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搬迁学生的学校适应关乎其学业和身心健康,关注搬迁初中生的学校适应,能为搬迁后续的教育保障工作提供有力的实证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人口学信息以及学校适应量表对贵州省某安置点学校整群抽样,得到有效数据741份,其中搬迁学生355名,非搬迁学生386份。研究发现搬迁学生与非搬迁学生整体学校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校适应存在搬迁与非搬迁、男女、年级和搬迁年限的显著差异。总体来看搬迁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高于非搬迁学生,搬迁女生的环境适应显著好于男生,初一年级搬迁学生学校适应水平高于初二搬迁学生,搬迁年限越久,搬迁学生的师生适应越好。  相似文献   

2.
易地扶贫搬迁点教育保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需要具体深入到学科教学层面。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来看,易地扶贫搬迁点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除了文化背景差异外,主要是教学管理环节薄弱、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短板、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不足等,需要从规范教学管理、更新教学观念、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社区教育作为有效帮扶途径之一,不但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搬迁地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更有助于搬迁移民尽快适应新社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在搬迁后"稳得住、能致富"。国家与地方出台的相关文件、我国历史上的社区教育经验以及移民自身的学习需求,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提供了政策基础、实践基础和动力基础。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兼具城镇与农村特征,故需从城乡融合视角制定其社区教育发展路径:一是以"稳秩序升内涵"为宗旨,确立社区教育的发展定位与目标;二是以"广服务融生活"为目标,构建社区教育的内容与载体;三是以"多形式活方法"为理念,组织与实施社区教育活动;四是以"成合力升效率"为指向,保障社区教育的运行与效率。总之,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教育应当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注重将其与产业发展和社区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是培育搬迁居民内生力的重要途径,推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应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重点工作。基于四个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田野调研,从社区教育主体、社区教育内容、社区教育形式和社区教育目标四个维度进行审视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的实践逻辑体现在生计逻辑、市民逻辑、效率逻辑、教育逻辑和发展逻辑五个方面;存在教育目标低位态、学习主体参与缺位、家庭教育内容缺失、感恩教育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优化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机制,推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一要深挖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内涵,推进社区课程和教师队伍建设;二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治理,形成社区教育参与合力;三要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资源,发挥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最大功效;四要利用现代化多元信息工具,丰富易地扶贫搬迁点多元社区教育形式;五要提升搬迁居民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搬迁群众主动学习的社区意识。  相似文献   

5.
李娜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7):15-19,25
社会适应是一个继续社会化的过程,即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个体生存方式的变化,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易地扶贫搬迁使得移民们面临着环境和社会角色的变迁,迫使着他们进行自身调整,在经济生活、社会交往、价值观念方面都发生变化,以更好的适应新的社区环境。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社会适应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搬迁后的移民要完全实现生产、生活、心理的适应,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易地搬迁社区是基于精准扶贫政策下因空间嬗变与重组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社区类型。由于急剧的空间变迁使不同地缘背景的社群骤然间聚集生活在同一社区共同体,进而产生了诸如人际关系淡薄、心理认同不足、社会适应困境、社区治理低效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文章基于社会学空间视角探寻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即完善包容性顶层设计,全力留住乡愁;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效能;重构社会网络关系,增强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6,(4):112-115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消除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边远山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和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详尽阐述了易地扶贫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2004年以来定西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认真分析了全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定西市如何更好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更有效地助推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移民搬入新的社区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二者文化存在差异性,移民只有通过调适自身文化,才能与当地文化相融共生.文章基于对普安县A镇的田野调查,从人类学的视野对移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身份认同的调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安县A镇移民正处于文化调适的接触期.