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存在即合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提出“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即合理”的命题.从文本出发,界定此命题中的各个概念,进一步分层次阐释“存在即合理”,可为当前的深化改革提供哲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代西方哲学中有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向,即割裂主体与对象,或者说理性与现实。区分"现象"与"物自体"的康德批判哲学可谓这一趋向的典型代表。针对这一割裂的现象,后起的黑格尔哲学一方面肯定了批判哲学对经验论和先验论这一历史问题所进行的总结性处理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他又强调"理性"与"现实"的一致性,所谓"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种强调虽然在表面上具有调和的倾向,然而,在对"理性"与"现实"的定义做出严格限制的同时,实际上却是缩小了"合理"的范围,因而具有极强的革命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黑格尔命题我们知道,当一串神奇的“量子比特流”被进行数据处理时,因为量子叠加的关系,实际上我们同时处理了所有的可能输入。比方说,3个量子比特代表了从000到111全部8个可能的数据。根据计算波函数的强度,这8种可能性都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的一则命题小议黑格尔的“合乎理性的东西是现实的,现实的东西是合乎理性的”命题,牵涉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性质。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也由于各类哲学家的不同立场和出发点,因而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多有歧义。有一派哲学家认为,黑格尔的体系是唯心的,因而他的这一...  相似文献   

5.
“休谟问题”揭示了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巨大鸿沟,留下了一个指向不可知论的难题。恩格斯从“实践,即实验与工业”出发,驳斥了休谟的不可知论,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增加一个“能然”环节,从而形成从实然(is)到能然(able)再到应然(ought)这样一个新的逻辑关系链条。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理论视角,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亚里士多德提出“制作”问题的重要性,以及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一著名命题的深刻含义;也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正确认识最常引发混淆与混乱的能然环节,正确处理实然、能然与应然三者关系,从而减少各种判断和行动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最伟大的代表,是近代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在《法哲学原理》中阐述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集中地反映了黑格尔哲学中的革命因素,即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关于这一闪烁着发展、变化的辩证法的光辉思想的命题,由于未能真正把握其底蕴并进一步探究其内容,因而不少人往往错误地引用这一命题,导致了消极后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以认识论为基础和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之分野是高等教育主旋律下的多重变奏,二者从不同方面深化并发展了高等教育哲学,尽管都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历史合理性,但也都具有各自不足之处。高等教育哲学的走向是整合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即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进而寻求“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1888年恩格斯所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成书问世。今天重读这部经典哲学专著,启迪非浅。这里仅就哲学革命的理论前导作用,黑格尔思辩哲学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来看待当前形势,以作为《费尔巴哈论》成书问世一百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作为伦理的学术延续了古希腊以来的学术传统,而作为技术的学术在二战期间才发展起来,两种学术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存在着异乎寻常的差异。作为伦理的学术代表着伦理、道德和真理的力量,而作为技术的学术背后是政治、经济和技术的力量。前者合乎价值理性,后者合乎目的理性;前者服从真理的逻辑,后者服从资本或权力的逻辑;前者以探寻真理和满足精神之需为宗旨,后者以追求实用和因循世俗之需为前提。由于二者本质上是对立的,故二者并存形成一种互相抗衡的力量,即两种学术之间内在的张力。对张力的争论不仅取决于辩论者的立场和态度,也受制于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和历史哲学。张力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张力的最佳状态是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地继承。关于这一点人们已经形成共识。然而在马克思、恩格斯本人那里,对黑格尔辩证法是如何评价的呢?下面本文就以《费论》为例,具体看一下恩格斯对此进行的分析与评价。 1.黑格尔哲学的方法是革命的.是辩证的哲学 对于这一问题,恩格斯是以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哲学命题为例进行说明的。该命题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1)这一命题首先球受到了普鲁士反动政府的赞赏,同时也迷惑了一些政治家…  相似文献   

11.
《谈谈实事求是》这篇课文,节选自邓副主席一九七八年六月二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即第一个问题),题目是编者加的。一九七八年,在党的十一大精神鼓午下,我国人民砸烂林彪、“四人帮”设置的精神枷锁,解放思想,消除余悸,热烈地开展了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意义重大,它牵涉到如何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否高举毛主席旗帜的大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经过实践的证明,凡是正确的东西,都应该继续坚持;凡是错误的东西,都应该坚决纠正。有的同志则认为,凡是毛主席说过和中央文件上写过的,都应该照办,否则就是砍旗帜,丢刀子。面对这些争论,邓副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抓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推进,高考政治主观题在命题形式和解题技巧等方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命题、解题都是有“道”的,即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高考政治主观题备考只有在“道”与“法”上下功夫,掌握主观题命题之“道”与解题之“法”,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历史的创造者,目前我国理论界有许多提法和争论。其中,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为主,大都坚持并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黎澍同志对此提出了疑义,认为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命题,主张应当恢复马克思本人关于“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提法。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合理之处,但也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在稳定延续新世纪以来高考作文“淡化命题”的大趋势下,2014年高考作文愈来愈凸显出引领考生走进生活哲学、弘扬理性思维的主旨。所谓走进“生活哲学”。是指引导考生针对现实问题、学会理性思维,即学会辨证思维、个性思维、创意思维——这就是爱智慧的哲思;而且,各地似乎心有所约,都贴近现实生活,由可以真切感知的经验世界来展开哲学思维的个人化演绎。  相似文献   

