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伟 《语文天地》2013,(19):60-61
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就头疼。为什么害怕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脑袋里储存的素材太少。这种情形下写出来的作文,大多内容空洞,凑字数,应付差事。这样的写作,基本上也就失败了。从应试角度来讲,作文的立意、语言、结构等要素,都是短期内难以提升的,但在短期内积累一定量新鲜典型的材料,相比之下就比较切实可行。下面从作文素材的来源、积累方法、选材  相似文献   

2.
<正>选材是我们写作文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审题结束,作文主题明确之后,就进入选材阶段了。选材必须注意选择典型的、恰当的、足以表达  相似文献   

3.
谢惠敏已经是一个遐迩皆知的文学形象,她已经被用来作为生活中某一类人的共名。在《班主任》这篇仅有一万五千字的小说里,直接描写谢惠敏的地方其实是比较少的。她所占的篇幅不但不能与张俊石老师相比,甚至不比宋宝琦多。她的名字最初出现,是在第三节的末尾一句。作者主要是在第四节和第五节里写到她。在这里,作者主要采用了小说创作中一个传统的写法——通过这个人物的眼睛来描绘那个人物的形象,同时表现两个人物的性格,收到如同前人所说的“一击两鸣”的效果。作者是通过张俊石老师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选取材料是命题作文准备阶段继审题,立意(确定中心)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众所周知,选材应围绕中心选取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在这一前提下,选材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取真实的材料 这里所说的真实,与作文中所谈的“虚构”并不是矛盾的。“虚构”不是无中生有,而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托。如果写盼香港回归的作文,就可  相似文献   

5.
《祝福》是深刻揭示旧社会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小说。祥林嫂以其悲惨的遭遇、悲哀的命运和悲剧的形象震撼人心。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在于作品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思想的吃人本质。把浓烈的悲剧氛围和选材的典型性、艺术性相联袂,相互烘托,交相辉映,使主题得到深化,不仅值得师生鉴赏,更堪作我们写作的拓本。 一、小说要把“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鲜明地摆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作品尤注重后者。 小说的高潮部分,祥林嫂再到鲁镇,这时她已丧夫失子,被大伯收拾屋子驱赶出来,可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封建礼教的桎梏束缚下,这  相似文献   

6.
每当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好多学生都会绞尽脑汁的思考,想想自己的生活无非是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枯燥无味,除了家人就是老师和同学,熟悉而重复的每一天没有任何新鲜之处,结果每次作文下来,素材都没有新意,其实这是我们的思维定式在起作用,如果我们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对待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光彩,找到写作的灵感。  相似文献   

7.
清代学者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得很绝:材料对文章而言,“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显手段,何处设施?”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学生感到最头痛的恰恰正是材料问题——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随手拈来信手写。究其原因,前者是不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后者是不  相似文献   

8.
清代学者刘大在《论文偶记》中说得很绝:材料对文章而言,“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凤尽显手段,何处设施?”而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学生感到最头痛的恰恰正是材料问题———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随手拈来信手写。究其原因,前者是不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后者是不懂得在一大堆生活素材中选择写作材料。为此,笔者在学生写作训练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搜集、感受、取舍写作材料上下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不同的年龄段对生活有不同的感受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先生说过:“写自己熟悉的事,这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永远是一句正确…  相似文献   

9.
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写出鲜活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中考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考查初中生的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外,还能引领考生张扬个性、展露才情,充分表现其对生活、人生的关注和思考。中考作文如何选材是我们把文章写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美味佳肴必须用精美的原料来烹调,锦衣绣服必须用上等的衣料来制作,亭台楼阁必须用优良的材料来构建。同样道理,佳作华章必须由鲜活的材料来组成。恰当的材料不仅可以充实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题。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在考场上选择材料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不涉禁区,积极健康“文以载道”,文章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健康的文章能给人以积极的影响。根据笔者多年的中考阅卷体会,那些思想感情不健康的作文往往被评为五类文。材料是为内容服务的,选材不正确往往会使文章的内容出现偏…  相似文献   

12.
邓月芬 《湖南教育》2003,(15):38-39
近年来,话题作文成了高考、中考作文的首选。确实,与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给了考生更大的自由度,少了很多限制,能更好地发挥考生的写作水平。虽然少了限制,多了自由度,考生同样面临着怎样取材、选材的问题,同样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限制越少,取材的范围越广,怎样在规定的时间里选择出与众不同、有个性和新意的材料,越是变得重要。材料从话题中来。话题往往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学生由这个词或句子的不同含义可以引发许多联想,从而打开思路。比如,“桥”这个话题,可从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相反的联想:家乡的小桥、…  相似文献   

13.
综观近五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不难发现,话题作文受到了很多省市命题者的青睐,并一度成为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的首选。究其原因,是因为话题作文适应了“无障碍审题”“人人有话说”的作文命题要求,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文时,最常见的弊病是取材上的雷同和陈旧。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有的放矢。一、开拓思路,再现生活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  相似文献   

15.
选材是有规律可循的,其方法很多,现结合各地中考作文选材的一些情况介绍几种。归纳起来,可叫作“一个投入,四个结合”,即投入生活选取材料,大小材料相结合,点面材料相结合,正反材料相结合,事理材料相结合。豆.投入生活选取材料。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如造一些材料。同学们在作文时产生这种苦恼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懂得从生活中去选取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生活日新月异,写作题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捕捉闪光…  相似文献   

16.
李阳海 《新作文》2004,(5):21-21
一篇章的成败.确立鲜明的主题是关键.而选择材料是否典型、新颖也是关键。这好比盖房子:只有好的设计,没有好的建筑材料.也是建不成优质房子的。因此,明确选材的重要性,学会选材的方法,对写好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好的作文首先要有好的题材,也就是写作用的好材料。文章的主题思想要靠生动的切合需要的材料来表达、实现。一篇文章主题确定后,要认真地选择材料。作文考试是对写作能力的检测。作文的选材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相似文献   

18.
袁丽平 《成才之路》2012,(12):16-I0011
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如何,决定着作文的高低、成败。中学生只有将学、见、才、识结合起来,用好材料,才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学生作文时,最常见的弊病是取材上的雷同和陈旧.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0.
中 学 生 朋 友 写 作 文 , 感 到 最 苦 恼 的 是 什 么 呢 ?是 笔 尖 儿 酸 涩 , 没 东 西 可 写 。 这 里 的 " 东 西 " 就 是 材 料 。 材 料 是 文 章 的 基 础 , 没 有 这 个 基 础 , 巧 妇 怕 也 难 为 无 米 之 炊 。 那 么 , 随 意 选 个 材 料 就 行 了 吗 ?当 然 不 行 。 这 里 , 很 有 必 要 和 大 家 谈 谈 " 选 材 要 新 颖 " 的 问 题 。   首 先 , 充 分 认 识 选 材 上 的 误 区 。 具 体 表 现 : 1 旧 馍 常 嚼 。 我 们 都 知 道 , 吃 人 家 嚼 过 的 馍 不 香 , 可 有 些 人 却 不 厌 其 烦 地 嚼 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