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认同的形成:朋友网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组织认同信息论的观点,员工组织认同主要通过沟通来实现.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观点,采用个体网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组织中朋友网络结构(规模、强度、范围、地位)对于组织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朋友在组织中分布的部门越广泛,或者处在越高的管理层级,那么个体的组织认同感就越强;②时于和朋友沟通频繁的个体来说,朋友网络地位和文化认同的正相关关系会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背景下网络新媒体发展促使以“技术赋权”为显著特征的新兴围观者纷纷涌现,这种依托于虚拟空间的社会互动新形式即“网络围观”,其实质是公众对网络公共事件一种选择性到场,而促发围观行为的个体心理机制也是复杂和多元的。因此,深入分析引发围观行为的以好奇娱乐为主的表层心理动机,以及社会助长、从众等深层心理机制,并从规范性形成的视角提出围观行为的道德驱动模型理论假设。通过模型建构与验证,发现个体道德认同和道德敏感均对围观行为有正向的影响,其中道德敏感在道德认同与围观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也展望了基于道德规范的围观行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三)相互作用个体的集体行为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与组织行为有关的新的科学和技术将成为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这一领域中,由大量的相互作用的个体所构成的分布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组织和结构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并且已经在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自治智能体网络(如可移动机器人和静止探测装置)中得到了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及其管理日趋智能化.但是,数字技术却并未让每个个体同等受益,因而在数字领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数字鸿沟".这不仅让不平等进入到数字领域,也加剧了社会领域的不平等,增加了社会分裂的风险.于是,人们试图通过给个体赋能去弥合"数字鸿沟",但这一进路将个体仅仅视作抽象的"数据或技术使用者",遭遇了"普遍主义政治"的困境.鉴于此,基于身份认同的差异进路主张让每个个体如其所是地进入到数字领域,在算法设计、数据收集、采样测试等环节都承认诸身份认同的价值.只有当诸身份认同在数字领域得到尊重、其价值得以承认时,赋能的背景框架方能夯实,赋能进路才能落到实处,真正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数字福利共享.  相似文献   

5.
在团队多样性的领域,已有研究提出认知益处与团队整合之间的矛盾:社会认知视角认为团队的多样性会产生知识池,从而为团队带来认知益处;社会认同理论却认为团队的多样性会导致冲突的产生,降低了团队的整合能力.基于两视角整合的模型,试图通过个体的社会网络来探究个体的差异性,进而揭示整合模型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团队认知多样性和成员创造力的跨层次关系中,成员的社会网络与其工作团队间人口统计特征差异性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时代促使人际交往方式发生转变,个体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网络冲突事件,甚至影响到现实社会。本文试图通过思考网络事件所反映的集体认同冲突,寻找解决冲突的合理途径,以宽容的原则实现网络世界的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贴吧     
换一个角度看"恶搞"恶搞关键在"搞"字,"恶"并非真"恶"。恶搞的含义广泛,暂时没有权威的定义。恶搞的趋势是专业化、商业化,恶搞经济在"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前途是无量的。因此它需要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并将恶搞文化开启为一个新的创意产业形态。"恶搞"文化体现了网络时代激发出来的一种自娱和娱他的娱乐精神,表现了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的现代意识的觉醒,绝大多数"恶搞"作品都无恶意,不过是为了博人一笑。目前还没有对"恶搞"这个流行词(?)准确而全面,但我们可以看到,"恶搞"带有某些极为鲜明的特征:用乾坤大挪移的手法颠覆经典(?)网络等新兴传媒进行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8.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质量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科技论文网络发表从理论走向现实,已经成为了科技信息传播中一种重要的模式,网络文献成为科研活动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尽管如此,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模式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与解决,如网络科技论文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对其的认同与社会公信力的提升均受到一定的制约。本文从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现状出发,对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以一种快速的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信息,个体在社交网站上的大部分信息都能够立即呈现在整个网络上。然而,这种在社交上立即获得个人信息的方式必然会导致一种代价——即隐私的潜在丧失。本文主要关注社交网站上有关个人隐私的自我暴露行为。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创造的虚拟环境使自我有了多重身份,很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危机。这种危机带来自我同一性的消解、自我的社会角色归属感的匮乏和自我价值的丧失。网络技术引发的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对自我伦理的建构提出了迫切要求,有必要从自我选择、自我节制、虚实协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何明洁 《软科学》2012,26(8):109-112
