存者》。我们的眼睛告诉我们的大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