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爱“豆腐块”、“火柴盒”。提到“豆腐块”、“火柴盒”也许会有人摇头,看不起。因为,它们都是小字辈。可我不是这样看的。我认为,稿件虽小,容量不一定就小,小稿件也是一条信息,要写好并非易事。每年评选全国好新闻,有的还不足两三百字,由此可见,衡量新闻稿件优劣  相似文献   

2.
有的通讯员认为写“豆腐块”、“火柴盒”成不了“大气候”。我写新闻就是从写“豆腐块”开始的。1986年,新店子乡牧草喜获丰收,乡领导为卖不出去而发愁。于是,我写了仅有20多字的“一句话新闻”,地区报发表后,草原重灾区马上前来联系购买,一下子就买走数十万公斤牧草,解决了牧区抗灾保畜缺少牧草的困难。 我体会到,写“豆腐块”有“三大”优点:一是能够以小见大,拾遗补缺;二是便于加工提炼,精雕  相似文献   

3.
我从事业余写稿十多个春秋,在十多家新闻单位用稿一千多篇,这些稿子大部分是“火柴盒”和“豆腐块”。也正是这些小文章使我从一位农民通讯员转为一名国家干部。在此,我要说:“‘豆腐块’也能坐正席”。 新闻的特点是真、短、快、活、强,其中“短”尤为重  相似文献   

4.
有的报道员羞于写“豆腐块”“火柴盒”,我却不以为然。我发表的第一篇新闻稿就是从“豆腐块”开始的。1993年底,我所在部队医院为解决驻地近视眼患者就医的困难,高薪聘请了俄罗斯眼科女专家来医院开展角膜放切术治疗近视眼。开始两个月,应诊患者寥寥无几。后来院长让我这个“小秀才”写篇报道宣传一下。我就写了一则不足百字的快讯,谁知在驻地《潍坊日报》发表后,前来求医者络绎不绝,既解决了近视患者的求医困难,又增加了医院的经济创收。“豆腐块”、“火柴盒”篇幅虽小,作用却不小。从事新闻工作一年多来,我体会到写“豆腐块”…  相似文献   

5.
以文章的长短论“优劣”的看法在新闻界尤其“走红”,不仅有不少读者“瞧不起”短文章,就连一些记者和通讯员似乎也没有把“火柴盒”、“豆腐块”一类的文章放在眼里,不愿意采写短新闻,唯恐自己的文章写短了显示不出“真才实学”而贻笑大方。诚然,文章的长短对作者的要求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的长文章需要的技法可能要高一些,但即便如此,也并不等于说文章的“身价”可以随篇  相似文献   

6.
小新闻稿短小精悍,可读性强,就是人们常说的“火柴盒”、“豆腐块”。它在报纸上占的版面小,信息量却大,广大读者还比较爱看。我的新闻实践是从写小新闻稿开始。我平时注意留心自己身边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把得到的素材进行衡量,不能写大新闻稿的,便写小新闻。如去年7月14日,大庆采油三厂采油4矿油、水井,由于泵站地势低洼,被特大洪水淹了6座计量间,36口油水井面临停产。第二天我背上照相机  相似文献   

7.
提起报纸上的“豆腐块”新闻,一些大报记者便认为那是“小报”的特产。而一些“小报”记者也不愿采写“豆腐块”消息。因为在这些记者眼里,“豆腐块”是“小儿科”,“填报屁股的”,“体现不出水平”,参赛、评职称根本拿不出手。名记者哪个是靠“豆腐块”成名的?其实这种瞧不起“豆腐块”新闻的观点,从信息社会的观点而言已经过时,也与广大读者希望报纸多提供新闻信息的需求相悖。增加信息量,“豆腐块” 也担一分重任 过去,我们的新闻不太注重传递信息,宣传味十足,文章也短不下来,读者并不满意。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终日忙忙碌碌,每天能花在看报上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目前,我除了认真完成岗位工作外,便将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新闻学教材以及新闻期刊的研读上。因为,我有一个珍藏心中已十年的理想———考取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然而,在自学过程中,我时不时地遇到一些难题,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新闻写作。以前,我总认为那些“豆腐块”、“火柴盒”乃“小儿科”,不过雕虫小技而已。可是,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我发现,这想法太幼稚可笑了。怎么办?我于是在征订今年期刊的目录中,翻呀找呀,终于找到了一本《新闻爱好者》。嘿,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学习伙伴吗?于是,我毫不犹豫…  相似文献   

9.
有些通讯员写稿眼高手低,看不上“豆腐块”“火柴盒”,一下笔就是三五千字,结果因版面限制而被打入“冷宫”。为什么稿件长了不易发表?这里面就有一个“版面有限”问题。就拿《陕西日报》来说,报社每天收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汽车驾驶员,我利用业余时间写稿已有6个年头。每当翻开自己的集报本,看着发表过的“豆腐块”、“火柴盒”,我从内心感到高兴。1987年元月,我试写的第一篇简讯被河南石油报采用后,我心里比吃蜜还甜。从此,我就利用出车的机会,收集新闻写稿。1988年7月间,我去送唐河县的两  相似文献   

11.
《经济日报》为倡导短新闻,从7月20日起专门举办“豆腐块”短新闻有奖征文活动,并且总编辑亲自撰文《为“豆腐块”正名》。此识此举确实令人钦佩。笔者品尝一下该报首先推出的三则“豆腐块”:《市长同志,请您不要吸烟》、《深圳一奇:下级吃  相似文献   

