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干 《教学随笔》2013,(19):1-3
<正>我是一个南方人,到现在北京话也不能听个百分百,要是真正的老北京老胡同说起地道的老北京话来,我就接不上茬儿,至于说嘛,也只能用一用流行的词儿,发音有时还跑调。但我很喜欢北京话写成的小说,比如王朔吧,我对他最初的认同不是他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他的小说形式。王朔小说的价值观念固然有他的突破性,但王朔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在他之前的徐星、刘索拉以及陈建  相似文献   

2.
蔡苓 《现代语文》2006,(9):61-62
建国后十七年学基奉上由革命斗争题材的学和革命创业题材的学二分天下,而革命斗争学的成就又远高于革命创业学。比如一向被认作是“红色经典”的8部长篇小说,就有6部写革命斗争历史的,而革命战争小说又在革命斗争小说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文学青年     
现在,若称谁是“文学青年”,往往含有贬意.而当年,“文学青年”则是一种光荣而又时髦的称呼。既然又光荣又时髦,爱好文学的青年,也就不必掩之盖之,走路时腋下夹一本小说或诗集(当然要是名著),或是手里拿一本权威文学刊物,比如“人民文学”、“收获”之类,昂昂然招摇过市。  相似文献   

4.
论日本近代私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小说是日本近代坛上特有的一种学形式。本就私小说的定义及内涵、产生原因特点、种类及种种私小说论略作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5.
第二,“时尚阅读”、“流行阅读”对经典阅读的挑战。 随着大众化的迅速兴起,新的化氛围的逐步形成,人们传统的艺术观念、审美理想和欣赏趣味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反映在阅读领域。人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已发生转移。简单说来。就是那些传统、高雅、严肃、学和思想性高的经典作品其受众越来越有限;而反之以新颖、通俗、休闲以及娱乐性强为特征的“时尚阅读”和“流行阅读”却日益盛行。比如。现在各种明星自传和影视小说的流行,恰恰就是读从经典阅读往流行阅读转变过程中的一个现象。图书给予读的,不再是深沉的思考,更多是一种休闲化消费。传统纯学作品早已退居边缘地位,取而代之是记录流行化的时尚图书。这是整个化现状造成的,说的危言耸听点儿,今后我们的读面临的很可能将是一个纯学荒芜、经典沦陷的时代。而且这种趋势也已经影响到了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倾向。  相似文献   

6.
成锦端 《当代学生》2011,(21):40-41
在青春小说泛滥的市场上,能让人记住名字的作者已经不多了,能让人记住其小说情节的作者更不多,但,饶雪漫算是一个。有人说她的"青春疼痛"系列有开宗立派的贡献,我虽然不能完全赞同,但是这些小说的销量却是有目共睹的——饶雪漫远胜于韩寒或郭敬明。好书自然喜欢的人多,比如"青春疼痛"系列,比如这个系列的巅峰之作《沙漏》。故事的主角是女孩莫醒醒与  相似文献   

7.
翻译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转换,是一种文化的翻译,也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这种文化符号的转换和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存在于彝族历史上与异民族间的人际交往中,而且还存在于文学经典的翻译中,如当时的彝族文化人在将董永行孝传说翻译为《赛特阿育》就是对文学经典的翻译实例。翻译作为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可以说有了族群就存在。有了文字后,翻译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在本民族文化的充实和发展中,都是很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海外文坛     
俄国文学经典热销日本俄罗斯经典文学近来风行日本,各家出版社纷纷推出全新译本,许多书店特辟了俄罗斯文学专柜,5卷本的《卡拉玛佐夫兄弟》最新日文版销量更是突破80万部,令人不禁发出恍如隔世的感叹。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的流行小说是从战争小说开始的,最重要的几部是《平原烈火》《风云初记》《铜墙铁壁》《保卫延安》和《铁道游击队》。这几部小说的流行各有原因,总体上来看都是为之后的小说创作探索道路。一是确定了流行小说的战争题材;二是确定了正确的政治态度;三是给了新中国人民一个关于重大政治问题的直观解释。正是由于这几部小说的流行,才有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战争小说流行大潮。  相似文献   

