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向荣 《传媒》2023,(18):9-12
云听十分注重广大车主的实际需求,不断夯实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内“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的技术支撑。云听采用大数据分析和AI内容推荐技术,将400万小时以上的丰富音频内容库通过“场景化智能推送”的方式为车主提供全时段车载内容服务。同时,打通手机、车机平台,用户使用同一账号可同时登录移动端和车载端,真正实现了广播在车载FM、车内智慧大屏和手机音频平台等收听场景的无缝切换,操作体验更流畅,快速实现车载市场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2.
当下我国的传媒行业进入快速变革时期。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原有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重构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传统把关的失效、传统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下降、大众传播转向精准传播成为传媒舆论工作的新特点。此外,智能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舆论引导的变革,包括新闻传播的碎片化、舆论引导反应的机动化、舆论引导的个性化。在新形势下,应合理将智能技术运用于新闻媒体信息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通过人机协作更好地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同时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更好地引导舆论、把控传播风险、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智能传播是多种高精技术支撑构建而成的新一代信息传播系统,卫星导航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云技术、定位技术为5G赋能之三大应用场景提供了丰富坚实的技术基础保障。透过研究分析层级分明且交织渗透的智能传播技术支撑体系,构筑技术体系支撑的中国特色智能传播理论,坚定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在智能传播新时代的学术自信,在中国新文科建设征程中具有“标识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园 《图书馆学刊》2010,32(7):99-101
智能信息推拉(IIPP)技术是一种新的网上信息服务技术,能提供及时、主动的定制化服务,是图书馆信息服务中有效实现信息检索、传播发布的重要手段。从IIPP技术的概念与功能入手,论述了此项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读者信息服务和信息采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智能传播逐渐成为加快和加深人类自我认知的新方法与新途径,人机融合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智能传播体系中的人机关系问题为起点,通过引入技术哲学的理论资源,以及总览人机融合的现实语境,归纳了系统化、平台化、多元化、网络化、个性化、产业化、智能化七种人机融合基本特性,详细分析了智能传播体系中人机融合的关键共性技术,并从政策法规、平台基础、内容生产三个方面展望了人机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为智能传播的伦理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章丽 《采.写.编》2021,(12):12-13
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研发手段实现模拟并拓展人的智能的相关理论和运用的技术科学,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渗透到了新闻传播生产的各个环节.新闻传播生产模式在信息采集、内容制作、产品分发、用户体验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变革.本文针对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生产的相关理论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生产模式中的应用方式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何苑  张洪忠  张尔坤 《传媒》2022,(5):48-51
当前,自然语言处理(NLP)在传媒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的一项重要人工智能技术。本文梳理了近一年来该技术在智能传播领域的应用现状,并从智能信息采集与输出、视觉内容生成与修复、语音内容合成与还原、AI虚拟主播四大应用场景出发,对与之相伴而生的问题风险和风控措施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在NLP全方位向传媒领域渗透的大趋势下,新闻传播从业者既要积极提升自身对新技术的驾驭能力,也要防范技术应用带来的问题,以促进智能传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开放、摩尔定律、社交媒体、数据挖掘技术把我们带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具有量度、频度、速度、维度和温度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并致力于为决策服务。大数据也给传媒业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更为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传媒业必须从信息稀缺时代的大众传播、信息丰裕时代的互联网传播,快速转变为信息过载时代下的智能传播。而要实现智能传播,关键在于打造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智能匹配平台,在不断优化用户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和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智能传播具有潜力巨大的混合型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信息服务收费、广告、电子商务、舆情增值服务收入和网络行政服务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核心要素,场景有效提高了传播的精确性,以技术为支撑分析预判用户的需求变化,注重差异化和个性化体验,实现内容服务的有效适配性。场景化时代,音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呈现明朗化的发展态势。基于粉丝经济的音乐传播呈现着延续性、裂变式、创造性特点,使得以情感、文化为强关系纽带的粉丝用户共享、分享或创建新场景,从而呈现出基于场景服务的智能、游戏、关系、营销新趋势,推动音乐传播的智能化、社会化、创造化发展,实现新的场景化传播变革。  相似文献   

