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册教材循着整套教材编写的大宗旨--以人和人的发展为本,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语文综合素养,纳入了六个文化主题单元:  相似文献   

2.
对中日高中生物学教材“免疫调节”部分的比较研究发现,人教版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通过呈现多样化的案例与栏目来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东京版教材立足于对生理过程的完整展示,重视学生对知识全面而深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用好统编教材,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统编教材持续优化的关键举措。2017年秋季学期统编三科教材正式投入使用以来,针对统编教材使用不充分、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建议统编教材使用坚持思想性、主体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等原则,转变统编教材使用观念、提高统编教材理解能力、优化统编教材使用方式,以更好地实现统编教材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统编教材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教材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一个不可忽视且值得探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行为.教材观念、教材理解能力、教材运用能力构成教师教材素养的核心内涵."似是而非"地认识教材,"浅尝辄止"地理解教材,"舍本逐末"地运用教材,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教材素养缺失的主要表征.其原因是课程意识淡化、教育惯习固守、功利应试驱使和理论知识欠缺.可以通过自觉修炼课程意识、理论关照教材实践、丰富学校教研文化等策略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2019年版高中物理教材和2004年版高中物理教材在习题部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情况,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业质量水平为研究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山东科技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为例,在横向与纵向上研究不同版本新旧教材在习题部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情况。研究发现,2019年版高中物理教材习题量大增,所关注的核心素养比2004年版高中物理教材更全面,所达到的核心素养水平也更高。不同版本教材之间侧重不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版必修一教材注重科学思维,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019年版必修一教材注重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教材解读必须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实践导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教材解读的规范有序,能够延伸课堂深度,影响教材解读价值生成,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据此,核心素养培养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推进: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材解读的指导思想;把核心素养内涵作为解读任务设定的依据;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材解读的实践规范;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解读教材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国家课程标准是数字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新课标背景下数字教材编写应彰显国家意识形态,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编写方针;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秉持促进人的发展的编写立场;利用信息技术赋能,强调开放创新的编写理念。基于数字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技术特性,新课标下数字教材编写的结构体系包含“素养本位”的编写目标、“纸质—数字式”的资源体系、“主题—单元式”的组织编排和“立体—融合式”的呈现方式。基于此,数字教材编写应立足鲜明的编写立场,组建专业的编写团队,制定系统的编写标准,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使之立足育人育才立场,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组织编排和呈现样态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一轮统编教材建设已走过十年的发展历程,新时代重启教材统编是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支撑素养导向课程改革、走出教材多样化实施误区的历史诉求,统编教材意涵中的统一编写、审定、出版、使用蕴含着统编教材建设的实践逻辑。以此观之,十年统编教材建设实践成效卓著,同时也亟待理性审视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明晰发展路向:一是补齐适应性短板,探寻增强统编教材适应性的应对方略;二是基于结构与行动的二重性,平衡统编教材的统一要求与二次开发;三是面向素养导向的统编教材,实现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教学转化。  相似文献   

9.
范增 《教育文化论坛》2020,12(2):112-117
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六大核心素养及其分解出的18个基本要点为依据,对我国教科版及美国Science Fusion小学科学教材低年级生物单元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中美两版教材均体现了六大核心素养,教科版教材比Science Fusion教材更侧重于体现“学会学习”“责任担当”素养,Science Fusion教材比教科版教材更侧重于体现“科学精神”“实践创新”“人文底蕴”“健康生活”素养。在每一项核心素养中,中美两版教材在3个基本要点上的分布有所差异,且选取的内容各有特色。基于此,对我国教科版教材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素养,达成育人目标的主要凭借。怎样用好教材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彰显教材的价值更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可以从“尊重并研读教材,发现教材的价值”“恰当处理教材,呈现教材的精彩”“灵活运用教材,迁移教材的写法”这三个层级用好教材,从而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选取了美国Chemistry in the Community和Chemistry in the Context两本化学教材和英国Chemical storylines和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ety(中译版)化学部分作为分析对象,分别记为A、B、C、D。教材目标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材编写的指南针,研究教材目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外教材如何定位技术素养;教材体系则给我们一种对教材内容宏观组织上的认识,通过审视教材内容体系,揭示国外教材内容所涵盖的技术领域;通过分析教材具体内容,汲取国外教材在融合技术素养上好的经验。因此,本文以技术素养为线索从教材目标、内容体系和教材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单元整体备课是达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下单元整体备课更多指向以主题单元开展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的整体规划设计,但是从一线实际需要,教学中应重视教材单元整体备课。核心素养下教材单元整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基于核心素养主题单元整体备课前提下,基于核心素养达成需要,对教材单元进行系统梳理,挖掘教材单元中各部分内容的素养教学功能,规划设计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促进教学中有效达成核心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部编版教材已经启用三年了,这三年间教材也有调整与完善。部编版历史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应聚焦教材变化,挖掘其中深意,提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教材使用逐渐成为国外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热点论题。近年来,国外教材研究主要聚焦于数字教材的教学使用、师范生的教材使用素养培养以及校长教材使用领导力提升等论题。检视和反思国外教材使用研究的主要论题与新近热点得出,我国今后的教材使用研究要在辩证看待和理性吸收国际教材使用研究有益成分的同时,坚定中国自信与本土特色,并展示中国经验;注重教师职前阶段教材使用的素养培养,探寻教材使用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本土化机理;在进一步强化我国教材作为国家事权的根本前提下,加强教材教学使用与理性的创造性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STSE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中STSE内容呈现的分析工具,利用该工具分析新旧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的栏目内容,比较两个版本教材栏目STSE内容呈现的特点与异同。最后,以加强对学生进行STSE教育、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为目的,提出教师使用教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中应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再加工,采用活泼的教学方式呈现教材,通过对教材深度和广度的挖掘,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课文学习与拓展教学在整合中彼此促进,让学生语文素养在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积淀,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材建设的时代性要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模式、学生素养、教育内容、教师角色、教材编写手段、信息承载和传递方式、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人才培养由知识传承转向知识素养能力三位一体等变化,要求高校教材建设与之相适应。教材内容时代化,形式立体化,表现多样化,体系干线化,知识素养能力培养一体化,建设理念"学材化",建设手段现代化,是信息时代对高校教材建设的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教师的教学引领应立足于教材,强化回归教材的意识,掌握回归教材的方法,提升回归教材的引领技能,注重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人教A版、人教B版、北师大版及湘教版四个版本"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的习题为研究对象,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类型及其水平划分,对比四版教材习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核心素养类型及其水平层次,为教材编写和数学教学带来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金杨芬 《时代教育》2010,(2):221-221
新课程带来了新教材和新理念,把原有的教材和新教材比较一下,显然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新知识的引入几乎都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图文并茂,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必须更新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理解教材,更好地走进新课程,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