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现有潜油电泵机组中潜油电机保护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归纳了潜油电机保护器的常规选型配套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对潜油泵轴向力的计算及测试总结出了简单实用的潜油泵轴向力估算方法,提高了单井潜油电泵机组选型的效率以及在不同井况和使用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可靠性,确保机采设备在油田生产中的正常运行,降低了检泵故障概率。  相似文献   

2.
柴波  芦志平  高翠霞 《内江科技》2011,32(2):120-121
随着油田开发逐步进入中后期,电泵井综合含水已达到94%以上,单井日产油量逐年下降。油成本居高不下,电泵采油一次性投资成本高,日耗电量大的劣势也逐渐显现。如何充分发挥电泵井大排量提液的优势,降低无效产液量、延长栓泵周期、提高电泵井经济效益成为油田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聚合物驱为例分析了溶剂驱油模拟中的吸附现象。利用包括吸附项在内的聚合物驱油的数学模型,通过求其数值解,分析了三种主要的等温吸附方式(Henry,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吸附方式的选择,并分析了吸附量大小对采收率的影响,为油田现场应用聚合物驱油及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吐哈盆地被认为是典型的煤成油盆地。通过鄯勒油田和巴喀油田煤层试油结果分析来看,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层试油只产出地层水和少量天然气,不产出液态烃,现场煤层试油结论并不支持"煤成油理论"。因现场煤层试油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相当局限,仅凭试油结论就说"煤成油理论"是错误的,未免草率、唐突,笔者撰写本文章的目的只是为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在质疑、探讨"煤成油理论"时提供现场第一手资料罢了。  相似文献   

5.
宋佳音  黄毅 《内江科技》2011,32(12):127+73-127,73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大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其储渗空间主要由洞穴、裂缝带、溶蚀孔隙组成,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油水关系复杂。油井出水导致的产量下降已成为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在S94CH缝洞单元单井储层特征、开发动态研究的基础上,对S94CH缝洞单元油水关系进行分析,认为S94CH缝洞单元总体呈现"油高水低"的现象,但开发中的油水关系却十分复杂。油井开采后期对该类型的缝洞单元进行单井注水替油,能够起到稳油控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俊山 《内江科技》2012,(11):117+116
乔庄油田开发26年之久,采出程度仅9.49%,目前单井平均日油仅1.9吨,采油速度0.23%,形成"有油采不出"的开发态势,平面上水淹严重,纵向上非均质严重,储量动用差异大,剩余油认识不清。针对以上情况,利用油藏工程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充分认识乔庄油田剩余油平面、层间分布状况,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谷雨  宋玉龙  郑伟涛  石飞 《内江科技》2012,(11):136-137
塔里木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属于缝洞型油藏,油藏非均质性极强,很多单井由于钻遇封闭缝洞体产量迅速递减,采收率较低。注水替油技术可以大幅度恢复封闭油井的产能,提高油藏采收率,是开发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有效新方法之一。目前该技术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亟需相应的研究。其中,注水替油技术的选井是否合理对单井注水替油的开发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注水替油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岩溶地貌特征、储集体类型、完井位置、水体能量及含水特征、原油物性、溶洞定容性等六个方面总结出注水替油的选井原则,对现场注水替油优选措施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在邵家油田沾3块开展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室内进行了激活剂的筛选优化,现场内源微生物驱油试验表明注入的激活剂能够大量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并且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排营等 《内江科技》2014,(4):65+95-65,95
<正>本文针对红河油田的抽油泵停抽,因井筒赃物卡泵,导致不能正常开抽的现象,设计了抽油泵防卡装置,并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工艺原理和应用效果。1前言[1]现阶段,国内各油田的生产井中80%以上是常规油杆泵采油,产液量占总产液量的60%,产油量占总产量的75%,在我国石油采油中有重要的地位,尤其红河油田这样的低压低渗透油  相似文献   

