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明的侠客形象。其中,女侠是不容忽视的一类群体。唐人小说中的女侠不仅类型多样、个性鲜明,而且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唐传奇中的女侠书写体现了女性思想的觉醒,渗透了佛道两教思想,折射了中晚唐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古代小说发展历程当中,由于封建社会制度长期的男权主义的影响,女性角色在小说当中一般都没有特定的"侠"类形象,由于当时女性的地位较低,很多小说都将侧重点放在男性角色上。唐代开始尤其是晚唐,小说中女侠的形象开始作为故事的主线。同时在当时的武侠小说当中,赋予了女性应有的地位。唐代的女侠形象比较突出,她们不仅才貌兼备、智勇双全,还侠肝义胆,情深意长。唐代小说的女侠形象开创了我国古代小说中人物塑造方式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世女侠小说中的形象塑造提供了先例。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武侠小说的胚胎时期,唐人小说中女侠形象处于侠文学的初次建构时期。受盛唐雄肆宏放的文化气氛的影响,唐女侠形象体现出鲜明的刚性的审美追求,呈现出阳刚犷悍的艺术韵味。首先,在形象描写方面,唐人注重有别于男性侠客的女性特质描写,但女侠的性别特征仍是男性化的。其次,借助宗教幻术对女侠的武技进行了全面拔高和增色,标志着豪侠小说进入了幻设创造的新时期,唐女侠形象完成了由抒情时代以诗歌史传为主要载体的悲剧色彩的古豪侠向叙事时代以小说为主要载体的喜剧色彩的新武侠的转型。最后,唐女侠是未经充分道德化、个性张扬的自由之侠,有着亦正亦邪的道德观,但随着礼教的强化,女侠也被纳入封建礼教的妇德闺范。  相似文献   

4.
唐代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女侠形象,她们武功高强,敢于追求爱情,敢于婚姻自主。唐朝社会充满着尚武任侠的风气,女性可以习武,可以参政,可以社会交往,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这都是女侠形象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唐代文言短篇小说中的女侠形象为研究对象。根据唐代的笔记体小说、名人逸事、琐言、杂记等类作品。根据内容,将唐小说中的女侠形象分为五种类型,即报恩型、复仇型、识人型、逞技型和神仙型。从侠文学的发展及嬗变方面着眼对唐小说的女侠形象类型作分析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代小说中出现大量女侠形象,成为继唐传奇女侠后的又一奇葩。本文试以唐传奇中的女侠形象为参照,分析清代小说女侠形象的女性化、世俗化、伦理化特征,并结合文本与时代等因素分析其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先秦到六朝,武侠文学多是男性豪侠的舞台,到了唐代,受胡族风俗影响,加之战争频繁、商业发达、佛道盛行,及蓄妓、狎妓之风流行,女性得以走出家庭,学习技艺,走向广阔的世俗生活,成为活跃在唐传奇中的女侠,拓展了武侠文学的题材,丰富了武侠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由一僧一道开篇,将佛道文化融入全书,展现出佛道相融并存的社会文化现象。小说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世界里佛道的“伪”,以突显“虚幻”世界的“真”。作者通过对贾宝玉和众多女性人物的塑造,生动阐释了佛道文化的众生平等思想。同时将佛道文化指向更为深刻的认知层面,主要体现在“由色生情,传情入色”的禅悟以及道家的“崇阴”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唐人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性格刚猛的女性形象。她们敢爱敢恨,个性鲜明,其形象极富文学研究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因而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她们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标志着女性文学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10.
关于汪曾祺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学界多是研究其民俗特征,而对其中的女性形象却少有提及。实际上,汪曾祺在新时期的小说中塑造了很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构成了一个多元的女性形象群,而这主要与汪曾祺对民间与都市两种视角的选择息息相关。汪曾祺从浸入式角度书写故里女性,以高邮水乡文化和风俗环境为审美参照,基于其童年经验,塑造了具有原型人物特征的女性,表现出女性和谐自然的美好品质,展现了都市文化对高邮乡土的渗透。汪曾祺的民间与都市联袂的视角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女侠形象发展历史中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而清代又迎来了女侠创作的另一个高峰。唐女侠、清女侠身上既有共同的精神特质,又表现出了诸多明显的差异。文章从女侠整体的精神气质、行侠主题、行侠手段、最终归宿等多个方面来对唐、清两代女侠形象进行了对比,展示了唐、清两代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女侠形象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唐代言情传奇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的一朵奇葩 ,作品中塑造的许多女性形象非常有特点。中国的文学创作一直是以男性作家为主。在唐代言情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男性本位的传统文化思想 ,折射出传统文化制约下的男性情爱心理。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中华书局1985年版的《剑侠传》为基本范本,通过对其中涉及女侠具体形象的十篇唐宋剑侠小说的分析,来考察由隋唐至宋代女侠形象的变化,从而说明唐宋女性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佛道斗争是唐代两教关系的主旋律。唐代统治者的宗教政策以及宗教本身的排它性。使得佛道两教在获取上层支持和下层教徒两方面展开激烈的斗争。作为唐代重要道教文学之一的道教小说,其对佛教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唐代佛道之争的一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唐代的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异彩纷呈、姿态繁盛而著称于世。唐代统治者实行儒、道、佛三教并重的思想文化政策,儒家、道家和佛教各家思想渗透于唐乐之中,并发展成各自独特的音乐体系,进而形成了儒、道、佛互补或合流的音乐美学格局。唐代美学思想的多元特征,是促进唐乐兴盛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卓洪艳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3):51-54,50
唐代文言小说留下大量的科举士子累举不第的记载,分析小说中落第士子的文化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科举士子和唐代小说。论文试从羁旅行役、生活困顿之苦楚;羞愧失意、怀才不遇之抒泄;儒家进取、道佛归隐意识之转换等方面阐述其所折射出来的落第士子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7.
胡姬是指唐代中原地区的西域民族的女性。唐诗中的胡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异域女性的风貌,但作为异域文化形象,她们往往是作家基于自身文化立场塑造而成的文化"他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个高峰,尤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创新方面,更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 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传奇中,作者塑造的女性多是与男性产生情感纠葛的妓女.本文尝试从唐代妓女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唐代妓女和文人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其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9.
顾国华 《华章》2007,(11):216
唐传奇侠女一方面走出了传统的男权藩篱,展现了女性风采,另一方面也是作家建功立业审美理想的外化,其归隐结局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唐女侠传奇为后世形象塑造和情节刻画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20.
唐人小说中首次出现了大量以刻画女侠形象为主的作品。这些女侠不但武功高强、技艺过人,而且还有着奇术异能和超人的本领。文章主要以唐人小说中的女侠形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这些女侠在唐人小说中出现的原因、侠女类型与存在特点及其价值意义。通过对这类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而更好地解读唐人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