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狐狸和乌鸦》师:请同学们把狐狸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细读,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你读后的感受。生:我觉得狐狸太狡猾了。它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使乌鸦动心,受骗上当。师:嗯,狐狸的确很狡猾!生:我认为乌鸦太爱听好话了,如果乌鸦不那么虚荣,再狡猾的狐狸又能怎样呢?所以不能怪狐狸。师:有道理!是呀,狐狸狡猾是出了名的,谁叫你不提防着点呢?生:我认为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恒心。因为它善于观察,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从向乌鸦问好,到关心它的孩子,到赞美它的羽毛和嗓子,直到乌鸦开口。师:(无限欣喜)太好了,真是与众不同呀,很有创意。…  相似文献   

2.
狐狸和小鸟     
有一天,一只红色的小鸟叼着一串果子,从一只狡猾奸诈的狐狸身边飞过。狐狸见了赶忙打招呼:“亲爱的小鸟,您好。”小鸟听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心想:我才不上你这只阴险的狐狸的当呢!狐狸又说:“亲爱的小鸟,你的羽毛太漂亮了,可不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呢?”小鸟还是没说话。狡猾的狐狸又说:“亲爱的小鸟,你可太聪明了!我本想吃你嘴里的那串果子,可我想尽办法都吃不到。你真是全世界最聪明的小鸟!”小鸟还是不做声。狐狸眼珠一转,又对小鸟说:“你这个全世界最傻的笨蛋!”小鸟一听马上说:“你才……”话还没说完,小鸟嘴里的那串果子就掉进狡猾的狐狸…  相似文献   

3.
一天,狐狸出去找食物,看见乌鸦站在高高的大树上,嘴里又衔着一块肉,狐狸很想吃肉,馋得流下了口水。这次,狐狸更狡猾了,他知道“骗乌鸦唱歌”已经不管用了,他又想出用给乌鸦讲笑话的办法骗肉吃。于是他对乌鸦说:“乌鸦小姐,乌鸦小姐,我给你讲个笑话吧,你一定会很开心哟!”乌鸦斜眼瞧瞧狐狸,没有睬他,狐狸讲起了笑话,刚讲完,乌鸦就笑了起来。肉掉下来,被狐狸叼走了。 乌鸦非常气愤,她紧紧跟着狐狸,一边飞,一边对狐狸说:“狐狸先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提出《狐狸和乌鸦》一课中 ,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 ,教师有这样两种教法。一是在学生读了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以后 ,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对狐狸的看法 ,给狐狸戴上“狡猾”的帽子 ,以下凡是讲到狐狸便称“狡猾的狐狸”。二是引导学生把狐狸三次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读后的感想。由于教师没有预设框架 ,学生畅所欲言 :有的说狐狸“狡猾”———它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 ,最后使乌鸦“动心” ,受骗上当 ;有的说狐狸很“聪明” ,而且很有“坚持性” ,理由是它善于察言观色 ,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 ,由向乌鸦问好到…  相似文献   

5.
苏渊 《云南教育》2005,(19):17-18
《狐狸和乌鸦》一课中,狐狸对乌鸦三次说的话,教师有这样两种教法。一是在学生读了狐狸第一次对乌鸦说的话以后,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对狐狸的看法,给狐狸扣上“狡猾”的帽子,以下凡是讲到狐狸便称“狡猾的狐狸”。二是引导学生把狐狸三次对乌鸦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结合乌鸦的表现谈谈读后的感想。由于教师没有任何情感倾向,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狐狸“狡猾”——它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使乌鸦“动心”,受骗上当。有的说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坚持性”,理由是它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口气,由向乌鸦问好,到“关心”它的孩子,到赞美乌鸦的羽毛和嗓子,直到乌鸦开口。教师认为这种见解很有创意,予以鼓励。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狐狸和乌鸦》的公开课,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三处值得商榷,有待修正。一、导入不当这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屏幕显示课文中的插图,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狐狸和乌鸦是两个怎样的动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说“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动物,乌鸦是一个爱虚荣的动物”。教师作了肯定后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很显然,这样导入不当。因为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就给文本中的狐狸和乌鸦分别戴上了“狡猾”和“爱虚荣”的帽子,这种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体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不应…  相似文献   

