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在郊外,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爱情是什么?"苏格拉底指着面前一片稻田对柏拉图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生活在相同的时代,并且他们都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众所周知,两位是师生关系,苏格拉底作为柏拉图的老师,给柏拉图以深刻的影响,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和学说。从哲学思想的传承来看,他们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与区别,文中从分析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入手,在概括了两位哲学家的基本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着重对两者哲学的联系与区别作一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在其《书简七》的开头讲述了自己的生平,故称柏拉图的"自传"。本文细致分析了苏格拉底、雅典以及柏拉图在这部自传中的角色,通过解析柏拉图的笔法。揭示出柏拉图在自传中对苏格拉底的辩护,对雅典的两重态度,以及柏拉图通过自我教育从政治上升到哲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学生不争气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教出好学生,就像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风一样。历史上景令人羡慕的老师是谁呢?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没写过一个字,却成为大哲学家,就靠他教出的一位好学生:柏拉图。柏拉图的《对话录》把老师苏格拉底的思想用文字表达和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5.
同样是柏拉图撰写的一组以苏格拉底之死为主题的作品,本身却存在着差异。不同于《苏格拉底的申辩》的实录性质,《斐多》篇更像是柏拉图个人的心理治疗。其中所确立的灵魂不朽的信念,可以被视作理解柏拉图全部关学和文艺思想的枢纽和关键。柏拉图对绝对关的反复追寻、理念论对真正尺度的探求,以及对爱欲的论述和文艺政策的设计,均导源于苏格拉底之死所带给他的震撼。  相似文献   

6.
周焕山 《湖南教育》2007,(11):42-43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出生于雅典的显贵世家.青年时代追随苏格拉底.公元前399年,因苏格拉底被处死,柏拉图离开雅典去麦加拉、埃及、意大利南部和  相似文献   

7.
万作芳 《教育评论》2007,(6):126-128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体系的作用在于区分不同种类的人,并将其置于社会中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当每个人都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所有社会职能都能得到最好发挥时,社会就是合乎正义的。劳动分工和社会分层预设了最重要的政治美德:正义。柏拉图对教育体系分层功能的理解是服务于其终极理念的。苏格拉底认为,在某种意义上,美德即知识———知道美好的事,就会做美好的事,而且美德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习得。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这个命题进行补充,他把正当的知识看作是关于善的理念的知识,但柏拉图不像苏格拉底那样相信人们能获得关于美德的知识。这是…  相似文献   

8.
当下现实的教育主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以使其获得外在于生命的生存能力。我们需要以培育心灵和爱智精神的教育来纠偏。对柏拉图对话的教育意蕴的探寻正是为此而做的具体尝试。苏格拉底终其一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对话性教育实践,以培育人们的爱智精神;柏拉图书写对话回忆苏格拉底的教诲;柏拉图的对话体写作避免了口头谈话的时空限制和惯常的书面写作的僵化问题,生动地再现了苏格拉底的教育精神。柏拉图的对话期待真正的读者,怀着生命热情在阅读中进行爱智精神的自我培育,真正地把苏格拉底的教诲带入当下。  相似文献   

9.
苏格拉底及其思想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蒙昧中的觉醒》中的重要内容,而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对其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却并未提及。因此,笔者系统梳理了他们三位的政治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并深入挖掘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进而增强学生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是智慧的代名词。所以他看人,从来不看对己如何,而看待人如何,与古语知人者智殊途同归。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有  相似文献   

11.
肖灵娟 《文教资料》2014,(12):19-20
雅典是西方文明的发源,作为世界上最早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自由与民主是它的标签,雅典人素来以智慧和勇敢自诩。然而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这样一个城邦竟然“容不下”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审判”及“苏格拉底之死”不仅是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而且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桩公案。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已然无法回到当时的情境之中发掘真相,只能依靠为数不多的史料及后世流传下来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辞”探寻历史真相。在众多题为《苏格拉底的申辩》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图的作品。本文主要根据对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的解读,详细分析“苏格拉底之死”这一历史性事件。  相似文献   

12.
《会饮》中阿尔喀比亚德的讲话往往被理解为对苏格拉底的赞美,以及柏拉图借阿尔喀比亚德之口,为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辩护。但是,从"讽寓"的角度来分析,阿尔喀比亚德真实的意图则隐藏在表面的赞美之中,实为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一、柏拉图的生平与教育活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出生于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20岁时拜苏格拉底为师,跟随苏格拉底8年,直至苏格拉底被雅典以犯有"信奉新神"、"蛊惑青年"等罪名处死。  相似文献   

14.
张磊  李寅滢 《文教资料》2007,(28):48-50
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篇对苏格拉底临死前和朋友们在监狱中从容谈论哲学的场景的描述,向我们传达了苏格拉底对死亡的坦然态度,对真理的坚定信仰,透视出苏格拉底之死的价值意蕴,在物质条件日益满足而精神世界匮乏的今天,对我们现在追求精神世界的道路上有着一定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柏拉图     
大约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改革家梭伦的后裔,父亲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古雅典王卡德鲁斯.出生在这样的名门望族,柏拉图从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 20岁时,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学习哲学.苏格拉底顽强的探索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柏拉图.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柏拉图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柏拉图再也不愿直接参与政治活动了,而是一心一意地研究哲学.后来,柏拉图离开雅典,做了一次海外旅游.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城里的一个奴隶主贵族的家庭里,因为家里非常富有,所以到他该接受教育的年龄的时候,父亲便给他请了三位启蒙老师,其中一位教文法、修辞学和写作,另一位教柏拉图美术、音乐,还有一位教他体育。柏拉图的写作老师经常讲一些故事给他听,有时让他模仿着书中的故事,写一些小故事出来。渐渐地,柏拉图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柏拉图不仅热爱写作,在美术、音乐老师的培养下,他对美的东西的辨别能力也越来越强,后来他在美学上的理论见解,和他童年的启蒙有着很大的联系。当时在雅典最有学问的人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经常在一些公开场合…  相似文献   

17.
佚名 《老年教育》2006,(10):20-20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有不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上篇论述了古希腊演说术与修辞术的差异、演说术的历史及功用,以及苏格拉底对演说术的运用。本篇将论述柏拉图的戏剧作品既诗化地呈现了苏格拉底的辩证术,还呈现了其修辞术;与那些服务于政治目标的演说家不同,苏格拉底-柏拉图在言辞中混合使用辩证术与修辞术,同时实现对极少数心智与大多数世人的引领,恰如华夏古人体察幽微,修辞立德的成圣之道;在这一点上,中西圣哲,道通为一。  相似文献   

19.
识人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   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   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   ……  相似文献   

20.
<正>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随时会遇到障碍,迎难而上绝对是勇敢者的美德,但不一定是智者的最佳选择。放弃这条路,还会有另一条路,用旁观者的眼光重新审视一切,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会有新的发现和转机。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的哲学家,柏拉图曾跟随学习八年。柏拉图一开始自己的老师并不信服。一天,苏格拉底带着拉图去探访一位朋友。走一条乡路上时柏拉图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