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第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出现了大量的风景骈句。谢诗中的风景骈句主要有三种形态,体现了立体空间之美、光色印象之美与原生态的地理风貌。在山水诗创作中,谢灵运充分利用了骈句的形式特征来体现自然风景的美,树立了以骈句写景的范式。  相似文献   

2.
《文化交流》2021,(3):23-27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这是谢灵运对江心屿水天交相辉映的生动描绘.诗与远方,就在瓯江山水之间,瓯江山水诗路作为古代浙南山水主游线,其承载的诗歌文化底蕴,独具浪漫而独特的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谢灵运影响深远。从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审美风尚而言,他是推动其变化的关键人物。他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把自然界的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是山水诗的不祧之祖。《宋书·谢灵运传》称其“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足见其诗是流传之广,影响之巨。谢氏同时也是当时的著名辞赋家,流传至今的赋作计有14篇,内容大多以山水游览和纪行叙事为主。其中,尤以《山居赋》最能代表其赋作的创作成就和艺术高度。而谢灵运在《山居赋序》中有两句未尝有…  相似文献   

4.
盛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经济高度繁荣,社会精神面貌开阔奔放,漫游与隐逸之风盛行,加之陶谢山水田园的启迪和禅宗观物方式之影响,盛唐山水诗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唐代文学中的奇葩.文章将从诗的"诗情"、"诗境"以及"中和"之美的角度探讨王、孟诗风差异.  相似文献   

5.
瓯江山水是瓯越人民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也是四方文人亟盼回归的精神家园。作为浙江省诗路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瓯江山水诗路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与其他诗路相比,瓯江山水诗路不仅蕴藏了最为悠久的历史记忆,而且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密切关注到生态与经济的矛盾统一关系。该文探寻瓯江山水诗歌源头,解读浙南群山秀水背后隐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认为应充分关注瓯江一地的物质成果、制度范式、风俗习惯,以及优秀思想价值,构建出山水宜居、生态宜业的共富发展之地。  相似文献   

6.
品味歙县     
我行走在古徽州大街小巷,慢慢地品味,细细地琢磨。有时候,我会把耳根贴在古城墙上,细细地倾听历史前进的脚步声;有时候伸手抚摸光滑的练江边缆石,揣摩久远岁月留下的生活印迹。小城光是中间三座大石桥,宋代的,巍峨又精巧,令我折服。这一切,先辈早已经用最美的文字描绘过它们了。比如那位山水诗人谢灵运惊讶这里是“江山共开日广,云日相照媚”;曾在古婺州留下八咏楼的沈约用“千纫为乔树,百丈见游鲮”赞叹这里树木的葱茏和江水的清澈;李白来这里寻找隐士许宣平不遇,却在太平桥畔的酒楼里面写下名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相似文献   

7.
正三峡人家风景区,是长江三峡西峡峡口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两坝之间风景最为奇秀、民俗风情最为淳朴的地方。橹声帆影,渔歌唱晚,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的宜昌三峡人家风景让人如痴如醉。三峡人家风景区之美,美在"湾急、谷幽、泉甘、石奇、洞绝";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精髓,峡江今昔,巴风楚韵,一览无余;三峡人家为巴楚民族传统艺术精华,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宫崎骏电影《起风了》的上映,国内掀起了对原作小说《起风了》的翻译热潮。「風立ちぬ、いざ生きめやも」作为贯串整个故事的诗句,成了翻译的重点。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各个中译版本,总结得出重现原句的音形美、情志美和意境美是翻译时的难点。如何更好地处理对待,需要译者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幽梦影》中的"美"品类繁多、丰富多彩,书中有既有自然之美、读书之美、艺术之美、交际之美,又有道德之美、哲学宗教之美。可以说,《幽梦影》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把审美的生活样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书中也隐隐约约透露出了审美生活的一些问题,如有限性、虚无性、瞬间性等,这又使这部书具有了一种忧郁和反思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济慈一生孤寂困苦,疾病长随,其人却飘逸旷达,澄明无滞,写于1819年5月的《夜莺颂》是他人生气质的完美体现。引吭高啼的夜莺引领濒死者进入永恒之境,在梦与醒的分离聚合中,济慈实现了对美与真的抚触。一方面,在"物""我"关系的动态变化中,济慈以超越五感的"第六感官"观照万物,融情入色,此乃物之生;另一方面,在相生相克的意象张力之中,济慈以想象力的巡礼消解其尖锐,实现了和谐、圆融的张力之美,此谓诗之深。  相似文献   

