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超 《中国传媒科技》2022,(10):155-157+160
【目的】致力于让记者编辑更方便快捷地进行新闻报道,更好地辅助其在深度报道方面创造更多的可能。【方法】新华社写稿机器人“快笔小新”积极探索业务需求和智能化采写技术的结合点,新增各种解决新闻报道痛点的功能服务,例如“Bib号速查”系统,深耕赛事数据,提供奥运奖牌榜数据等服务,结合业务,不断创新。【结果】【结论】此次“快笔小新”助力北京冬奥会赛事报道,破解了困扰记者编辑多年的痛点,很大程度提高了冬奥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得到前方记者的广泛好评,为冬奥智慧赋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展开深入探究,以期提高业务质量,加快其效率。【方法】文章采取文献调查法,通过翻阅诸多文献资料,简要论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在广播电视发展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要点,同时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展中的应用实践展开了深入探究。【结果】通过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效果较好,不仅加强整合、宣传了广播电视节目信息,也实现了各群体不同形式的交流,让广播电视等媒体运行更加稳定、丰富。【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发展的充分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可打造出更多大众喜欢的电视节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究新时代B站用户的青年亚文化特征和心理画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参与式观察对B站及其用户进行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 ]B站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其心理可从青年亚文化视角分析,发现B站青年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及传统文化之间的某些互动和融通。【结论】B站内容生产者存在现实与网络的反差、内容接收者是个性化推送的受益者、内容传播者是具有紧密关系的用户传播;B站用户具有多元的使用动机和用户特征,并反映出其中的心理需求。主流媒体应该辩证看待B站中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用优质的内容生产引导青年亚文化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超 《新闻世界》2013,(7):231-233
【摘要】作为一份民国时期辐射范围较广的报纸,《晨钟》地方新闻的报道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内容构成、写作手法、报道方式等入手,分析了其地方新闻报道特点,旨在对当下的地方新闻报道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数字技术下的AI虚拟主播新闻应用与融合新闻报道的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萧山日报新媒体矩阵利用AI技术打造了虚拟主播“小韵”。在新闻内容编辑环节和流程上,以及重大主题报道中,虚拟主播技术的运用不断在融合媒体产品中进行创新应用,服务新闻报道。【方法】综合应用文献调查法、观察法、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课题进行论述和阐释。【结果】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催化了“技术+内容”融合质变,推动了媒体内容生产流程的重塑,为编辑记者提供了内容生产智能化流程,推动了跨媒介和跨平台的信息聚合。【结论】AI技术赋能媒体融合,不仅实现了全媒体探索与实践的持续深化,也起到了助推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传媒和科技领域互相结合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6.
李婷婷 《新闻世界》2013,(6):309-310
实事求是是新闻事业的生命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精髓。它不仅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的前提条件,也是新闻报道取得人民信任的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重要性。不论是在正面报道、批评报道还是对外报道中都应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报道原则,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闻事业,这是党赋予我国新闻媒体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传媒主流媒体在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应对挑战,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方法】站在时代高度,聚焦社会焦点,采取平民视角,借势媒体融合,创新表达方式和手段。【结果】让主题报道“立”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燃”起来,不断做大做强。【结论】只有创新报道理念、呈现手段和方法,强化用户思维,才能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网络空间治理是现代化治理课题的应有之义,识别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及演化路径,对化解网络舆情、净化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对2018-2022年间发生的40个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进行分析,考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及演化的必要条件及各因素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组态下的代表性案例进行过程追踪分析,进一步探索网络舆情信息生态系统中各信息因子组合对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及因果机制。【结果】信息敏感度、网民参与度、技术硬环境是影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演化的必要条件,网媒报道量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演化具有重要影响。【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应从做好监测预警工作、规制信息人行为、畅通多元沟通渠道出发净化网络舆情信息生态。  相似文献   

9.
后工业化时代,人类不仅进入了网络时代,也进入了风险社会时期,对危机事件的网络新闻报道展开研究也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网络上的危机新闻报道在求真、求快的前提下,还应该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陆亚男 《新闻世界》2013,(7):256-257
【摘要】每年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如何让经常性的会议报道出彩成为各路媒体的头等大事。本文以中青在线2013年的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为例分析其在新闻策划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印发《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要求新闻机构建立健全内部防范虚假新闻的管理制度、纠错和更正制度,完善虚假失实报道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严重虚假失实报道将责令新闻机构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12.
