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未来课堂     
一转眼,时间已经到了2006年,我上高中了。现在,我不用离开家就可以上课了。也许你会感到奇怪或不可思议,但这的确是事实。也许你会问,在家怎么能上课?其实很简单,我家的电脑已和学校、老师的电脑联了网。到了上课时间,只要打开电脑,点击进入校园网,找到自己年级的某一科,一点鼠标,就可聆听到老师绘声绘色  相似文献   

2.
未来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勃兴,未来课堂的转型将更具颠覆性,它所带来的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也将对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更为彻底的践行和诠释。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课堂     
“欢迎进入新世纪课堂。”随着一句悦耳动听的说话声,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笑容可掬的人头像,我迅速套上耳塞,开始了新的一天无须去学校的家庭学习。“请问,今天希望学些关于什么方面的知识呢?”“噢,我想制作一架飞机模型,能否告诉我一些制作步骤?”我把自己想学的内容告诉了这位“老师”,“老师”迅速地给  相似文献   

4.
未来课堂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课堂的架构如何转型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需要改进目前课堂的架构.这种转变不应只围绕着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也应该包括与之配套的物理空间、装备的设计.目前,己经有一些课堂革新的项目开始探讨传统课堂变革的途径以及课堂的物理架构、信息装备和智能设计的改进.综合现有的研究.未来课堂的设计将从教育原则的体现、物理空间的设计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展开.根据这些设计原则进行初步的实践,尝试设计并实现一些新的课堂,并将它们应用于真正的教学,同时探索"物理+虚拟"的未来课堂形式.未来课堂的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除了需要满足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交流,舒适、方便、人性化等也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象设计汽车一样设计未来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正>李晓东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英语教师,成都七中网校直播授课教师,成都市教坛新秀,共青团成都市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优秀团干部,中学生领导力培养全国十佳指导教师。曾获成都市教学技能大赛说课比赛一等奖(第一名)、中国名师名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浙江杭州)等荣誉。2015年1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中心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与高等院校师范生翻转课堂系列微视频大赛  相似文献   

6.
<正>一、学习动力机制的维护翻转课堂实践者必须坚持教与育、智育与德育协同并进的思路,确保学生学习获得持续的动力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翻转课堂在改进中必须坚持知识教学与德性教学相融合的思路,即在教学短片、课堂研讨中适当嵌入学习目的、学习责任、做人处事态度等方面的教育,消除纯粹知识展示型的教学活动,回归知识的人性化特质,凸显知识  相似文献   

7.
未来课堂应重视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传统的教和学已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教育面临实质性的改革与挑战,为了使现在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争取在新世纪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笔者对未来课堂谈几点思考: 1.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如果现代信息教育仍然按老办法去讲、  相似文献   

8.
叶梅 《江苏教育》2022,(34):59-60
南京市软件谷小学以头脑奥林匹克课程为“芯”,借助实景课堂,更新师生观念、改变学习方式、融入现代科技智慧,激发联想,建立联结,实现联通,全力打造芯世界学院。同时,引导社会参与教育、助力教育,共同营造促进学生知识迭代、思维进阶、生命增值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的竞争在课堂,科技的竞争在课堂;人才的竞争在课堂;未来的竞争在课堂等方面论述了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在课堂。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课堂是什么样子,我是怎么知道的?这来源于一次教师培训,自己大脑的所有也随着这期待中的未来课堂——"翻转课堂"而颠覆。一、我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究竟什么是翻转课堂呢?先让我们整体回顾一下传统课堂的班级授课制的由来。记得默克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学校是唯一不受科技革命影响的阵地。今天的教室和维多利亚时代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未来课堂研究为代表的课堂学习环境设计研究趋向成熟,未来课堂的软件架构也逐步清晰起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开始试图构建一个真正地用于教学的技术环境.该研究通过软件需求分析与相应云平台技术的比较,确定了未来课堂软件平台环境构建思路与方案,并进行软件环境的实际搭建.希望为未来课堂的软件环境设计提供一个实践案例,为以后未来课堂进入真正的教学研究提供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技术环境不断变化,传统课堂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逐渐被以"学"为主的结构所取代。以"学"为核心的未来课堂教学结构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发生了改变,本文研究了未来课堂教学结构中教学媒介、教师与学生、认知三层构成要素,讨论了它们之间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以课堂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分别对未来课堂教学结构的多维、层级、互动三个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背景下,未来课堂的建设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该研究从现有未来课堂案例和模型分析入手,总结未来课堂的环境和功能,深入研究在未来课堂开展协作学习具备的优势条件,根据未来课堂环境和协作学习特点构建了未来课堂协作学习模型,并对模型新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习本课堂是一场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习为本源和价值取向的课堂变革,强调人的内化习得机制,实现对人的自我认识、发掘、迭代和创新发展。在近10年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它获得全国专家、学者、同行等的指导和建议。现在,深圳罗湖区政府要大力推进习本课堂改革,确定习本作为正在筹建的未来学校的办学理念。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师生关系应该发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渴望高效的现代课堂产生,新技术促进了未来教室的成长。未来教室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把握课堂,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可以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帮助课堂摆脱旧态,成为教育的利器。如何将未来教室融入日常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设现代课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对"未来课堂"这一概念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依照术语标准化的视角从单义性、简短性、理据性和系统性四个方面,阐明了未来课堂具有作为一个研究术语存在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然后根据未来课堂的特点,在之前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课堂设计框架(FCDF),并从基本理念、构成要素和迭代过程三个方面对框架进行了论述。最后以研究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将研究内容分为"基于FCDF的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开发"和"基于FCDF的未来课堂的评价"两个部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包括每个阶段的参与人员、具体维度、详细过程与方法、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多个方面。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未来课堂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廖飞 《上海教育》2011,(20):4-4
《上海教育》10A刊发了一组“课堂转型”的文章,很振奋,很及时,转型势在必行!但转向哪里?以笔者之愚见,未来新教育、新课堂,至少会有三个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智能性是未来课堂的重要特性之一。未来课堂应为课堂主体而建,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它是一个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环境与活动的智慧学习环境。未来课堂不仅是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空间,还应体现出对课堂主体教与学活动支持的智慧性。智慧性主要体现技术层面、环境层面和资源和服务层面等方面,其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层面,其中硬件技术主要包括所有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技术、多功能交互设备技术;软件技术则主要是指各主体间的信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的推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教育""教学""课堂""未来课堂""小课堂""大课堂"的基本概念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宏观上对中国近5年的"未来课堂"进行半定量的概率分析,提出三类限制性原理,一是"教育改革的三个限制性原理":自上而下行政地建构一种最好的教育体系,使得所有学生都不会掉队,不可能;自上而下行政地推行一种课程理念和方法,使得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不可能;自下而上经验地建构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使得所有学生都达到优良,不可能。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三个限制性原理":只要求学生自学,不可能高效;只要求教师灌输,不可能高效;不将教师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自学,也不可能高效。三是"智能机器人的三个限制性原理":智能机器人在解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写作、教育等问题时,不消耗能量就能做到,是不可能的;在解决问题时,不预先输入知识、数据、图像等相关信息就能做到,是不可能的;在信息强度低于宇宙背景辐射的强度(3°K)时,还能输入、加工、输出信息,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正面地总结经验教训,认识限制性原理,理解教育的多样性,重视教育"生态"的优化,预见"未来课堂"的多样与统一。  相似文献   

20.
以云计算、新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推动信息产业升级,改变信息化发展模式。教育部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建设,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和校园信息化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校教学模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利用电子空间进行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逐渐走进了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