7.
孔令荣 《四川教育》2008,(12):46-46
【案例】《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在教师引入、学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一个什么故事时,有个学生突然质疑:“老师,我们原来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很会动脑筋,填石子取水,多聪明啊!现在遇上狐狸,它怎么变笨了呢?”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孩子们面面相觑:是呀,乌鸦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呢?其实,《狐狸和乌鸦》与《乌鸦喝水》是两个不同的童话,此“乌鸦”非彼“乌鸦”呢。但就给孩子这样讲吗?显然不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对“乌鸦”的认识是统一的,在这儿却发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也许就是学习本课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名声     
狐狸用花言巧语骗走了乌鸦嘴里的肉后,他又上演过狐假虎威的闹剧。后来,大家都骂他是骗子,是狡猾的狐狸,渐渐疏远了他。狐狸没有了朋友,感到很孤单,心里难受极了,但他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怪别人坏了他的名声。狐狸骂乌鸦:“这个黑鬼,她不怪自己太笨,反而坏我的名声,骂我是骗子,用花言巧语骗走了她嘴里的肉!”狐狸骂狼:“这个傻瓜,他不怪自己智力低下,却骂我狡猾,借老虎的威风来吓唬大家!”老牛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劝阻狐狸说:“孩子,你别骂别人了,这只能怪你自己形象不好啊!”狐狸不解地问:“老牛爷爷,您这是…  相似文献   

9.
话说,这乌鸦被狐狸骗了肉后,整天闷闷不乐,经常彻夜难眠,越想越气,忍不住破口大骂起狡猾的狐狸来。这天,乌鸦来到“动物法庭”,告了狐狸一状。这件案子很麻烦,就连博学的大象法官对此也十分头疼。众人都知道狐狸世世代代是狡猾的“大魔头”,要想控告它,简直比登天还难。唉!真是审也难,不审也难。大象法官想了想,暗暗下了决心:按老规矩吧!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位同事不断地向我抱怨她的朋友不替她保守秘密,使她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时候看过的故事,这个故事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个故事说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便蜷成一个大刺球,让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乌鸦聊天,乌鸦很羡慕刺猬有这么好的铠甲,便说:“朋友,你的这一身铠甲真好啊,就连狐狸都没办法。”刺猬经不起乌鸦的吹捧,忍不住对乌鸦说:“其实,我的铠甲也不是没有弱点,当我全身蜷起时,腹部还…  相似文献   

11.
乌鸦被狐狸骗走了嘴里叼着的肉的故事,同学们可能都听过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孙一迅同学展开丰富的想象,讲述了聪明的乌鸦是如何惩罚那只狡猾的狐狸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2.
飞到好远好远的地方为家人找食物的乌鸦爸爸终于找到了一块肉,可这么长时间的飞行, 让高度近视的乌鸦爸爸头晕目眩,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这时候,狡猾的狐狸走到乌鸦爸爸面前,装出小乌鸦的声音,成功地把乌鸦爸爸好不容易弄来的肉骗走了!就这样,狐狸再一次获得了成功! 大家觉得这个点子好不好?要是你有更好的点子请在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如果你成功帮助狐狸吃到肉, 那么我们会给你送去小惊喜的!记住哦,狐狸在等着你的友情支援哦!  相似文献   

13.
“大爷大妈、大叔大婶行行好吧!来……”咦,这是什么声音呀?原来,狡猾的狐狸扮成受伤的样子,在街角乞讨呢!善良的乌鸦果然上当了,看着狐狸伤痕累累的样子,乌鸦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刚刚买来的肉送给狐狸了,于是狐狸又成功了!大家觉得狐狸的这次行动够不够狡猾?要是你有更好更酷的点子,就快点告诉我们吧。如果你成功帮助狐狸吃到肉的话,我们会给你送去小惊喜的!记住哦,狐狸在等着你的友情支援哦!  相似文献   

