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佳琪 《今传媒》2023,(2):124-129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代言人形式经历了从真人代言人到二次元虚拟代言人再到虚拟数字代言人的发展过程。虚拟数字代言人的本质是专业团队打造的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介产品。本文探讨了超写实虚拟数字代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生产营销机制,结合案例分析了虚拟数字代言人兴起带来的法律风险与伦理风险,并结合我国现有法律,对代言人虚假代言行为的规制路径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利用3D扫描技术重现建筑形象Shoei Yoh档案馆是一个在线互动展示平台,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建筑环境学院的设计师开发,可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中重现日本建筑大师和数字设计先驱S ho e i Yoh的标志性建筑作品。设计团队利用3D扫描技术创建了数字建筑存储库,存储库中的数据可用于生成新的数字渲染和动画,使建筑在体验式数字展览空间中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3.
一、数字设备的概况: 数字设备的发展就其记录格式分有非压缩和压缩两大类。非压缩记录格式的录像机有D1、D2、D3、D5等系列,D1、D5为数字分量和D2、D3为数字复合,它是以原有信号码率直接记录输入信号,保持了信号的原有水平,为无损记录。代表了数字设备最高标准,图像质量最高,信号损失最小,但价格非常昂贵。 由于数字视频码率压缩在广播电视各个领域迅速得到普及,M-JPEG、MPEG-2压缩标准为各界广泛接收。如SONY公司推出的  相似文献   

4.
媒介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是一种文化范式的转型,也使得视觉文化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力量存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文章以3D特效在影视广告创作中的运用为切入点,通过对3D特效与影视广告有效结合的经典作品进行研究分析,论述3D特效给影视广告行业带来的革命性突破,探索3D特效在影视广告视觉表现方面的特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VR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优势与技术难度分析,将斯坦福大学数字虚拟馆利用方式与湖北经济学院拟建3D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求分析进行对比,对高校3D图书馆基于VR技术的信息服务模式构建提出一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虚拟医院是以网络为依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建立的、为人们提供医学信息资源与医疗咨询服务的新型医院模式。文章对虚拟医院数字参考咨询用户研究的定义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用户的信息需求特征,以期对虚拟医院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虚拟医院是以网络为依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建立的、为人们提供医学信息资源与医疗咨询服务的新型医院模式。文章对虚拟医院数字参考咨询用户研究的定义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用户的信息需求特征,以期对虚拟医院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3D打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锋 《新闻前哨》2013,(12):95-95
3D打印(3D printing),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  相似文献   

9.
数字期刊是IT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数字时代E生活的象征之一。数字期刊包括电子期刊、多媒体期刊和互联网期刊等,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是传统期刊的互联网出版;二是多媒体期刊互联网出版[1]。数字期刊采用先进的点对点(P2P)技术发行。在提高阅读效果方面,它集Flash动画、视频短片和背景音乐、声音甚至3D等各种特效于一体。  相似文献   

