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章选材上,大多数学生喜欢选取一些“大事”来写,认为写大事能反映大主题,突出大精神。结果越写越乱,越写越糟,甚至言之无序,言之无物,只见骨架,没有血肉,不能感染读者。其实,“小事”具体可感,写好了能以小见大,能从细微之处流露真情,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大都是平平淡淡的小事,但我们常常发现,通过这些小事能反映出一个人(或一群人)精神境界的高低,当然,其中也不乏寓深刻大道理的。这就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家长在辅导孩子作文时,应引导他抓住这些素材,写出“平中见奇”的文章。如有位家长指导孩子抓住“推车过坡”这件事,写了这样一个片段:我向同学们一挥手,抢前跑上去,他们也紧跟上来。大家使出全身的劲儿齐心协力往桥上推。蹬车人转过身,朝我们喊:“小家伙儿,使劲呀!”我们这才发现蹬车人是个留着长发和小黑胡子,戴着墨镜、挎着腰包的叔叔。只见他干脆…  相似文献   

3.
雨娃娃     
孙文慧 《小学生》2006,(9):I0007-I0007
夏天来了,太阳公公正在散步,看见知了弟弟在树上说:“热呀!热呀!最难熬的日子来了。”太阳公公继续往前走,看见柳树姑娘对杨树爷爷说:“今天怎么这么热呀!”太阳公公继续往前走,看见禾苗也在埋怨,“今天怎么这么热,我的身体都快烧焦了。”于是太阳公公就去让雨娃娃下一场雨。雨娃娃答应了,急忙赶到天上,下了一场瓢泼大雨,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杨树和柳树舒展开了叶片,知了说:“好新鲜的空气啊!”雨停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真是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4.
“以小见大”是选材的一种方式。它主要表现在:小处落笔,大处着眼,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小现象,但是表现的是重大主题,阐发的是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学生习作选材雷同、虚假、陈旧等问题,笔者紧扣教材,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素材的妙用,帮助学生学会选取和运用为主旨服务、能打动读者的好素材。一、以小见大的选材策略课文《散步》叙写了祖孙三代人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出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热爱生命的主题。在阅读与写作衔接教学中,笔者围绕“亲情”设计仿写训练。  相似文献   

6.
记叙文中的记事文章,在初中阶段不可忽视,可是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记事文章存在许多问题,其原因之一,是方法不当。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给学生们前人在写作中总结出来的记事方法,效果显著。一“以小见大”法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反映重大的主题。在作文教学中,我联系课文来指导作文。课文《榆钱饭》的记事方法就是以小见大。作者从亲身  相似文献   

7.
《避雨》一课,记叙一位公社气象站的姑娘和大家谈雨的事.赞扬了姑娘热爱本职工作,精通业务,努力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流畅,结构严谨.而且,文章用一句话点明了中心思想.在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带动全文分析理解,就能收到“牵—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一、自读课文,捕捉中心句1、学生自读课文前,教师出示问题:“我”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让学生带这个问题初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即,“我”在去玉山人民公社途中遇到一场春雨,人们在路旁的小草棚里避雨,与公社气象站的气象员谈雨的事.2、提问:在避雨人群中,作者重点写谁?她是什么人?(重点写一位姑娘,她是公社气象站的气象员.)3、提问:这位姑娘是一位怎样的气象员?从课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姑娘品格特点的句子来回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从文中找出中心句:“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4、理解“心计”的意思,即有计谋,指全心全意做好事情.  相似文献   

8.
“以小见大” ,是作文训练中常有的事。比如学了《七根火柴》后 ,写一篇“以小见大”的记叙文《记一件有意义的小事》 ,应该怎样做呢 ?一、温故。根据“以小见大”的要求 ,设计一些带复习性的问题 ,唤起对课文中精彩、关键部分的回忆 ,加深对“以小见大”的印象。如 :1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以小见大” ,能否说清课文“小”在哪里 ?2 从这些“小”中 ,见到了怎样的“大” ?3 为什么这些“小”能够见“大” ?思考的目的在于理解“以小见大”的含义 ,上述三个问题中 ,第三个是重点 ,也是写这类文章的难点 ,思考时必须把握两点 :一是 ,…  相似文献   

9.
以小见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法,不少成功的作品都善于运用此法。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小事也能“出彩”,恰如一句妙语:“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那么,如何让小事“出彩”呢?以下几点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避雨》(五年制第七册6课,六年制第九册12课)一文讲的是“我”在路上避雨时,遇到公社气象站的一位气象员的事,赞美了一位有心计、热爱气象事业及具有丰富的气象知识的好姑娘。文章借“雨”写人,构思十分巧妙。“多么有心计的姑娘呀!”这就是课文中心句,教学时可以从此突破。  相似文献   

