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对左室肥厚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对明确诊断的老年高血压痛患者227例进行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动态血压监测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将患者分成左室肥厚组(n=63)和无左室肥厚组(n=164);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颈动脉IMT增厚组(n=87)及无增厚组(n=140).测定动态血压参数,血脂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24hSBPV、24hDBPV、非勺型血压发生率等方面,左室肥厚组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5).颈动脉IMT增厚组与无增厚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白昼、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24h SBPV、24hDBPV,非勺型血压发生率等方面,颈动脉IMT增厚组明显高于无增厚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动态血压参数密切相关,动态血压参数可能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抗氧化活性以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组(中药组)和非洛地平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清SOD、MDA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天麻钩藤饮组和非洛地平组的SOD活性在治疗前分别为(85.6±11.2)U/mL和(86.3±12,5)U/mL,在治疗后为(98.1±12.8)U/mL和(95.1±13.2)U/mL,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DA在治疗前为(6.28±1.65)nmol/L和(6.23±1.58)nmol/L,治疗后为(4.08±1.30)nmol/L和(5.11±1.39)nmol/L,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天麻钩藤饮组IMT治疗前后分别为(1.16±0.14)mm和(0.75±0.08)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良好降压作用,并且能增加抗氧化活性,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进行检查分析,并与209例健康成人对照。结果各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各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之间进行比较亦显示出显著性差异;颈动脉IMT随高血压分级增加而逐渐增厚。结论血压增高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变化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心理、行为、药物依从性的血压控制影响。方法将76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行联合干预,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收缩压)控制情况。结果 1.干预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为92.17%,对照组药物治疗依从性为42.17%;两组患者药物遵医行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干预组血下降率为25.53%,对照组为14.87%,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联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患者收缩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血管性痴呆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VD组34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VD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比正常对照组要大,且VD组左颈总动脉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以及左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VD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抚触护理联合增强自我效能对妊娠高血压产妇患者心理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84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妊娠高血压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妊娠高血压产妇给予抚触护理联合增强自我效能。回顾分析比较两组妊娠高血压产妇的血压、心率、心理应激反应及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产妇经护理后的收缩压(117.7±16.8)、舒张压(70.1±4.7)、心率(70.1±3.7)明显低于对照组(125.1±15.5)、(80.3±5.5)、(86.3±5.6),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产妇经护理后的HAMA评分(10.92±2.81)、HAMD评分(9.33±4.83)明显低于对照组(16.30±3.82)、(13.25±7.82),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妊娠高血压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抚触护理与增强自我效能联合能有效的改善妊娠高血压产妇的心理应激反应与负性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模式对高血压综合防治效果。方法:对沙河社区高血压患者有计划地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随访6月后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认知水平、饮食行为和血压控制程度。结果:健康教育后180例血压患者不同程度地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干预后血压为(133.05±10.36)mmHg(/83.42±8.02mmHg),低于干预前(154.20±10.54;)mmHg(/95.61±9.83)mmHg,经t检验,P〈0.01。结论: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实践证明,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模式是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一个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IMT(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和粥样斑块进行超声检测,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7例受检者,男139例,女88例,年龄45~57岁(平均53.25±3.01岁).大部分受检者有多重危险因素但临床上无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并以药物治疗为主.1.记录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空腹血糖、血脂,吸烟史及家族史.2.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量颈总动脉、颈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取平均IMT.3.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组,正常对照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4.冠心病危险因素按国际标准确定:危险因素评分范围为0~5,以危险因素评分≥2定义为危险因素聚集.结果:1.各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的比较 :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血压、血糖、胆固醇、腰围水平升高,随LDL-L下降,颈动脉(IMT)加重.2.各组间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比较: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颈动脉IMT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LDL-C血症异常检出率明显升高.3.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比较: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积分按等级检验进行秩和检验(H=20.16,P<0.05),并且随IMT增厚,危险因素积分逐渐升高.4.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在双变量Spearsman相关分析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各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在调整性别、年龄进行偏相关分析中,IMT与舒张压、HDL-C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BG、SBP、TC、TG、LDL-C、RFS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IMT与危险因素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7与0.219.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严重,预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测量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冠心病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2.