15.
“择差”学校的出现是合理的妈?或有人会引用黑格尔这个命题来证明其合理性: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既然现实的生活已经出现了“择差”学校,而且不止一所两所,可见其出现有其合理性。但是,他们忘记了恩格斯在引用黑格尔这句话时还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凡是现存的绝非无条件地现实的。”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去讨论哲学问题。“择差”教育是现象,也是存在。合理否?这是一个现实的哲学命题。在庐山择差教育中心举办的一个论坛上,“差生”这一叫法就曾受到来自国内六位教育专家的一致批评,甚至被认为是“反教育”的。自从“择差”一词的出现,人们就提出疑问:何谓差?差之标准?差之界限与界定?差之源?等等。“择差”救育,是合伦理,还是合法理?是合人之常情之理,还是合教育规律之理?再者,“择差”教育之手段与目的之统一,何在?——是钱,是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拷问生活,也拷问生活中的人。带着“拷问”之重负,我们记者造访了学者、专家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文质论本是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论的一部分,但是战国时期儒家又提出了以文质相互救弊为主要内容的“文质”论来解释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战国至两汉时期影响甚大的“三统三正”说、“五德终始”说等不同的历史思想和历史哲学。这些历史理论在形式上是在解释历史,但其直接的目的则是通过历史的循环来说明现实和预示未来。它们一方面成为解释政权合法性的理论模式,同时也是匡正现实政治的重要理论武器。儒家的历史哲学也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王云建  张越 《教育》2006,(6):24-27
“择差”学校的出现是合理的吗?或有人会引用黑格尔的这个命题来证明其合理性: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都是现实的。既然现实的生活已经出现了“择差”学校。而且不止一所两所,可见其出现有其合理性。但是,他们忘记了恩格斯在引用黑格尔这句话时还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凡是现存的绝非无条件地现实的。” 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去讨论哲学问题。“择差”教育是现象,也是存在。合理否?这是一个现实的哲学命题。 在庐山择差教育中心举办的一个论坛上,“差生”这一叫法就曾受到来自国内的六位教育专家的一致批评,甚至被认为是“反教育”的。 自从“择差”一词的出现,人们就提出疑问:何谓差?差之标准?差之界限与界定?差之源?等等。“择差”教育,是合伦理,还是合法理?是合人之常情之理,还是合教育规律之理?再者,“择差”教育之手段与目的之统一何在?——是钱,是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拷问生活,也拷问生活中的人。 带着“拷问”之重负,我们记者造访了学者、专家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如是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 "活动"概念是近现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在西方哲学史,黑格尔首次阐述了关于活动的思想①.他在<历史哲学>中将世界描绘成一种"理性"的发展过程.在他看来存在于我们思想之中的精神本性是自由的、抽象的、内在的东西,只有通过主体意志的创造活动,才能体使理性的自由本性外化、对象化,并在世界历史中实现自己和确证自己,然后又通过活动回到自身.正是借助意志的活动实现着"理性"向世界历史现实的转化和世界历史现实向"理性"的转化.显然,黑格尔的活动观具有深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他强调活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态势进行评点,相对于21世纪哲学的演进,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历史新时期“人”与相对性的结合。构成哲学的主题与主导理性精神。在此引导下,中国哲学出现了大分化的景象。从哲学的兴奋点或“三大形态”来看,“人学”、“实践唯物主义”、“价值哲学”,既引起了哲学的活跃与发展,又存在深刻的理性缺失。就哲学思维方式分析,“回到马克思”与“哲学现实化”,各存有方法上的片面性,二者的结合,才是哲学发展的应有之途。  相似文献   

20.
审美“虚静说”是中国古代美学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理论范畴.从历史发展上看,它创立于魏晋时代,渊源于先秦哲学;道、儒两家的“虚静说”对它的形成和发展均有影响,但道家的“虚静说”是其主要哲学基础.从意义上看,审美“虚静说”的“本休自由”的精神对审美、艺术家人格胸怀的涵养都具有积极意义;它也受到老庄哲学消极面的影响而带有空蒙虚幻的色彩,但又受到儒家理性精神的调节而未走向迷茫的神秘世界——由此造就的中国艺术既悠然意远又切近现实人生,中国艺术家的人格胸怀既超脱又入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