10.
数字广告中数字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积常  林文成 《传媒》2015,(18):70-72
本文分析了数字媒体在数字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从其引导性、交互性、人性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等特征加以阐述和剖析.以网页设计和3D技术作为引例,对数字广告中数字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不仅炒热了3D概念,同时也把这股风潮迅速带入到电视领域.3D技术,亦即虚拟三维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双眼观察物体时的角度差异(即人眼视差)原理,使人在观看视频信号、收听音频信号时主动辨别物体远近,并产生立体效果的新技术.3D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应用要先于电视,但与3D电影相比,3D电视的观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更为自由地收看到真实感极强的实况转播,如重要体育赛事、大型活动等,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需求对节目类型进行选择,更具便捷性与经济性.顺应这一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央视3D频道适时诞生,但发展过程却有喜有忧.以央视3D频道为例,分析3D技术对电视节目内容构建的影响,探讨3D频道的问题所在,意在为我国未来3D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3D技术的不断完善,特别是3D电影《阿凡达》的全球热映,中国掀起了3D热潮,数字银幕数从2007年的82块迅速增加到2010年底的2000块.但3D电影票房的增长主要是由美国3D电影大规模的引入而带来的. 3D电影投资成本高、风险大,并不是每部3D(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都能收回成本或者得到观众的认可.因此,有必要了解3D电影在中国的现状、观众的认可程度以及3D电影的票房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数字文旅领域关键技术,促进文旅融合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系统挖掘数字文旅技术专利,运用TF-IDF、LDA主题模型、ROST等方法和工具,从专利计量、技术热点、技术主题、技术关联4个方面展开研究并预测其趋势。研究发现:数字文旅技术现处于成熟初期;专利主题可分为交互式人工智能技术、电子导航技术、智能传感技术、3D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5类;发展方向以挖掘5G信息技术潜力、注重以人为本提升游客体验、突破信息壁垒为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标榜求新求异的新闻现象,动新闻由台湾媒体《苹果日报》于2009年11月中旬推出,它主要以手机、网络为传播载体,并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通过3D新闻动画,将新闻照片、动画设计、旁白、音效等进行结合,写实模拟再现整个新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以美国、德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引领3D打印热潮,其他各国也逐步开始重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呈现"3D打印热"。3D打印技术作为具有前沿性、先导性的新兴技术,正在促使传统工业技术和传统生产工艺发生深刻变革。此外,3D打印技术能与计算机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材料科学技术、有机高分子化学、激光技术等科学技术结合,促进第三次工业革命,所以,被《经济学人》专题报告评为促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3D打印技术在医学、航天科技、考古文物、制作业、建筑业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数字期刊也叫网络杂志、电子期刊、多媒体杂志等,是数字技术发展的衍生物。数字期刊将P2P技术、Flash动画、背景音乐、3D特效等合为一体,使杂志的效果更加生动。数字期刊具有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网页阅读、在线阅读和独立打开等方式进行。由于数字期刊的延展性较强,可将其与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数码产品相连接,进行个人终端阅读。与传统的期刊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3D虚拟现实技术、高校后勤档案与3D虚拟现实技术、3D虚拟高校后勤档案之3D虚拟校园、3D虚拟高校后勤档案之3D虚拟管线等方面,以3D虚拟校园和3D虚拟管线为例,对3D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后勤档案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星宁 《今传媒》2024,(3):59-62
AI主播作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产物,在口语传播视域下展露着自身优势,对真人主播产生了一定影响。口语传播是指人们运用口语在各类场景中进行的互动交流,核心是“言谈”,因此,“人格化”是真人主播“驳斥”AI主播的有力武器。随着技术的进步,AI主播逐渐具备了“人格化”特征,但囿于现阶段技术的局限性,“人格化”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缺失。本文运用个案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及话语分析法,以山东广电超写实AI主播“海蓝”为剖析对象,从受众视角探讨口语传播视域下AI主播人格化的呈现、缺失以及未来建构期望,旨在明晰发展方向、给予真人主播维系个人职业生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秦时明月》是中国首部3D武侠动画,其制作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进行了有机结合.利用数字技术将中国古典文学、哲学、建筑和传统艺术形式等诸多中国文化融合到动画作品中去,实现了现代数字技术与古代文化的艺术融合.而数字技术这一新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也使动画的审美体系发生了变革,数字动画带来的一系列审美创新也促使了中国动画创作风格逐渐由新世纪早期的借鉴国外回归民族化.  相似文献   

20.
《报林求索》2012,(12):28-28
<正>在电视从业人员感叹一个型号生产几年、卖几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也让人不禁要问上一句:电视还能变啥样?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平面到2D再到3D,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再到"玩电视"……日新月异的电视技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在电视从业人员感叹一个型号生产几年、卖几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同时,也让人不禁要问上一句:电视还能变啥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