10.
书信体小说从一诞生,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理查森的《帕梅拉》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信体小说,促进了小说的发展,理查森也被誉为"英国小说的奠基人"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文称陀氏)的《穷人》也运用书信体来塑造俄国经典的"小人物"形象,使其一举成名。《帕梅拉》和《穷人》的书信体写作,揭示书信体小说不断产生流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承蒙王斯德教授约请 ,要我给《历史教学问题》“名著与经典解读”专栏撰文。考虑再三 ,觉得还是选一篇论文来解读为好。现在我们处于市场经济之下 ,如尼采所说 ,繁忙、匆忙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加之知识爆炸、信息爆炸 ,静下心来细细地读完一本本经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各式各样的快餐文化流行于世 ,多少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但是作为一个人文科学工作者又不能不读经典。不同历史上第一流的思想家对话 ,我们就会变得十分浅薄 ,缺乏文化的底蕴 ,也无法承担文化传承的使命。所以选好阅读的文献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名著经典无非两类 ,一类是…  相似文献   

12.
我写文五年,《一见你就笑》是我出版的第五本小说,五也是我的幸运数字。 算起来不应该再有出第一本小说时的激动雀跃,以及面对未知读者的忐忑不安。可在等待《一见你就笑》出世降临的日子里。我第一次由始至终都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因为冉夏凉是我所写过最平凡,又最特别的女主。  相似文献   

13.
讲课文时,我常有一种过瘾的感觉,常有“这才遂我心愿”的感觉。小说教学是解读小说的过程,是师生交流对小说的感受、理解、思考的过程。小说教学的前提是承认一篇小说可以有多种理解。比如莫泊桑的《项链》;难道就只能理解为表现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吗?难道就不能理解为表现人生充满偶然性、戏剧性吗?一个偶然的事情可能成全你,也可能毁掉你,  相似文献   

14.
<正>小编说年少的我们,热爱许多流行事物,比如明星比如音乐,比如街舞……我们是否想过,妈妈在我们这个年龄时,也曾喜欢过什么流行事物呢?一早醒来就听见了很熟悉的旋律,原来是妈妈在弹电子琴,我迷迷糊糊走过去,惊讶地发现了桌子上的宝贝,一个老歌本。我瞬间就清醒了,和妈妈嘁嘁喳喳地说了一堆旧事,然后在妈妈的教唆下,我从柜子里把另一个宝贝好不容易找了出来:妈妈的手抄歌本。  相似文献   

15.
金庸小说第三版修改已经完成,学者们各有其说。汤哲声认为,金庸小说既然已经定型成为经典,就不应再随意改动。卢敦基认为,金庸修改小说是他个人权利之内的事,再次修改金庸小说,给作品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韩云波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体现了他从“流行经典”走向“历史经典”的努力。马睿认为,金庸再次修改小说,并未对武侠文体做出新贡献,这只是一场通俗文学、大众传媒和世俗化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马克·吐温,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起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费恩这两个可爱的儿童形象。脍炙人口的幽默与讽刺,以及对儿童心理世界的精细刻画。使马克·吐温笔下“顽童”的文学形象一百年来饮誉世界,而《汤姆·索亚历险记》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儿童小说之一。那个顽皮、放荡不羁、爱恶作剧、想法奇特、天真烂漫的汤姆-索亚已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形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小说史研究于古代小说起有史传说与神话说等,有关稗官的考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研究对小说起源的认知。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考证的剖析,试从先秦两汉化背景的视角透视古小说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陈绪敏 《教育文汇》2014,(18):38-38
这天在书店儿童读物的书架上看到《梅子涵经典儿童小说》,封面正是我喜欢的红颜色,便买了一本。 我很喜欢儿童小说,每看完一本就向学生推荐。郑渊洁、沈石溪、杨红樱的都读过。 梅子涵,一定是像杨红樱一样的美女作家吧!打开扉页,一张大照片——哪是美女,名字看似淑女,居然是一个五六十岁“聪明绝顶”的“大老爷”。  相似文献   

19.
许多同学喜爱读作家肖复兴写的小说,比如《中学生三部曲》,据说他创作这部小说与日记有关。 当肖复兴着手准备写《中学生三部曲》之二(青春梦幻曲)时,母校一位高三女生将她高中三年所记的三本厚厚的日记本借给了他。  相似文献   

20.
独处     
我习惯独处。习惯代表一定程度上的喜欢。是的,独处确有乐趣。比如,在一个悠闲的秋日的午后,临窗坐在一把柔软的椅子上,手捧一本余秋雨的散文或一部池莉的小说。你可以为余秋雨痛快淋漓地揭露各种社会现象的本质而拍手叫好,也可以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池莉笔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