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四益 《出版参考》2009,(11):38-38
丁聪先生去世的消息,毫不令我意外。他静静地躺在医院里已经一个多月了。 丁先生和丁太太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从不愿麻烦别人,也从不肯做劳师动众的事情。丁太太说,如果丁先生这次在劫难逃,也不打算开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怀念他,就请好其书,好其画,从而想见其人。老朋友,大多已届高龄,大热天往返劳顿,于生者有伤,于死者何益?一动不如一静,或可写一些文字,留下他生活的痕迹,留下一片情谊。至于一群不相干的人,行礼如仪,鞠躬如也,了无意趣。她劝我不要去医院探望,因为探望昏迷不醒的病人已经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淦林先生做人低调谦和,做事认真踏实,做学问不图虚名。从容淡定,不肆张扬,举重若轻,顺其自然,与世无争,与人为善。这是丁先生的性格基调,也是他的一贯作风。他不追求奢华的物质享受,也极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从一些生活小事及细节中,不难体察丁先生质朴务  相似文献   

3.
从友人电话中获悉丁先生病重入院的消息,心情备感沉重,虽然近期事务繁忙,还是想挤出时间飞往上海病榻探视,不料第二天下午即传来了先生辞世的噩耗,远隔千里的我只能打电话向同学询问先生的后事,被告知先生病逝前曾留下遗言:丧事从简.鼻头不禁发酸,-股热流涌上心头.这是先生的一贯作风,处事为人低调,不愿意给别人增添负担.  相似文献   

4.
跑警报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相似文献   

5.
孙家正 《出版参考》2006,(29):34-35
匡老辞世后,我去看望匡老夫人丁莹如教授.她向我讲述了匡老病重之际仍然牵挂着"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些情景.我对她说:"匡老是为'评传丛书'耗尽了最后的心血.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许会活得更安逸一点,更长久一点;然而,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就不会如此充实,如此的有意义."丁先生轻轻地叹了口气,答道:"是这样."  相似文献   

6.
孙家正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0):34-35
匡老辞世后.我去看望匡老夫人丁莹如教授。她向我讲述了匡老病重之际仍然牵挂着“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些情景。我对她说:“匡老是为‘评传丛书’耗尽了最后的心血。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许会活得更安逸一点,更长久一点;然而,如果不是这套丛书,他的晚年也就不会如此充实.如此的有意义。”丁先生轻轻地叹了口气,答道:“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从引文错误看"编辑"责任的失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丹青先生在演讲的时候说的一句话使我既惊又喜.他说:"今天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问题--至少语文方面的问题太多太多."[1]惊的是,他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在大庭广众之下尖锐地批评一个数量如此广大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8.
我跟鲁迅先生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在上海的时候我就认识他,因为我曾经住在北四川路底,鲁迅先生的家也在那,我知道他住的房子,但不敢失礼地去拜访他。有时在路上碰见他,他始终穿一双橡皮鞋,一身长袍。我就在后面跟着他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对他有一种深深的敬意,总想能够靠近他,可又不敢跟他讲话。鲁迅先生一生不知道做了多  相似文献   

9.
何满子先生的书上海的何满子先生,我没有见过。但我喜欢读他的书。他对鲁迅先生的评价,给我不少启发。我敬重他的为人。我有何满子先生的三本书:《狗一年猪一季》、《中国酒文化》、《古代小说艺术漫话》。也不知为什么,我看何满子先生的照片,再看书,就觉得清洁、清醒、清爽。现在,混浊、混乱、混沌的人和书,都太多了,就更看重何满子先生的书。而且,不仅自己常翻出来读,也时常向朋友们推荐。我知道年轻人大多有躁气的一面。而真正喜欢读书、沉下心来写作的年轻人,尤其少了。还没有写出几篇像样的东西,就开始自我膨胀;还没有学会建设,就已经在着手破坏了。信息资源多,诱惑  相似文献   

10.
君子郭齐勇     
在一定的学术圈子里,也就是哲学史圈子里,有“北陈南郭”一说。北指陈来,乃北京大学的教授,张岱年先生的高足;南是本文的主人公郭齐勇,萧(?)父的门生。当一位朋友这么告诉我时,还特为加了如后一句:真没想到,郭齐勇已经弄到了这分山水和这步田地。好个郭仁兄,前些年他还自述“半路出家,根底甚浅”,我还只知道他是研究熊十力的专家,萧(?)父先生的博士生。一段时间不通音问,现在早已是博士生导师,全国知名的学者了。这样,对于他的治学的对象和路径,我便所知无多,说多了会露馅,不去说为好。可心里又总想说点什么。说什么呢? 想起许多年前,有一回和朋友聊天,谈到郭齐勇,彼此都有一种同感,就是感到这  相似文献   

