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作业是学生对学过知识复习和巩固的一种有效方式.因此,设计数学作业既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然而,由于传统的作业枯燥单一,不仅耗时耗力,让学生感到厌倦,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蕴涵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本着这一理念,就如何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天地,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将其分为操作式、研究式两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教学过程中,就要进行一系列的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也可以说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一般数学课任务是“学数学”,而数学实践活动的任务是“做数学”。现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迫切地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性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做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通常我们把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理勰、反思的过程称为“做数学”。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能将“做数学”的理念引入到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组成.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数学教学走向生活,走向科学,走向探究.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课堂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却关注不多,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是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性的作业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李安明 《成才之路》2010,(13):32-3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逯旭章 《青海教育》2007,(11):49-49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课程下的数学实践活动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韦健兰 《中学理科》2006,(11):16-17
课程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与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可见,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已把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初中学科育人功能的体现,是教学规律和客观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对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素质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情感与态度目标中的一个具体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就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谈谈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实践证明,在和谐、宽松的活动情境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体会、揣摩而有所感悟。在这方面,笔者想谈谈几点体  相似文献   

10.
张珍 《基础教育研究》2013,(24):31-31,33
“基本活动经验”自从被《全H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列为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所并列的“四基”之一后,广大教师逐步重视数学活动的开展。可是因为数学活动是一个过程,其经验水平是“学生通过经历数学活动过程所获得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策略与方法”,因此评价较难开展,尤其是检测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水平的习题还有待整理和开发。我市开展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水平检测”的探索研究,笔者参与了质量抽测和阅卷的过程,在工作中有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数学新课程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武器.是交流思维的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和情感的发展.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张建兰 《广西教育》2007,(9B):20-2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毫无疑问,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应该充分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研究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调整改革传统的思维定势与不良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我在作业设计中的一些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使得数学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苦不堪言,逐渐消钝了学习的热情。新的理念,给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作业设计如何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发展?作业设计如何正确处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操作、实践的机会,而现实生活中更是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如何引导学生从缤纷有趣的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呢?我觉得数学“实践作业”便是其中的一种好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然而大部分教师布置的都是教材后面的作业,仅仅依靠书教材后面的数学题目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面,也制约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思考能力的发展,会影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数学作业布置要难易适中,数学要题型新颖、有趣,使学生提高对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整体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秀丽 《考试周刊》2011,(48):80-81
数学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一种新的课程学习内容,它反映了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提供了一种学生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它的着眼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9.
黄玉 《小学教学研究》2010,(11):50-50,52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建议.依据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建议.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直观演示、做游戏、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此来诱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激情.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密感.增强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独创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求是: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