14.
寓言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是个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常常先入为主,一开始授课就给故事中的角色贴上感情标签,或被同情、被赞扬,或被批判、被憎恶,几乎是强制性地将学生的思维囿于同一模式内.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九义”第三册).一开始教师就引导学生说,“狐狸是个狡猾的家伙,专干坏事.”“乌鸦长着黑黑的羽毛,不漂亮,叫声难听死了.”接下来通过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得出结论:“乌鸦不自量力,爱听奉承话,上了狐狸这个坏东西的当.”这样教学从解决教学难点来看似乎无可厚非,但从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看,这样教学寓言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天,狐狸的孩子在离乌鸦家不远的地方病了,狐狸只好硬着头皮向乌鸦问去医院的路。“乌鸦呀!我以前对不住你们,您就大发慈悲告诉我去医院的路吧!”狐狸恳切道。乌鸦瞟了他一眼,道:“从这条路往东走10里就到了”,狐狸奸笑说:“谢谢您老人家。”说完带着孩子往西走去。小狐狸不解说:“她不是说往东走吗?怎么往西走呀?”狐狸笑着说:“傻小子,上次我骗了她们的肉,她一定怀恨在心,计划复仇来了。她就故意说在东边,医院一定在西边这头,不信,咱们走着瞧。”小狐狸如有所悟,高兴地夸耀自己有个聪明的父亲。  相似文献   

16.
狐狸打乌鸦     
狐狸扛着一枝猎枪,高兴得两眼直放金光。“哈哈,这回,我对付乌鸦不用费尽口水用花言巧语哄骗它了。只要我一扣扳机,砰’的一声,乌鸦就掉下来了。”狐狸眉飞色舞,端着枪,蹑手蹑脚地摸到乌鸦筑巢的大树下。真巧,乌鸦正在树枝上,一边理羽毛,一边给小乌鸦们讲狐狸骗肉的故事。“狐狸太坏了,咱们可要小心,不要再被它骗了。”“妈妈,您放心,要是狐狸再来骗的话,我们一定不会上当的!”狐狸听到乌鸦们的说话,恨得咬牙切齿:“哼!不上当,让你们尝尝我的子弹,这才叫不上当呢。哼!”它举枪瞄准乌鸦巢,可是枪太重了,一举起来就晃呀晃,摇呀摇,这可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17.
提示:乌鸦找到了一块肉,狐狸想从它嘴里把肉骗出来。想想看,狐狸会用什么办法让乌鸦张嘴呢?自从狐狸上次骗走了乌鸦(yā)的一块肉,一直良心不安;而乌鸦也很后悔听了狐狸的花言巧语。一天,乌鸦又得到了一块香喷喷的肉,正喜滋滋地准备叼(diāo)回家喂给宝宝们吃,可不幸的是,途中又碰上了狡猾的狐狸。乌鸦连忙停在了树上,躲在了树叶下,想躲过这场“灾难”,可是,这一切哪里能躲过狐狸那机灵的眼睛呢?狐狸看了,心想:上一次,我骗走了乌鸦的一块肉,一直很不安,所以,这一次,我绝对不能再骗了,可是嘛———看着这么香,这么好吃的肉,得不到手……唉!就…  相似文献   

18.
骗人的后果     
自从上次狐狸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后,很是得意洋洋,一直盼着再有这样的机会。有一天,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在一棵大树上休息时,正好又被狡猾的狐狸看见了。狐狸跑到那棵大树下,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大哥,你怎么有空来这里玩呀?”乌鸦看了一眼狐狸,没有吱声。可狐狸并没有放弃,假装高兴地说道“:乌鸦大哥,你以为我会吃你的肉吗?我再也不会的啦!自从上次吃了你那块肉以后,我每天都追悔不已啊!”乌鸦拍了拍翅膀仍没有作声。忽然,狐狸大声说“:乌鸦大哥啊!我爷爷奶奶都卧病在床,这一次我是为他们才出来寻找食物的,如果没有食物给他们吃,他们会饿…  相似文献   

19.
狐狸来到一家餐馆做厨师,当乌鸦拜托狐狸用自己带来的肉做菜时,狡猾的狡猾答应了。狐狸接过肉后,就马上从后门偷偷溜走了,而什么都不知道的乌鸦还在餐馆里等着吃肉呢!怎么样,这次的点子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为狐狸翻案     
说狐狸狡猾奸诈,我一直不信。羡慕和嫉妒本无明显界限,你又怎知说者的居心呢?倘让我说起狐狸的好处来,我还真是有话要说。狐狸给乌鸦请安,乌鸦感动得给狐狸唱歌,还送了一块肉给狐狸作为酬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