11.
深圳商报主任记者甘险峰先生是20世纪最后一位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学者(他也是2000届复旦惟一的新闻学博士生)。我知道,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即便在离开学校在媒体从事新闻实务之后也没有懈怠。他的勤勉终于有了成果。不久前,险峰博士的专著  相似文献   

12.
前日采访时,遇到一位19岁的同行,我由衷称赞“19岁就当记者,真了不起!”他回答:“我是大学二年级学生,来实习的。”我更诧异了,怎么大二就实习?难道不上课?详细了解后才知道是我少见多怪,现在有的新闻系学生大一就找地方实习了。至于上课,老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考试前突击一下就可过关。 实习时间这么早,是就业竞争激烈的结果。据说,提前  相似文献   

13.
人书俱老     
我一向称呼陈国凯先生为大师兄。一九八0年,我到北京文学讲习所进修,秦兆阳先生只带两个学员,就选中了陈国凯和我,他比我年长两岁,自然是师兄了。其时他已经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了,我仍在工厂里卖大力气。他进工厂的时间也比我早,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领域有一位非常活跃的中(青)年学者,他就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马驰先生。他继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漓江出版社,2000)之后,又为这一领域奉献了《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一书,用吴中杰先生的话说,"两本书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的完整图像"。在我读过作者惠赠的后一部著作时,不由得想到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从2003年出版余光中先生第一本书算起,我与余先生的合作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前的一天,我接到南京作家冯亦同先生的电话,他向我转递了一个信息,余光中先生有意在江苏文艺社出版一本散文集。余先生是海内外著名诗人、作家和文化名人,在大陆一向不乏出版者,他选择江苏文艺社出版作品,理由十分简单,就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古都南京曾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样,仅仅因  相似文献   

16.
正任建树先生1924年8月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县,比我年长整整40岁。2019年11月在其上海建国西路1号的寓所辞世,享年96岁。近月以来,稍有闲暇就会想起先生,想起我与他交往(严格说来是我接受先生关心、鼓励、指导)的三十多年学术岁月。虽然我未能成为他的过门弟子,但内心深处一直是尊先生为业师的。  相似文献   

17.
认识张中行先生的时间并不长,每次到他那里,都愿意听他聊天。有一次去向他约稿,谈起了当前散文的写作, 先生忽然对我说: 好的文章,许多写得都十分轻松,并不给人一种用力去写的感觉。鲁迅、周作人的作品,就很自如,那是写到了境界的。 那次听他讲了许多事情,惟独这一句话,我记得清清楚楚。后来仔细想了一想,觉得真是经验之谈。我在读了张先生的大量文章后,发现先生的文  相似文献   

18.
一面镜子     
和树立先生不曾晤面的交往已有近十年了吧。我多年在杂志社做编辑工作,树立先生作为作者不时投稿,往来久了就成为朋友了。这次他又把他的新书《借你一双新闻眼》的初样寄来。我怀着很高的兴致通读了全书,对树立先生的了解又增进了几分。  相似文献   

19.
叶继元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2):36-36,31
2006年下学期,我为博士生开设了“当代图书馆学前沿理论与实践”一门课程。在10月末的一次讨论课上,要求学生检索近期有关学者的论著并进行评价。一位同学谈到于鸣镝先生在《重庆图情研究》2006年第2期上发表的《图书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的文章,她评论后说于先生不久前去世了。我听后大为吃惊,急忙问“哪来的消息”?答曰“网上”。我知道于先生是1939年出生的,年纪并不是很老,近来时常见到他的大作,我以为他的身体应该不错。我半信半疑,准备下课上网查实,正好接到江乃武先生的来信,信中证实了这一不幸的消息。呜呼,我说不出话!我又一次感到…  相似文献   

20.
陈连升 《中国广播》2008,(1):72-73,71
我从小就爱听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可以说是听着他的相声长大的。他的相声风格清新、含蓄优美、寓庄于谐、亲切自然,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小时候我曾想:如果有机会见到侯先生,近距离接触—下,目睹一下他的风采就好了。哪知道,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曲艺组,我的愿望实现了。我不仅见到侯先生,还采访他,为他做录音、做专题,并且和他成了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