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科研活动融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其目的就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胶凝材料、混凝土、建筑钢材、砂浆及墙体材料等内容。在多年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此现象,授课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改进,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讨论式教学法、科研融入教学法等。特别是结合授课教师所承担的工程服务及科研项目,将工程实际融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并能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推进实施为背景,系统地剖析了基础工程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我校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工作实际,从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入手进行讨论分析,提出了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并就如何提高基础工程课程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和促进其他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顺利实施,培养更多土木工程应用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3.
建筑信息化是现阶段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强大趋势,因而土木工程人才培养需紧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步伐。基于浙江科技学院与德国相关院校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建筑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介绍该专业德国合作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建筑信息化方面的教学特色,分析该专业借鉴德国应用型高校教学经验及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开展的多课程交叉的建筑信息化实践教学改革,包括课程体系设计、实施步骤、相应举措及成效分析等,以期将建筑信息化技术融入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具有相应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4.
基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进行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金课”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教师队伍;对标“金课”建设标准,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矩阵;基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构建课程教学资源,优化具有深度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组织,推进蕴含思政教学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通过上述举措,促进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同步,打造出具有土木专业特色的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金课”,培养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德才兼备的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刘泽俊 《教师》2010,(33):78-79
文章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分析了我国在新时期下,建筑市场对土木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从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入手,研究该专业课程设置,建设与时俱进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工程管理能力与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协调统一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课程教学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实践性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分析了我国在新时期下,建筑市场对土木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工程项目管理,从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面入手,研究该专业课程设置,建设与时俱进的工程管理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工程管理能力与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协调统一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课程教学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类课程。文章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岩土工程系列课程的特点,坚持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工程案例引入岩土工程系列课程教学中,深入探索分层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研究人类社会和生活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维护的工程领域,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文章针对目前山东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筑)的培养方案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各高校在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筑)课程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9.
"土木工程测量"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该课程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融入还不够紧密和深入,探索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建设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以及预期达到的德育目标,深入推进"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工程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国际工程合同条款》课程是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对于该课程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学内容和课程网站建设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为国内开设该课程的相关院校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设置的课程体系,探讨《工程导论》与《工程实践》开设的背景和意义,并详细介绍了两门课程开设的内容与作用,充分实证了两课在工科学习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双创"和"新工科"政策对培养创新人才和加速工程实践教育改革的要求,采用优傲协作工业机器人系统,搭建机器人工程实训课程平台,设计和实现机器人工程实践课程专业类实训项目,以此期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升工程应用能力,为本校机器人相关学科在工程实践方面的发展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本科生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文章结合《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进行了实物项目教学探索,给出了实物项目的要求,分析了项目与课程的关系,展示了项目教学的成果,教学结果显示学生增强了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为根本。本文从中国传统的“闻道”与教育本质性论述着手,从历史与现实角度阐述教育的本质与使命。从教育的全球化视角,阐明新工科是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所需。全文以“入世”实践为主线基础,阐释交叉复合仿生专业的市场需求、求学现实以及目的性,论述交叉复合仿生专业出现与设立的必然性与社会适求基础,以鲜明的主张归结核心观点,即新工科交叉复合型仿生教育的发展源于实践适用与社会需求,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地方高校工程类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是发挥其办学特色和优势,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推行“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和实践适应需求的新型育人模式,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等级的竞赛,不断拓展他们的学业知识和技能来对接市场需求,逐步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适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四个融合”,即教师与技师融合、理论与技能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学生与师傅融合。“四个融合”是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一种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成果导向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文章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为例,强化了过程性考核。通过增加课堂随机测验、期中考试等多种形式,把各知识点的学习融合到平时的考核中,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建立"工程图书馆"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的现状;阐述了"工程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构建思路和内容;阐明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建设好开放的"工程图书馆"有助于大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建立及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环境照明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结合工程教育理念优化设计了实验教学内容。以实际照明工程项目为基础,设计利于强化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训练的教学案例,组建实验教学案例库,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与能力水平,探索应用型专业建设的实验教学设计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国家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积极应对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加速将高等教育从外延发展转换为内涵发展,面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阐述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和时代需求,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建设现状,提出新工科视域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改革措施,旨在探索与实践传统工科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建设的新思路与新路径,进一步创新建立工科专业教育培养机制,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传统工科专业在新工科背景下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