11.
李婵 《职业圈》2007,(20):93
文章通过对《诗经》中拟声词的分析,分析了拟声词在《诗经》中可体现的画面美、音乐美与建筑美.阐述了拟声词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所谓伊人     
(一) 美在真情。两情交好,由相识相近到相悦相慕,这原是一段漫长细致的相互审美过程。美的发现也必得借助时间老人。用男性眼光看女性,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古典西施或现代西施之美与不美,往往存在于欣赏者的主观镜头,你说她美她就美,你说她不美她就不美,从来没有个统一的规格和尺寸。即便是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被奉为我国四大经典性古代美人的西施、王嫱、貂婵、杨玉环,也只是那一时代某一君主的欣赏口味,不足以“领导”全中华美女新潮流,更不能成为世袭的美的永恒法则。故而我认为,美人之美首先是产生在审美者的欣赏过程中,情感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达·芬奇的不朽之作《蒙娜丽莎》,那动人心魄的温柔微笑与其说是画家对生活的临摹,还不如说是画家将主观  相似文献   

13.
数字,在教学中是枯燥的,但在文化学中却可以是美的。数字美中有一种,姑且名之曰“序数美”,即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还可加上百、千、万等)顺序或正或倒完整排列下来,当给它们赋予某种文化内容和形式后,就可产生一种很独特的艺术美。在华夏文化中,尤其讲究这种序数美,它是中华民族追求圆满完整、尽善尽美的传统哲学观、美学观和民俗观的一种反映。究竟何为美,历来有不同说法,如美是和谐,美在完善,美在快感,美是生活,或对称为美,中庸为美,圆满为美等,东西方美学各有自己的传统和标准。序数美体现了东方美学的圆满之美,或完整、完全之美。我国自古有“天圆地方”之说,崇尚“圆”为大、满、全之极限,故《说文解字》释“圆”为“全也”。中国人最喜欢讲“十全十美”,就是说,满十为全,全即美也。因而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数字一至十完整无缺地排列一起就是祥瑞吉庆的象征,并因此而被广泛应用,从天文宇宙到人文景物,无不存在这种别具一格的序数美。本文以文学为主,兼及其它,作一次综合考察和品赏。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内外环境都最为宽松的时期,当时主要的社会思潮有侠、儒、佛、道四种,其间互有消长,对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产生了重要影响。任侠精神的盛行,造成了盛唐时期以意气功业、侠肝义胆和放荡不羁为美;儒家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中唐以前对"风骨"的普遍提倡和运用,唐人诗歌理论上的"兴寄"说、散文理论上的"明道"说、五彩缤纷的人工美以及新乐府运动,都体现着儒家的务实精神;道家对自然之美的推崇,使"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追求真态真情之美成为盛唐诗人的审美风尚;中唐时期以幽寒瘦硬为美,以疏朗淡雅为美,这与道家思潮的影响以及禅宗的崛起不无关系;禅宗思想的影响所及,则体现在晚唐时期的以意境韵味为美和以含蓄蕴藉为美。像以禅喻诗,追求禅境禅趣,追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都分明显现着禅学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正湖北人民出版社前不久推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周溯源的新著《文史哲三十年论》(30万字)。该书选收了作者自1989年至2016年间写的关于文史哲三个学科方面的三十篇论文。书的封面赫然印着作者的五句诗一般的追求:"文学追求美度,史学追求深度,哲学追求高度,理论追求力度,创新追求亮度",彰显了作者的一贯追求。读罢此书,笔者最深的体会是,这本书很好地体现了文学的美度,史学的深度,哲学  相似文献   

16.
童蒙之时,我们曾安足端坐,背直肩平,在一字一帖的认真临摹间,在一撇一捺的稚气笔触下,感受汉字之美;思念之时,我们曾舒展信笺,落下文字,在一言一句的淡淡诉说间,在一笔一画的慢慢沉淀中,流淌感情。今天,我们将大量的书写交付给了电脑、手机和各种便捷的输入法,提笔写字早已时隔多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南宋诗人杨万里不仅以自然山水诗而名著于世,同时还是"性灵"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追求内心自适与精神超越是杨万里"性灵"观的最终旨归,与儒家重视美刺、强调礼乐教化的传统诗学观念有着本质差异,这是时代环境与哲学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曾春红 《文化学刊》2023,(7):240-243
胡先骕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也是成功的教育学家,同时还是造诣深厚的古典诗人。他的山水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1915年—1927年和1939年—1948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1915年—1927年创作的山水诗在描山绘水的同时,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山水的赞美及归隐山林,皈依佛教,过恬静生活的愿望。1939年—1948年的山水诗则表达了诗人伤国难民生、烽火连绵,期升平之世早日到来的情感,笔触含凄悲怛恻之色彩。总体而言,他的山水诗歌炼字奇警,避熟就生,想象奇特,冷诡奇崛,形成了奥邃苍坚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李婵 《职业圈》2007,(10X):93-93,88
文章通过对《诗经》中拟声词的分析,分析了拟声词在《诗经》中可体现的画面美、音乐美与建筑美。阐述了拟声词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蔡恩泽 《职业圈》2014,(25):72-73
登陆纽交所不久的聚美优品又火了。近日,聚美优品被曝出售奢侈品假货的消息席卷网络。一句“我是陈欧,我为假货代言”的调侃,让聚光灯再次打到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