10.
吕锐 《中国广播》2006,(10):13-17
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广播业带来的影响传统的广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广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信息处理的数字化和信息传播的网络化,从而引发了信息传播领域的重大变革:跨媒体传播手段的整合化、信息传播规模的全球化以及受众收发信息的主动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通过对新媒体传播模式形成的分析,对新媒体传播技术以及发展形势两部分内容展开深入性探讨,通过对新媒体传播技术形式与特点的研究,为新媒体传播今后的发展策略提供一些建议,旨在提升新媒体传播技术应用效果,推动新媒体传播稳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兰帅辉  尹素伟 《当代传播》2022,(5):93-96+101
本文从人工智能三要素——数据、算力和算法入手,考察智能技术参与下传播活动的多维特征,即万物皆数与数据为媒、算力多层与全时空传播、算法泛在与敏捷链接等。从技术的两面性分析发现,智能传播存在数据与智能代差、算力私有化与新权力壁垒、算法偏见导致的传播偏见和对人的异化等问题,需要从技术要素维度反思智能传播的素养提升、技术融合、多元共治等,为智能传播的理论、应用及发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智能传播研究兴起于2013年“大数据元年”,发展至今共经历四个时期:发轫期、成长期、爆发期、深化期。主要有五个研究主题:人机关系研究、传媒业发展研究、新闻黑箱、受众分析、智能广告。由此形成四大研究领域:技术重塑下新闻业的变革、智能传播与社会治理的关联、智能时代的伦理风险审视和智能广告的核心要素。其研究呈现五大趋势:范式的主体性反思、平台的文化性关照、服务的情景化聚焦、伦理的学理化深入和治理的法制化思考。  相似文献   

14.
林凌 《青年记者》2020,(7):8-11
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导航系统等智能传播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万物皆媒和凡媒皆智的传播时代已经来临。5G技术的广泛使用将进一步加速智能传播进程,“具有超级连接能力的5G网络,将承载10亿个场所、50亿人、500亿物的连接,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相似文献   

15.
郝红霞  严三九 《编辑之友》2022,(6):12-15+93
全媒体在智能传播背景下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与前瞻性特征。在智能技术、社会需求、媒体融合政策等多要素驱动下,传统出版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全媒体出版场景是一种综合性的场景,智能传播技术的引入和使用打通了编辑场景、传播场景、受众生活场景间的边界。出版企业一方面需要从形态层面实现出版产品媒体样式之全;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深入各种新场景,创造多元新功能与新模式,实现出版产业价值之全,由此从内外两方面面向场景,推动全媒体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佳柔 《今传媒》2022,30(2):95-99
本文以5G时代人机交互技术在科学传播领域的渗透、应用为切入点,探讨人机交互传播系统对科学传播模式的改变。简要介绍人机交互技术内涵及其发展趋向,重点探讨人机交互技术对科学传播的积极影响。文章认为,新技术运用颠覆了传统的“人—人”科学传播模式,并有望以“人—机—网络—云端”系统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成为未来科学传播的重要模式,并尝试构建了贴近5G时代技术发展轨迹的科学传播简化模型。本研究旨在通过自然、智能的机器应用,延伸并增强人类的科学传播能力和传播效率,并对科学传播者的决策和行为方式、路径等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重塑了新闻资讯的生产流程和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传播由“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主流媒体应该主动顺应技术变革的大趋势,将大数据应用于媒体智能传播,通过建设“城市服务+融媒体”融合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智能应用体系的新传播模型,推动主流媒体与大数据融合,与城市融合,与社会民生融合,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的智能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8.
曹素贞  张金桐 《当代传播》2020,(2):37-40,66
5G技术以全新的网络架构开启了媒介传播领域的新里程碑。它不仅推动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迁和传播格局的改变,同时也将成为传播演进脉络的重要节点。本文基于5G技术对社会结构和媒介生态的影响,探讨5G技术赋能下的媒介传播新图景,即未来媒体智能化传播、视觉化传播、场景化传播和沉浸式传播的新转向和新常态,以及媒介传播构成要素变革的新趋势,并对新传播格局下的传播秩序边界进行理性再审视。研究认为,5G技术将重塑人、媒介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辩证看待技术与传播的深度关联,对传播领域变革作出前瞻性的研判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有两个最重要的特性即草根性和多次传播性,草根性接近地气,多次传播可以将内容覆盖无死角。这是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广播汽车服务类节目受听众欢迎的原因是其可以直接和听众互动,服务听众。广播汽车类节目和新媒体的融合,继续发挥直接服务听众的广播优势,同时在新媒体的融合下避免一次传播的缺陷,碎片化的多次传播被无限放大,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广播汽车节目通过媒体融合会成为直接服务汽车实体上的重要链条。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媒业的基本社会功能是进行新闻传播。这一基本功能的实现要通过两个环节──把“新闻”产品(如报纸、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网页等)生产出来,再把这些产品“传播”开去。生产报纸产品的基本技术是出版印刷技术,传播报纸产品的基本技术是新闻传递技术──其实,报纸的传递是通过国家操办的邮政系统或报社模仿邮政系统的运行方式而自行操办的发行系统进行的。邮政系统、发行系统是交通运输技术与人员投递服务相结合的营运系统,是劳动密集型的,而非技术密集型的。生产广播、电视节目并将其串联播出的技术被称为节目制作技术和播控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