为帮助移民完成文化调适,文章从政府、社会及移民三者出发,提出了解决就业、尊重移民生活习惯及重构社会关系网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易地扶贫搬迁学生来新学校后通常难以适应安置地学校的新环境,这样不仅关系到其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还会影响其融入新学校的程度,甚至会对社会化进程的推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快速融入学校新环境的实践研究,能提升他们对学校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他们良好地融入,增强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剖析了制约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快速融入学校新环境的因素,探究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快速融入学校新环境的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实践当中,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易地搬迁当中,失地老年人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由于生活场景的转换、生计方式的改变,失地老人的社会适应和对社区的归属感遭遇挑战。文章以山西省Z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失地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研究法,对失地老年人生计生活、社会交往、社区归属感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介入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精准扶贫期间,有很多贫困群众搬离原来的居住地,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如何让这些移民适应新社区的生产生活,是关系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重大问题。文章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和谐社区为例,调查了该社区搬迁移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计方式、社会网络等方面的适应状况,发现存在拆旧复垦还未完成、迁出地土地流转难度大、社区基础设施完善空间大、后续就业帮扶任务艰巨等社会适应困境,提出了盘活搬迁区“三块地”、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做好后续帮扶工作等增强移民社会适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易地扶贫政策作为“五个一批”脱贫手段之一,是国家推进减贫进程中最直接的政策投入,其政策效果易测量,易评估。文章通过对某村落易地扶贫政策实施进行调查,发现了移民生计的变迁中物质资本增强金融资本弱化的政策效果。村庄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仍面临着经济基础发展薄弱,政策参与主体单一,政策目标群参与度低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易地搬迁移民兼具“农民”与“市民”的特征,身份的双重性与搬迁方式的多元性使其社会融入问题更突出、过程更复杂、内容更广泛,因此,研究其社会融入问题更为迫切。易地搬迁让农户移居到“穿越式”空间,使其生计方式发生转变、交往方式得以延伸、管理方式产生变化,彻底实现了生活的“解放”。不过,搬迁后,农户也面临可持续生计保障难、社会关系网络重塑难、常规化治理资源不足等困境,产生“悬浮式”身份认同。由此,应从个体培育、家庭导引、社区协同和社会支持层面构建志智双扶长效机制,全方位激发搬迁农户的内生动力;应通过夯实经济基础、强化社区认同、重塑社区文化、加速社区融合等手段,实现搬迁农户经济空间、心理空间、服务空间、资源空间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和动力源泉,乡村振兴是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化的目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雪花湖社区利用文化资源转化出个体发展、家庭作坊、“传承人+合作社+绣娘”、现代化企业等四种模式,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找到了突破点,培育了乡村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文化资源经济价值挖掘整理不够、缺乏资源转化环境、资源转化能力不足、文化传承面临危机等问题,需要从建设文化资源数据库、创设新型消费场景、提升资源转化能力、完善传承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易地搬迁成为很多乡镇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变农民原有的存在潜在危险的住房,将其分别从塌陷区、低洼区迁移走,由村部集中投资建房,形成一定规模化的小区。笔者在皖北地区进行调研时,对当地的这种村落小区规划印象深刻,这种模式可以迁移到类似乡镇社区。本文是基于社会策划模式下对"村落小区"这种易地搬迁的乡镇社区规划进行探索,从社区内的规划、管理、创新这几个方面展开叙述,剖析其成功原因,更好的应用于乡镇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16.
17.
以湖北省西部农村高罗乡为例,系统介绍我国农村山地扶贫的普遍适用性方法——搬迁扶贫政策的实施条件、实施过程和政策成效。通过对高罗乡扶贫搬迁政策的受众进行访谈调查以及对当地政府政策性资料的收集分析,对扶贫搬迁政策的扶贫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且指出了这种在我国中西部生存环境恶劣的农村地区普遍实施的扶贫政策的负面政策性效应。首次提出扶贫搬迁政策会导致当地贫穷人口内部贫富差距拉大这一观点,并详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对我国扶贫搬迁政策完善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苦聪人,归属于拉祜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民族。笔者以易地搬迁的苦聪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镇沅县恩乐镇复兴村大平掌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为调查地,对世居哀牢山的苦聪人搬迁到平坝地区后的心理适应状况进行研究。从总体上来看,搬迁后的苦聪人基本实现心理适应,在新的居住地开始规划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在安置点开始了新的生活,其子女在新学校的学习生活和家校合作也随之展开。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为例,对12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的学校教师从家校合作的方式、内容和困难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NVivo软件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子女的家校合作存在沟通困难、方式单一、内容欠缺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移民子女家庭环境特殊、家长观念落后等方面。由此提出政府健全政策支持、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家庭重视教育、社区积极配合四个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空间贫困理论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容易陷入低水平应用状态。通过对贵州省德江县跨区域移民的实证分析,探讨了跨区域移民多重空间重塑问题。德江县跨区域移民通过城镇化集中安置方式,在经济开发区建设移民新区、安置就业、增加后续社会支持等措施全方位拓展移民生计空间。但德江县跨区域移民面临社会资本重构障碍、文化与心理适应困境及扶持移民的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应进行移民社区生活实践的社会建构、走高质量城镇化安置、进行跨区域移民行政协调与区域合作、积极发展循证扶贫等方式进行移民多重空间重塑的策略创新。德江县跨区域移民的启示:科学的贫困治理应由自然地理空间向多重空间优化,重塑移民多重生计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