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是班主任专业精神培育的源动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班主任专业精神培育的基石,专题培训与课题研究是班主任专业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适应新时期技校教育的现实诉求,技校班主任应具有服务精神、敬业精神、民主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等专业精神,这些专业精神不但对启迪学生的思想、培育学生的精神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班主任自身的成长以及提升学校声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作敏 《辽宁教育》2001,(Z1):33-3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校内外的育人环境建设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可以给学生成长带来各方面的正面影响,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将起着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重要作用。因此,进行校园的科学布局,美化校园的自然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优化人际关系,改善社区教育环境等环境建设,可以广泛地给儿童创设一个个性发展、施展才华的实践基地,使学校成为儿童的乐园。 一、从培养学生创新精…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校内外的育人环境建设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可以给学生成长带来各方面的正面影响,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将起着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校内外的育人环境建设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育人环境不仅可以给学生成长带来各方面的正面影响,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将起着催人奋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特有的环境教育力量。它表现了学校的独特风格或精神,它在优化育人环境、深化德育工作、美化学生心灵等方面能发挥出多种功能。校园文化建设得好,可以使校园内充满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使校园变成  相似文献   

6.
校园环境艺术化是校园内良好的精神氛围和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明环境的和谐统一.它主要包含学校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反映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学校特色和校园精神.  相似文献   

7.
校园环境艺术化是校园内良好的精神氛围和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明环境的和谐统一.它主要包含学校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反映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学校特色和校园精神.……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理解与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先进文化的"圣地",校园内的每个人都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加深对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内涵的理解,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乃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夏梅 《辽宁教育》2006,(4):24-25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校园文化环境。是指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外部条件。它包含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两个部分。校园物质环境是以编整形态出现的物化环境,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的整体规划、建筑物的布局结构、室外的绿化美化、室内的整洁美观等。校园精神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传统、校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文化活动构成的气氛等。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环境对校园内每一个成员都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的作用。一个布局合理、生机盎然、整洁优美、宁静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的对孩子们发表演说。而且孩子们的确会注意它。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因此校园环境应该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是一门“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0.
沈兆乾 《上海教育》2001,(10):49-49
学校应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美育的潜在功能,积极营造适宜于学生素质提高的文化环境。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要体现整个校园美丽的格局。校园内建筑物的结构布局,绿化的色彩搭配协调,以及教室、宿舍、图书馆及餐厅  相似文献   

11.
一、校园环境——“造就人的工厂”学校是教育的基地。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它在人的整个教育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夸美纽斯曾热情地颂扬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厂”。但学校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学校是知识的殿堂,启迪人的智慧,但有时也扼杀智慧。夸美纽斯曾激烈批评中世纪的学校是“才智的屠场”。毛泽东也批判旧学校“消灭个性,灭掉性灵”。这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说的:“教育具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压抑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充分施展创新的力量,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素质;不当的教育可能构成对创新的打压。因此,改善和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就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二、校园物质环境——“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校园内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校舍建筑、场馆设施、仪器设备、教学用具、图书资料、花草树木、园林景观、雕塑饰物等各种有形的东西。有人也把校园物质环境分为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和校园美化物态。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是,经过教育建设者们按照教育目标,并按学生成长的需要而进行精心设计和创造,校园建筑物和生态环境就会变得“活“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  相似文献   

12.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建设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布局科学合理、功能设施完善、风格特色鲜明、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幽雅舒适的校园,对于建设一个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意义。校园环境的好坏既是学校发展和实力的象征,也是全员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的反映。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造,校园大环境已经确立并有了长足的变化。但我们还应认识到,校园内仍存在诸多环境细节尚需完善, 笔者从求真务实和研究影响环境细节的角度思考,认为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质量应侧重考虑以下几个环境细节: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桃江县牛田镇中心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桃花江畔,是一所年轻又充满朝气的学校.花园式的校园内环境优雅宜人,教学设施先进完备,文学氛围浓郁丰厚.学校现有学生近千人,教职员工52人.  相似文献   

14.
农村学校要以特色化教育为突破口农村学校要想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应紧紧抓住特色化教育不放,这是农村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一,特色化教育利于学生发挥个性潜能。由于学生群体存在着相对的趋同性、绝对的相展示性,加之学校办学条件、育人环境、师资队...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传授知识、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启迪学生智慧,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只具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意识和本领是不够的,因为踩别人的脚印,无论走得有多快,永远追不上前人。我们要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培养学生不仅要善于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创新。这就迫使我们的教育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的学习为创新学习。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德育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为此,要以倡导人文精神为指导,对职业院校德育课的目标进行合理定位,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民主自由精神、独立的思考精神。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人性化,促进学生的知识与人格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满足人自身发展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育教学的载体、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它是从价值观的深层面引导人、塑造人,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人与自然、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从而学会怎样做人。学校文化建设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以高尚的民族精神影响他们,提高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形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象应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当前,大学校园内师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而制约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管理制度,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包括调整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制度、改革教师及学生的评价制度、构建创新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大学文化等,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江西教育》2010,(3):I0003-I0003
江西省进贤县民和三小创建于1973年,是一所有着丰厚文化底蕴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校,现有教学班级39个,学生2506人,教职工91人。校园内绿树红花,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