11.
所谓“小题大作”,是指故意把小事渲染得很大或当作大事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提倡小题大作,能用简单手段解决或没有必要深入钻研的问题,就不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否则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但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有些问题,有些环节确实需要“小题大作”。所谓!小题大作"#是指故意把小事渲染得很或当作大事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提倡题大作,能用简单手段解决或没有必要深入钻研问题,就不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否则教学效果会得其反。但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有些问题,有些节确实需要“小题大作”。所谓!小题大作"#是指故意把小事渲染得或当作大事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提题大作,能用简单手段解决或没有必要深入钻问题,就不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否则教学效果得其反。但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有些问题,有节确实需要“小题大作”。所谓!小题大作"#是指故意把小事渲染或当作大事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题大作,能用简单手段解决或没有必要深入问题,就不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否则教学效得其反。但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有些问题,节确实需要“小题大作”。所谓!小题大作"#是指故意把小事渲染或当作大事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题大作,能用简单手段解决或没有必要深入问题,就不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否则教学效得其反。但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有些问题节确实需要“小题大作”。所谓!小题大作"#是指故意把小事渲染或当作大事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题大作,能用简单手段解决或没有必要深问题,就不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否则教学得其反。但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有些问题节确实需要“小题大作”。所谓!小题大作"#是指故意把小事渲或当作大事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题大作,能用简单手段解决或没有必要深问题,就不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否则教学得其反。但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有些问节确实需要“小题大作”。  相似文献   

12.
编者:同学们在作文时,有时遇到的题目较大(大主题),让人无从下手.这时,化解难题的有效方法是化大为小,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立意,即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作文构思的一种方式.它主要表现为: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即记叙的是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微现象,表现的却是重大主题,阐发的是深刻道理.也就是说,用小题材来表现大主题.根据题材内涵的不同,“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以小事件阐述大道理 这类文章往往通过叙写生活中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来阐述一个大的、引人深思的事理.  相似文献   

13.
以小见大 ,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 ,不少成功的佳作都善于运用此法。小中见大 ,见微知著 ,让小事“出彩” ,恰如一句妙语所描述的———“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那么 ,如何让小事“出彩”呢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把小事放在大背景中去表现在特定背景之下来“透视”小事所蕴涵的深意 ,有了这份深意 ,文章就多了一份生动 ,也就能“出彩”。如有篇中考优秀作文 ,叙写两个小孩在放学途中做好事———使出吃奶的力气盖上一处下水道的盖儿。行文安排了得当的背景衬托———“往来的行人都敬而远之” ,“行人只是投去一束惊异的目光 ,但谁也…  相似文献   

14.
戴望舒因写出了《雨巷》一诗曾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这首名诗是中国现代诗史上不可多得的好诗之一 ,因其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而让人读之回味无穷。《雨巷》的诗美魅力与作者独特的写作艺术有关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众星拱月的意象结构与意境生成的艺术。《雨巷》一诗的独创性首先体现为意象的创造和意境的生成艺术。该诗创造了三个主要意象 :雨巷———雨中的巷道 ,悠长冷清而又寂寥的巷子 ;“我”———在雨巷中踽踽独行者 ;姑娘———“我”希望逢着的一位想像中的姑娘。诗人又以油纸伞、丁香、姑娘的眼光、芬芳、颜色、梦、颓圮的…  相似文献   

15.
以小见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法,不少成功的作品都善于运用此法。小中见大,见微知著,让小事“出彩”,恰如一句妙语所描述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那么,作文中如何让小事“出彩”呢?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胡海鹏 《学语文》2003,(4):36-36
戴望舒的《雨巷》中有三个主要的意象:我、姑娘、雨巷。一致的看法是:“姑娘”象征理想。而“我”、“雨巷”是否有象征意义,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笔者以为,“我”、“雨巷”不仅有象征意味,而且与“姑娘”这一意象一样,有更深层的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7.
以小见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方法,不少成功的作品都善于运用此法。小中见大,见微知著,让小事“出彩”,恰如一句妙语所描述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那么,如何让小事“出彩”呢?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把小事放到大背景中去表现。即在特定背景之下来“透视”小事所蕴含的深意,有了这份深意,文章就多了一份生动,也就能“出彩”。如有篇中考优秀作文,叙写两个小孩在放学途中做好事——使出吃奶的力气盖上一处下水道的盖儿。行文安排了得当的背景衬托——“往来的行人都敬而远之”,“行人只是投去一束惊异的目光,但谁也没有停住脚”,…  相似文献   

18.
避雨     
《避雨》重点记叙了一位公社气象员姑娘避雨时的行动和语言。第一次下雨时,她“不声不响”地站在草棚的“最边上”。雨停了,大伙急着赶路,她“没有动”,“抬头望了望天空”,告诉大家:“还有雨!”第二次下雨时,她“仍然站在最边上”。姑娘在避雨中的行动,反映了她爱观察气象变化的特点。第二次避雨时,人们向她“打破沙锅问到底”,她对  相似文献   

19.
作文碰碰车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一些小事,但这些小事中往往蕴藏着“不小”的意义。如果我们善于发现那些“不小”的意义,并在文章中来上“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那小事就一定会显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20.
命题作文①凡人小事提示:“凡人”是普通人,“小事”是指生活中的看似不值一提,但令人怦然心动的常见的事情。宜以小见大,突出小事不小。②人间真情提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邻居之间等等,自有真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