冠心病组内皮舒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单支、双支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冠状动脉造影与颈动脉超声结果比较,以斑块存在为预测冠脉病变的阳性指标,敏感性为83%、特异性75%。结论:冠心病患者多合并血管舒张功能受损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频超声探查颈动脉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实践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就诊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循证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和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情况。结果:循证组血压控制达标44例(70.9%),对照组27例(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循证组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使高血压的治疗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左心室肥厚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肥厚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CRP未见明显下降,而治疗组CRP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均较少,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胶囊和厄贝沙坦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其中通心络胶囊加厄贝沙坦疗效更为明显,且通心络胶囊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CRP。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VS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5,P=0.024)。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 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8,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6,P=0.006)。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高频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斑块。依斑块的有无进行分组,72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为斑块组,54例无颈动脉斑块患者对照组。[结果]68.9%斑块组患者(51例)伴Hcy升高,平均血浆Hcy水平19.65±13.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歌唱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老年合唱团中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筛选某社区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保持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不变,治疗组同时辅以歌唱训练,两组均观察三个月,并就治疗前、后的血压、主要症状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下降非常显著(P<0.01),舒张压下降显著(P<0.05),主要临床症状(心悸除外)、生活质量(性能力、记忆力除外)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歌唱疗法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予歌唱疗法半年以上才有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5.
天麻钩藤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颗粒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颗粒组(中药组)30例和氨氯地平组(西药组)30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血压下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药组GSH-PX的升高却较西药组明显(P〈0.01)。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压效果,同时能够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延伸性护理模式。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延伸性护理模式。随访6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血压。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延伸性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血压的有效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滋阴潜阳法对模型大鼠的降压作用,探讨滋阴潜阳法发挥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分为模型组、滋阴潜阳组、氯沙坦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共5组,每组10只大鼠.结果血压变化:造模后2周,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动脉收缩压(SBP)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用药,与模型组相比,氯沙坦组和滋阴潜阳组大鼠SBP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胸腺、脾脏中淋巴细胞(少量的巨噬细胞)IL-6均表达显著升高(P<0.001).滋阴潜阳组和氯沙坦组与模型组比较,IL-6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滋阴潜阳法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下调胸腺和脾脏中淋巴细胞IL-6表达可能是其降压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耐受性、谷峰/比值及不良反应,选高血压52例,年龄(45&#177;11)岁,服用贝那普利10—20mg/d,共4W,治疗前后分别监测偶测血压和24h动态血压。结果服药后血压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下降(P〈0.01),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昼夜平均收缩压(SPB)、舒张压(SDP)均明显下降,心率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均大于0.5,能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高峰期的血压,作用持续24h。试验证明贝那普利是一种高效、平稳、安全的降压药物.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管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病发症。方法:从高血压慢病管理人群中抽取60例,随机分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干预组进行一年的规范化管理(社区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不愿意配合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在坚持规范用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方面与对照组存在着差异显著性(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对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ei指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6例.按Ganau分类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分为4型;正常构型(A组,46例)、向心性重构(B组,53例)、向心性肥厚(C组,40例)、离心性肥厚(D组,37例);正常对照组35例。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舒张末期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内径(IVS、LVPW、LVDed),二尖瓣血流频谱图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比(E/A),左室射血分数(EF)及Tei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的比较:各组同年龄、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C、D组病程有显著性差异,C、D组收缩压最高(P〈0.05),B、C、D组脉压最高(P〈0.05);2.各组超声心动图结构参数比较:C组、D组LA最大(P〈0.05);B组LVDS最小(P〈0.05),D组LVDS最大(P〈0.05);C组IVS、LVPW最厚(P〈0.05);B组、D组IVS、LVPW轻度增厚(P〈0.05);C组RWT明显厚于其它各组(P〈0.01);C组、D组LVMI质量显著增加(P〈0.01),但C组、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3.各组超声心动图功能参数比较:高血压各组的E/A值均减低(P〈0.05),EF只有D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高血压各组Tei指数均较对照组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组间有显著性意义。结论:Tei指数可以客观、真实的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构型的心功能情况,对于评估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