12.
写稿感悟     
写稿5年,回头看看自己在新闻写作上走过的路,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三种境界。一、发了就好。刚开始写稿时,唯一盼望的就是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稿子寄出后,每天首要的活儿就是到收发室取报纸,然后怀着急切的心情开始在报纸上寻找自己的稿子,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一个“火柴盒”、“豆腐块”甚至“豆腐丝”,心里头的舒坦劲儿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时的写作状况属典型的盲目“寻食”,日日东跑西窜,只要自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孙向晖报道:近两年来,烟台警备区船运大队新闻报道工作,在军内外各级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1000余篇,无一猎奇新闻,大队连续网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是该大队着力抓好报道队伍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结果。多年来,这个大队领导始终把新闻报道工作作为“龙头工程”,常抓不懈。一段时间来,大队领导发现,由于受社会街头小报、猪专刊物的高稿酬的影响,个别作者热衷于写猎奇作品。致使这种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部队,使部队少数报道员不安于写“豆腐块”、“火柴盒”之类的稿件。为此,大队领导针对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4.
怎样当好通讯员?我的体会是要过好“三关”。一、毅力关。写稿见报.是我们每个业余通讯员的共同心愿。最近,有几个通讯员对我说,写了一年的稿件,连豆腐块、火柴盒都没有见到,有点失去了信心。觉得见报如登山,真难。要说难,新闻写作有一定难度,我认为,要克服困难,提高稿件见报率,就应坚持一学、二勤、三提高、四树立的思想,即一学,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闻业务知识,提高新闻敏锐意识;二勤,要勤写、多写.反复修改。稿件写好后,要善于多征求同志们的意见;三提高,要提高敏锐地捕捉新闻的能力,注意在社会生活中发现  相似文献   

15.
“豆腐块”者,短新闻之戏称。出自作者之口,每属谦辞;出自读者之口,则多含贬义。故短风久倡而未盛,长风屡刹而不止,其源盖出于对“豆腐块”之谬见。子曰:“必也正名乎?”为“豆腐块”正名,此其时矣。豆腐块之为物也,营养丰富,物美价廉,乃大众之美食。然制作豆腐洵非易事:一曰求细,重在去杂;二曰求新,贵在鲜嫩;三曰求精,妙在特色。三美俱备,方称上品。故工其事者纵穷毕生之力,未必尽臻佳境。新闻亦然。所谓短新闻乃“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之说,不亦惑乎! 纵观中外新闻名篇,能传诵一时,历久弥新者,  相似文献   

16.
回想初学写作时,我把多写多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认为“熟能生巧”,只有多写稿才能多上稿,也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坚持每周写3至5篇.有时一天就写两三篇,不久果然陆陆续续出来了一些“火柴盒”、“豆腐块”,为此领导还表扬了我。几年过去了,可回过头来看,并不令人理想,因为发表的与发出的悬殊较大,更不用说什么重头稿子了。这使我一度陷入困境和苦恼,为什么写作水平上不去呢?原因在什么地方?一次,组织推荐我参加了上级举办的新闻骨干培训班。来自各新闻单位的“老记们”给我解开了这个谜:这就是平时只注重了多写,见啥…  相似文献   

17.
下连队采访,熟悉的战友总爱问,怎么见你光登些“豆腐块”,什么时候读读你的“大块头”?对此,我总是报之以笑说,不要小瞧“豆腐块”,文贵在精不在长,写好“豆腐块”也能成“大器。”其实,我也有过不把“豆腐块”放在眼里,只盯着那千字的通讯,结果半年没上一篇稿的经历。随着稿件屡见报端,就觉得写作水平提高了,该写写千字的通讯了,就不把那三五百字的“豆腐块”放在眼里,于是洋洋洒洒千言的通讯、特写不断出手。然而,寄出后却杳无音信,整整半年没上一篇稿。正在我苦闷之际,一位写作经验丰富的老新闻干事看了我的底稿说:“…  相似文献   

18.
有位通讯员告诉我说他怀着极大的热情,一篇又一篇地往报社投稿,左等右盼,就是不见发表,看到别人一篇接一篇地在报上刊稿,真是着急。细想一下,别人所刊登的稿件,我当时也想到了,可就是……终于有一天,在某张报纸的角落出现了一块“豆腐块”或“火柴盒”。呵,我终于成功了,新闻报道原来是这样的啊。  相似文献   

19.
我是从1951年开始业余写稿的,先后在县以上的新闻单位用稿数千篇。我被采用的这些稿件,最长的是500字,最短的只有100多字。几乎90%以上是“豆腐块”式的短新闻。 初学写稿时,认为写长稿才能说明问题、才有份量,但事与愿违,长稿登得少。后来参加县委宣传部办的通讯员培训班,编辑一再强调多写短新闻,即被人称为“豆腐块”的小文章,于是我坚持多写“豆腐块”。果然获得好效益。如前年12月16日,正是县农行清收利息的关键时刻,清泉农行营业听信贷员毛小华发现十月机械厂欠息40万元,一时又拿不出钱来,毛小华与厂方一道,到湖南长鑫陶瓷厂收货款,发现该厂地瓷砖大量积压,当即调回18000平方米。在浠水很快销售一空,收回现金40万元,还清了利息。我及时写了“浠水农行巧解银企三角债”的“豆腐块”小文章,在《湖北日报》二版登出后,大大调动全行干部职工清收利息的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共计收回利息32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某地委宣传部长常批评那里搞新闻的同志。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只能搞一些几百字的“豆腐块”,拿不出有“震动性”的东西来。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写的新闻“不全面”。他的全面,是指大而全。他批评在当地搞新闻的同志不认真报道地区召开的一些会议。实际上,这种各地区到时候都开的会,省报、省台都不报道,写去了也无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