10.
濮城油田濮85块断块油藏,由于渗透率低、原油粘度高、注水开发困难,造成油井产量下降很快,自然递减难以控制。在其它增产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利用CO2使原油体积膨胀、降低原油粘度和改善油与水的流度比作用,对该区块5口油井实施单井CO2吞吐技术。共注入CP2液体600m3,措施实施后全部见到增油效果,阶段累增油2500多吨,投入产出比为1:4.9。现场试验证明小断块油藏CO2单井吞吐技术具有投入低,增产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室内物模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论证了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的可行性,对油层组合和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注汽过程中的隔热和防止粘土膨胀配套技术。在此基础上,首次在低渗透油田二类区块2口井进行了两个周期的蒸汽吞吐采油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增油效果,单井产液量和产油量增加,改善了油层动用状况,降低了原油粘度,提高了原油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井现场井口配件、套管气被盗,套管气空中排放污染环境和造成不安全因素等问题.油田各级部门要求油井井口达到密闭生产.通过在胜采三矿168口油井上安装了油套连通防盗装置,解决了防止井口配件被盗和回收套管气难的问题.平均单井日回收气量120立方米,单井可创年经济效益3.6724万元.全局预裳1000口井,预计可创年经济效益3672.4万元.  相似文献   

13.
于爽 《内江科技》2013,(8):56+42
锦16块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的西坡带南部,是欢西油田最大的稀油区块,该区块为一个被南北两条三级断层所夹持的断鼻构造,随着该区块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针对机采效率提升的工作全面展开,通过对以往机采优化措施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及改进,实施全新的机采优化模式:一是密切将理论研究与现场实际结合起来,结合油田实际应用机采优化软件对单井进行优化计算;二是探索两类机采优化试验模式。通过高效应用,管杆消耗显著减少,日耗电量降低、机采效率提高,且部分井由于泵挂提升,避开了大井斜井段,减少了偏磨。  相似文献   

14.
<正>井下分层注水管柱是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实施稳油控水技术实施的重要手段。根据现场实践,本文提出了延长井下分层注水管柱有效期的实施对策,对于现场管理和油田实现长期稳产、高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江科技》2016,(2):51-52
吴仓堡油田是延长油田股份公司吴起采油厂近几年发现的大型整装油田,我们针对油区低渗透复杂油藏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地面集输工艺设计借鉴已建油区的成功经验,成功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集输流程从传统单井拉油发展到双管不加热密闭集输工艺,实现了单井—增压点(接转站)—联合站的二级布站的生产方式,从而使地面投资大幅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电伴热集油流程在敖包塔油田的应用情况,并针对敖包塔油田的实际情况,对电伴热集油流程和掺水集油流程的投资与运行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电伴热集油流程这种新集输模式的牦董。针对电伴热集油流程积极开展节能措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电伴热集油流程在低产、低渗透油田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中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从而为开展新的地面建设模式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任忠鑫  苗勇  张强 《内江科技》2006,27(3):148-148,153
研制了一种改性水泥炮眼封堵剂DX-1,可用于油水井炮眼封堵和套管堵漏封窜,通过室内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在东辛油田现场试验9口井,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段卫华 《科技风》2011,(10):266
针对油田油建公司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众多问题,本论文详细探讨了油田油建公司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在详细分析了当前油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油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并给出了具体的成本管理控制建议与措施,对于进一步提高油田油建公司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效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CO2作为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驱油溶剂,在注入井下之前需要进行净化处理,考文针对华多分岔司红庄CO2净化处理站中存在爵问题,在原处理系统基础上进行整改设计,并经现场安装应用,CO2产量提高了50%,净化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国内外控缝高压裂技术的控缝机理、技术分类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瓦窑堡油田的地质背景,油层特点。针对瓦窑堡油田部分油藏存在底水活跃、油层段与底水相连且中间无明显隔层的地层特点,进行了控缝高压裂技术的工艺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并对其施工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全年应用控缝高压裂技术施工23井次,有效期内平均单井净增油146.04吨,远高于全年挖潜旧井的平均单井净增油值51.07吨,同时也明显高于其他旧井挖潜措施井的净增油值,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控缝高压裂技术在瓦窑堡油田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