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上海市二期课改当中有一门全新的课程———科学,她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在六至七年级开设。她在中小学十二年科学教育“综合-分科-综合”体系中,是小学一至五年级自然课程与初中八至九年级的分科科学课程之间的过渡,是一门承上启下、实现由科学启蒙到科学入门的课程。本课程并不代替分科,有别于国家级实验区试行的代替分科的科学课程。而且,本课程并不直接纳入中考范围,这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002年9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与课程配套的教材(简称上教版科学教材)。本教材是由大学教授与中学特级…  相似文献   

2.
谢平  包彦芳 《山东教育》2007,(12):49-5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分科课程进行了改革。在小学开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减少课程门类,整合学习内容,避免重复交叉,使分科课程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八方揽萃     
中小学校将开设综合课程据从最近召开的国际中小学课程科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获悉 ,2001年起我国中小学校将开设综合课程。今后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将构建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根据教师适应能力和其他条件 ,可选择以分科为主的课程 ,也可选择以综合为主的课程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摘自《深圳特区报》2000年3月30日)尝试新教法 :几位教师同上一堂课广州海珠区菩提路小学准备尝试一堂课几位教师共同上的教学法 ,认为可将学科之间知识有机联系一起。如语文课《月光曲》 ,由…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一个新兴专业,目前采取"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定位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科学方向。本文主要探讨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的思路及结构内容。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一个新兴专业,目前采取“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定位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科学方向。本文主要探讨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的思路及结构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21世纪是经济和科技竞争激烈的世纪,许多国家都会面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最终都与各个国家的国民教育密切相关。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从小抓好小学生的科技教育,有利于培养科技素养,形成刻苦耐劳、实事求是、勤于钻研的良好科学态度与学习习惯。一、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小学科学的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分科课程,描述世界与解释世界是小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已知规律,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具有以  相似文献   

7.
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科综合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理科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分科学习基础上,对分科知识的综合与提升,是一种功能型的综合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在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等多方面的综合。课程设计应做到:反映自然界的统一图景,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提供最具有持续价值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方法性知识,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杨双双 《福建教育》2023,(23):56-58
幼小衔接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应关注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和衔接。在幼儿原有美术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实现经验的迭代生长和科学发展,对于科学协同做好美术教育幼小衔接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胡继飞 《中国教师》2011,(24):19-20
<正>科学课有综合科学与分科科学两种课程形态。综合的科学课过去称为自然,小学才有,现在有所不同,我国少部分地区也在初中推行科学课(国外的初中基本采用综合科学)。广义理解,分科的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或地理等也应属于科学课。这里讨论的科学教师,专指前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的选择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在新一轮初中科学课程改革中,既设置了综合科学课程,又设置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那么,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是选择综合课程,还是选择分科课程,以及选择后如何实施就成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综合科学课程和分科科学课程的各自特点及课程实施的条件出发,结合我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浙江省近10年来的综合科学教改实践,较全面地论证了新一轮科学课程选择的主要依据及课程实施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综合课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设想是: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根据现有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具体情况,设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同时,从小学三年级起至高中三年级,在各年级设置“综合实践课”。这种课程设置,旨在从总体上改变单一“学科课程”编制,克服分科课程的缺陷,适当减少学科门类,增加课程的综合和学生实践的机会。这里拟就初中阶段“以综合为主的课程”发表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区 ,38个区、县中小学校新学期将试用新教材。新教材涵盖 2 0个学科 ,共 4 9种 ,其中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自小学到初中的 9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新课程方案强调课程的综合性 ,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其搜集和…  相似文献   

13.
陈尧 《科学教育》2008,(6):35-36
1设计思想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它开设在小学自然课程之后,初中分科课程之前,承上启下,帮助学生从亲近自然走向亲近科学。本节课选自初中《科学》七年级第11章“感知与协调”,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味觉都不陌生,而且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这就为本节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真实的生活是统一的,最优化的课程是综合的。我们所设置的课程只有和生活实现完全的相似匹配,才有可能逼近最优化的目标。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在分科教学的现实基础上如何实现分科与综合的平衡,让小学数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分割走向综合,从孤立走向合作?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小学课程设置方面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需要在数学改革的理念方面达成共识:让小学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统  相似文献   

15.
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既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开设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关键是主题活动的设计。笔者认为,小学综合实践课主题活动设计应致力于“三确定”,即确定主题活动的活动目标、主题活动的活动内容、主题活动的学习方式及其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科学课程改革概况我国从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的自然科学课程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分科教学。20世纪80年代受国际综合科学课程改革思潮的影响,我国浙江省和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始了综合理科课程的尝试。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和初中阶段开设《科学》综合课程。并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27个  相似文献   

17.
一、"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差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两者的概念体系有何差异,我们在此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区38个区、县中小学校新学期将试用新教材。新教材涵盖20个学科,共49种,其中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自小学到初中的9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新课程方案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七、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根据新课程计划,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设置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小学高年级设置思想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课程结构方面的一个重要突破。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分科教学的弊端逐渐显现,多学科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始于美国的STEM教育作为学科融合发展的代表理念,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就STEM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