【目标】希望通过研究报道技术在数字时代的融合以及对新闻传播成效的影响,剖析新闻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应用技术达到提高信息传达质量与效率的目标。【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案例深度分析、对比数据等方法,深度研究数字科技(如大数据、AI、VR等)如何在新闻提供中得以应用,并详细讨论这些科技是如何影响新闻内容创作、处理、发布和接受等过程的。【结果】研究发现,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也增强了新闻传播效率与受众参与感。然而技术的应用同时提高了新闻的质量,也引起了关于信息的准确性和新闻伦理的热烈讨论。【结论】数字科技的融合明显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也对新闻业提出了挑战。未来,新闻行业需要更注重科技应用与新闻伦理,以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众多媒体中.网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网络的即时播报或准即时播报,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中占得一定的先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众知晓信息、作出反应。网络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不仅具有多媒体的优势,还具有“超链接”的特点,通过链接和新闻聚合(RSS),在网络媒体之间、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形成充分的互动.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4.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是网络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做好重大主题网络报道报道,不仅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成为重点新闻网站树立权威形象,提升舆论引导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新华网在重大主题网络新闻报道中积极实践、主动作为,逐步积累了经验,摸索出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5.
“新闻常新”,这是对新闻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要求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而且要求新闻报道的方式、语言、风格、写作技巧,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记者不仅需要报道有关国家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报道科技、文化、人物等其它方面的内容。新闻报道题材的扩大带来了新闻报道方式和语言的大创新。为了让新闻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报要在与广播、电视、网络等校内新闻媒介的竞争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应当不断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加强深度报道不仅要遵循一定原则,而且还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齐心 《中国传媒科技》2022,(12):139-142
【目的】视频直播作为全媒体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新华社亚太总分社为进一步提升视频直播报道传播力影响力,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很有必要。【方法】文章深入研究、创新实践全媒体采集、5G直播、云导播、增强现实等关键技术,赋能视频直播报道,设计完善的“总分社视频直播系统”。【结果】在香港选举、香港抗疫、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重要新闻场景中成功实现移动、灵活、可靠的视频直播报道,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结论】为多平台各类型视频直播报道不断适应移动化、智能化、超清化趋势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玲玲 《中国传媒科技》2023,(3):106-109+130
【目的】探索纸媒的深度报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存活、发展甚至重构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的方法。【方法】将近年来《永州日报》发布的深度报道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在全媒体时代下纸媒做好深度报道的意义和策略。【结果】通过记者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对新闻内容进行追踪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纸媒突破重围的最佳优势。【结论】深度报道帮助纸媒引导舆论和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在全媒体时代,更应发挥作用,创新报道形式,延续纸媒深度报道的影响力,提供更优质的深度报道作品。  相似文献   

19.
传播科技是指支持传播活动进行、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①传播科技的进步促进新闻报道的变革,对新闻报道的报道方式、写作手法、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产生影响. 现代以来传播科技的发展与新闻报道的变革 1.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以声音和图像为主.广播和电视报道使新闻报道的符号由文字转变为声音和图像.广播中不仅有人的语言,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视的画面形象生动,给受众带来直观的现场感.随着有线电视和卫星的广泛应用,电视逐渐成为人们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而广播向“专门化”和“本土化”发展,面向特定的群体发展新闻广播、音乐广播等.以文字为依托的传统报业也在新闻报道声音化、图像化中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发展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视域下不同媒介的深度交融、媒体发布通道的多样性,为公众信息获取提供了较大便利。【目的】公众借助网络平台不仅能获取实时信息,同时还能在其中交流和互动,实现压力的释放。但需注意的是,全媒体视域下的自由性、多元化的表达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社会安定和谐,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结果】通过对全媒体视域下网络公共空间的解构成因、重塑举措进行详细剖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举措。【结论】这些举措是打造全媒体信息交流与良性互动格局,重塑有序健康的网络公共空间的有效方式,希望能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