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拱桥在我国的桥梁建筑中极为常见,但是由于石拱桥设计施工时受到施工技术的限制,影响了石拱桥的施工质量,从而出现了病害,因此要对石拱桥进行加固改造的维修处理。本文先是对石拱桥中常见的损伤病害进行了概述,又阐述了石拱桥常用的维修技术,最后详细分析介绍了石拱桥加固常用的技术,以是石拱桥的加固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刘冰 《大众科技》2004,(11):12-13
石拱桥是我国城乡公路中常见的一种桥型,而其中大部分已经达到设计服务年限.随着交通路网的改造和运输量的不断增长,加之桥梁的老化,这些旧石拱桥大多出现了承载能力不足及病害.本文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石拱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着重阐述了石拱桥的承载能力评估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3.
石拱桥是一种古老的桥梁形式,从对文献的归纳总结中,探讨了我国古代石拱桥的起源、发展历程、结构分类与特点,提出了对石拱桥进行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某地区百余座旧拱桥进行定期检查的工程实践,总结了该地区石拱桥的主要病害,分析了旧拱桥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该地区石拱桥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经济合理的维修整治方法,使旧石拱桥发挥更好的经济实用效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小跨径石拱桥常用的加固方法。依据病害调查结果,详细叙述增大截面法在中下跨径石拱桥加固中的应用,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阐述,为同类桥梁加固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因诸多要素的影响,石拱桥常会出现横向、纵向裂缝。本文密切结合烟台牟平石拱桥裂缝的形成机理,并从石拱桥的截面尺寸、施工技术工艺及桥梁所处的地理方位等方面分析原因,接着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7.
天然石拱桥我国天然石拱桥多集中在云贵高原,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贵州省黎平县的高屯石桥。此桥全长350余米,桥拱跨度最大处118.92米,桥面宽百余米,高出水面36米。桥拱上林木丛生,还有石笋、溶洞,景色十分优美。美国犹他州有座号称“天下第一天然石拱桥”,与高屯桥一比,不仅短15米,在高度上也差好几米。  相似文献   

8.
南充市西景桥为等截面石拱桥,主拱跨径50.87m,宽9m,主拱圈厚1.2m。经过多年运营,桥体结构产生了较多病害。通过对西景桥的现场检测,对西景桥各构件病害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旨在为类似石拱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拱桥建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修建技术长期流传于民间。人们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很多形式的石拱桥。它们不但是跨越水流的通道,而且点缀城廓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著名的赵州桥便是我国目前留存的最古和最大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不但在我国古代建筑上素负盛名,就是在世界桥梁史上,也属首创。赵州桥在河北省赵州城南的洨  相似文献   

10.
雷晓鸣 《科技风》2013,(14):137
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拱桥主拱圈加固技术、上部结构加固技术、下部结构加固技术和综合整治技术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詹伟  刘昊  刘永斌 《科技风》2013,(1):123-124
本文以白马溪大桥为例,对石拱桥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加固和拆除方法,给同类的桥梁进行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适用、经济、安全及美观方面,综合比较龙门景区桥址方案、桥型方案.重点考虑新建桥与龙门石窟、伊水、石拱桥景观的统一协调,推荐采用中承式钢筋砼系杆拱桥方案.  相似文献   

13.
薛凯  蒋陈  徐徐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246-247,28
针对石拱桥的增大截面加固增强技术,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a.影响新旧拱画结合面的主要因素;b.拱桥加固后截面内力计算方法;c.新旧拱圈结合面剪应力计算方法;d.锚杆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14.
小跨径石拱桥加固加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前修建的大量拱桥设计标准低,运行时间长,现不同程度出现大量病害,如果全部拆除重建,势必需要大量投资,在公路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加强旧桥利用加固是公路工作者的工作目标,针对小跨径石拱桥加固加宽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吴文东 《今日科苑》2010,(10):65-65
在我国城乡道路上分布着大量的旧桥,这些早期修建的桥梁服务能力逐年下降,最后因病害退化为危桥势在必然。将所有危旧桥梁全部推倒重建,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因此对其进行维修改造是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石拱桥、双曲拱桥加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希望对一些相同或相似类型桥梁的加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拱桥》是已故桥梁专家茅以升所写的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本说课设计遵循说课要求,安排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等部分,内容全面详实,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关注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并实现了课程目标,很好体现了说课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逢水遇谷架桥,天堑变通途。桥是载着人类跨越天堑的"翅膀",也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桥将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发展连接并伸展开来:从原始氏族西安半坡村围沟上的独木桥,到名扬中外的赵州石拱桥;从绍兴古桥中的八字桥,到北京现代化的立交桥;从红军长征途中飞渡的铁索桥,到被称为"中国铁路第一跨"的乌江黄草桥;从姑苏婀娜多姿的园林古桥,到中国第一座跨海的上海东海大桥……  相似文献   

18.
正在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伫立着一座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时间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赵州桥。其又称"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桥长64.4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它由古代著名匠师李春主持建造,入选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同时它  相似文献   

19.
杨忠明 《科学生活》2013,(10):85-85
老上海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桥,大概是三国时期吴赤乌二年建于今安亭镇菩提寺前的弥陀桥(又名山门桥),迄今约1700多年。旧时沪渎,迷蒙春色四月天,多少石桥烟雨中。多年前,专家估计,上海地区历史上曾有古桥约5000座,市郊尚存古桥近300座,保存较好的38座已列入文物部门的保护名单。青浦金泽镇南宋普济桥是上海尚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俗称紫石桥,至今隐约可见桥项圈镌刻的“咸淳三年”等题记,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70年代修建于农村公路上的桥梁,由于当时的资金紧缺,设计荷栽及泄洪标准偏低,技术力量的缺乏,设计、施工管理的粗放行政干扰施工技术装备的落后,多选择石拱桥或三铰拱或双曲拱等结构形式.以致在设计上或多或少存在考虑不周的缺点,这些桥梁适应当时的交通需要,为经济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今天交通大发展经济加快提速条件下,它们已不适应生产生活需要,有的桥梁已对安全构成威胁.根据近年对这类桥梁的加固实践及已取得的经验,下面简单介绍公路旧桥各组成部分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