将横向实地调查资料和纵向流动史案例结合考量,开拓认同感研究的新途径。将新生代农民工的认同感分为自我认同、职业认同和社会认同三种类型,发现职业认同是沟通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桥梁。若新生代农民工能尽早建立职业发展规划,顺利生成职业认同,则有助于其个体成长,完成社会成人。而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认同,使其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不能同步发展,阻碍了他们适应并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从关系认同的概念、测量方法、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研究视角等方面系统地回顾与分析了国内外关系认同的研究现状与成果。对关系认同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总体来看,研究者主要从状态观和过程观两大视角界定关系认同,已有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关系认同会受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对个体的状态和产出有强大的预测力。目前,已经出现了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性别、文化等四大研究视角。未来研究应深入讨论其发生过程、前因、结果,并尝试进行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交易成本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对外包的解释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网络的作用.将社会网络分为先赋性社会网络和建构性社会网络,分析了两种社会网络对外包建立和治理的影响.先赋性社会网络在外包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建构性社会网络对外包治理影响很大.建构性社会网络一般可以分为计算阶段、了解阶段和认同阶段,这三个阶段外包治理常常采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主题的意义与方法对合理的道德信仰是一个社会和谐得以实现和社会文明得以传承的内在主线。从最终意义上说,道德信仰这种内在的认同与自觉的依附,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之路。当今我国青少年道德建设的核心应当是确立其对合理的社会主流道德之信仰,实现青少年个体对社会主流道德的认同与内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网络在竞争情报源挖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社会网络方法--整体网络研究方法和以个体为中心的网络研究方法,说明社会网络在竞争情报源挖掘中运用的意义,着重从基于整个网络角度的分析和以个体为中心的分析两个层面探讨社会网络在竞争情报源挖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Summer 《世界发明》2009,(3):95-95
现在,“播客”们对于视频恶搞的兴趣越来越高,他们把恶搞作为一种生活的乐趣,一种表述自己情绪与观点的有效渠道,与观者共享,而网络也使他们这种愿望由思想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密切相关,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资本,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等形式。在微观层次上,社区社会资本就是指社区居民个体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通过这种网络动员获取资源的能力;在宏观层次上就是指社区整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可以称之为群体社会资本。社区和家庭是社会资本形成的主要地方,祉区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社会资本摄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礼建  程乐  黄正 《科学学研究》2006,24(Z2):344-348
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个体与社会因素相互渗透与整合的过程,也是追求一种合理确定性的过程。认为由于个体语言的差异、先验知识的无法证明、评判标准不统一以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个体经验知识在向共性经验知识转化及得到科学共同体认同过程中,增加了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科学认识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9.
组织认同的形成机制与衍变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组织认同的内涵,并认为组织认同可以概括为一种个体与组织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往往有两种形成机制,一种是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的价值性认同机制.一种是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的交换性认同机制.这两种认同机制在衍变中会发生异化现象,即价值性认同会异化为个人家庭或社交群体的身份认同,而交换性认同由于控制性群体的组织缺位而异化为领导认同.最后对未来的研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借助情景实验,以企业家为实验样本,对社会网络中个体的中心性特征、积极拖延行为及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全新阐释,证实团队成员咨询网络程度中心性、情感网络程度中心性以及情感网络中介中心性等结构特征在积极拖延与个体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倒U型调节作用。管理者可以借助对个体在情感网络和咨询网络中的位置属性的判断,进而对积极拖延行为实施个性化管理,通过构建知识互渗、情感共融、技能互补的社会网络体系,帮助团队成员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