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数学杂志》2009年第2期刊出了唐兴东老师的《重心与图形面积平分问题》(以下简称文[1])一文之后,在第6期又刊出了邵亚明老师的《“重心与图形面积平分问题”的商榷》(以下简称文[2])和钟拥政老师的《也谈图形平分问题与探求重心》(以下简称文[3])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贵刊2011年第2期发表了由大庆铁人中学董刚、解玉良二位老师署名为《对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答及分析》(以下简称《对》文)的一篇文章,该文对2010年海南高考物理第5题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研究2010年第8期发表《类比方法在解答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应用》(以下简称文[1])一文中引用了2009年浙江高考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三篇著作语境语体之比较陕西镇安县中学王鹤正邓小平同志有三篇著作编入高中语文课本:一篇是高语必修本的《讲讲实事求是》(以下简称《讲》文),另两篇是高语补充教材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下简称《坚》文)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7年第1~2期刊载了陈开金老师《对一道中考试题的赏析与思考》一文,文中对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的一道中考题进行了分析,但笔者对问题(2)的答案尚有异议,并以此文与陈开金老师商榷.以下首先重点回放题目及问题(2)的两种解答.  相似文献   

6.
对《也说“毕月乌”》的两点补正李延年吉发涵同志的《也说“毕月乌”)一文(以下简称《也说》文,载《文史知识)1991年12期),发笔者心中所想而口中不能言之论,读来甚感痛快,且颇受启发。《也说》对贾笑孟同志《“毕月”辩讹》一文(以下简称《辩论》,载《文...  相似文献   

7.
崔杨 《物理教师》2014,(5):50-51
《中学物理》期刊在2013年第11期刊载的《画错图像,歪打正着》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对一道物理问题(以下简称“原题”)的“错解”(以下简称“解法l”)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原文认为正确的“正解”(以下简称“解法2”),拜读原文,收获颇丰,但也有些疑惑,现提出来与原文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8.
龚劲涛 《物理教师》2008,29(10):44-45
本刊2006年7期《力学中几个问题的讨论》一文(以下简称文[1])和2006年11期《对一道链条问题解析的商榷》一文〈以下简称文[2])都对同一道力学题的解法进行了质疑,但却各自得出了不同结论,那么两者孰对孰错,正确的结论应该是什么?笔者现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匠心独运巧安排──两篇读后感教学浅见广东化州一中周燕超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安排了两篇读后感:一篇是钱正英写的题为《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以下简称《读》文),另一篇是唐挚写的题为《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以下简称《壮》文),编者将这两篇文...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制教材初中《几何》第三册P189的“想一想”给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原图略),如果⊙O的周长为20πcm,⊙A和⊙B的周长都是4πcm,⊙OA在内沿⊙O滚动,⊙B在⊙O外沿⊙O滚动,⊙B转动6周回到原位置,而⊙A只需转动4周就回到原位置.想一想为什么?《数学通报》于1997年的第3期和第6期分别刊出《一道课本错题辨析》(以下简称文[1]和《《—道课本错题辨析》的辨析》(以下简称文[2])两篇文章,对原题及解答进行了辨析.文[1]认为原题与解答都是错的.文[2]侧通过学生动手做试验验证了原题是正确的.本人认为文[2]中的试验及解释和原题解答均没有对题中的“为什么”讲透彻.本文想运用中学生已具备的有关知识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11.
本刊1998年第4期刊登的《怎样解答词语的语法结构题》一文(下简称“《怎》文”),从例2到例5,从制题到解答,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依次分述:(1)例2选出下列词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A真心渲染施展杀戮B玲珑忐忑踯躅隐约C维持履行剔除苏醒D邂逅绸缪嶙...  相似文献   

12.
再论《说文》中的“教”字●王静我的《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一文(以下简称王文)在1995年《教育研究》第3期发表之后,该刊第12期登载了湖北秭归县何启贤先生的《也说教育二字》的文章。(以下简称《何说》)对于拙作,给予了过高的评价,说《王文》对...  相似文献   

13.
该不该出手?     
编者按自我刊登载了《怎能如此评优》(1998年第6期,以下简称《怎》文)和《该出手时就出手》(1998年第11期,以下简称《该》文)两篇文章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争鸣。现摘发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这里摘发的意见之所以比较一致,并非是我们要压制...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了两篇文章:《潘多拉魔盒——一次关于诚信的教育》(以下简称《潘》文)和《等待》翻(以下简称《等》文),这两篇文章都是描述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的处理策略。文中作者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教育的一番苦心满纸可见,然而其中也有一些让人心生疑窦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王圣俞在《苏长公小品》中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是随事记录便是文。”《文与可画贫笃谷偃竹记》(以下简称《文》)一文,便是最好的注释。  相似文献   

16.
读了本刊1993年第2期汪敬龄同志的《有关诗歌试题的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颇受启发。此文对指导考生解答有关近体诗诗句复位、排序等内容的试题,将会有一定的裨益。但笔者认为《探讨》一文尚存一篑之憾,现不揣谫陋,试予以补遗。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2011年教育部发布教基二[2011]9号文,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相似文献   

18.
近读(以镜子为话题)的同题大赛作文,其中有一篇《盲人的镜子》(以下简称《镜》文)获二等奖,上了报。  相似文献   

19.
2007年第11期《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上刊载了潘书文老师的一篇文童,题为《用“规律”解分数除法应用题比用列方程解更快捷》(以下简称《用文》)。《用文》将解题“规律”精简为一句话(25个字),即分母作单位“1”,“是”、“占”、“比”后为分母,前为分子,求分子,乘;求分母,除。同时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十一册数学教材第35页的例2作为例题,从解答过程的“字数”和“方法”两个方面,对此题用方程解与用“规律”解进行了比较,得出用“规律”解的快捷性。现把用“规律”解(算术解法)的过程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于2012年第5期刊发了田勇老师的《月儿为何会“徘徊”》(以下简称“田”文),2013年第6期刊发了杨继刚老师的《也谈月儿为何会“徘徊”》(以下简称“杨”文)。田勇老师对《赤壁赋》中注释的“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北斗星和牵牛星之间徘徊”提出疑问,认为“在自然界,月亮只能沿着一个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