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议通感和移情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耳中见色,眼里闻声 自从钱钟书的著名论文<通感考>发表以来,通感已经成了人们熟知的术语.在文学中的通感手法随处可见,最脍炙人口的当数自居易的"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于声息乐止之后突然爆发的最后一缕琵琶声,如同银瓶乍破般清脆,如水浆之冲激声,铁骑刀枪之铿锵高亢,这样的声音,无法让不在现场的人听到,所以用文字来描绘视觉形象,勾起人的听觉联想,以此作为弥补.这种音如流珠的"目听式"作法古人久已有之.所谓目听,就是不从听觉感受上描写声音,而是由听觉转化为视觉构图,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目听的心理基础就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功能.钱钟书在<管锥编·大音希声>中也指出,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就是"以耳识幻感补益眼识实感."<庄子·人间世>说:"耳目内通而外于心智",这种耳目内通而心无挂碍的心理状态,即是指的通感心理功能.也就是<文心雕龙·比兴>中说的"以声比心","以响比辩"和"以容比物"的审美方式的恰当例证.新闻写作深深地植根于古典文学的沃壤,对古典文学的吸收、借鉴也应该包括对通感手法的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2.
一个偶然的机会,古人集《列子》中提出的“通感”话题,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书中曰:“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这里的“同”,相当于现在的“通”,它是说人的感觉,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彼此可以打通。人们从听觉可以得到视觉感受,而从视觉可以得到嗅觉的感受。我们平时说,这个人嗓子很“亮”那个人说话很“甜”;这幅画“有声有色”,那篇文章“淡而无味”等,这些其实都是通感的作用。假如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个规律,把广播稿写得具体形象,写得既有声,又有色彩、场景和画面,让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5)
深沉浑厚开人心扉读《家庭之友》「社会·家庭·纪实」栏目文/耀晗若文明善翻开《家庭之友》1997年第1期,留目于“社会·家庭·纪实”栏目,所登的3篇文章均具魅力,诱使笔者一口气读之而尽。阅读过程中已觉此栏目份量不轻,读后掩卷而思更感到内容的深沉浑厚。笔...  相似文献   

4.
“吃”书     
到绍兴参观鲁迅的“三味书屋”,总想议论一下那“三味”的含意,也便从中汲取教益。记得宋人李淑在《邯郸书目·序》中说:“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通俗来说,就是经书味如肉汁,  相似文献   

5.
《出版发行研究》2006,(12):84-87
卷首语科学技术已成内在要素——参加全国科技大会初感!!!!!!!!辰目一·1捍卫书价,捍卫书业!!!!!!!!!!!!!辰目二·1出版业“最有希望的田野”——由三峡出版社为库区农村编书、送书所想到的!!!!!!!!!!!!!!!!!!!!辰目三·1我们怎样来研究出版产业?!!!!!!!!!!!辰目四·1不要轻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审读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所想到的!!!辰目五·1“商务”之魂:文化追求与商业利益的统一——论“商务”出版理念之真谛,兼论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之目标!!!!!!!!!!!!!!辰目六·1追求农家书屋的恒久性!!!!!!!!!!!!辰目七·1让我们以文化人…  相似文献   

6.
叶坚 《视听纵横》2002,(6):43-45
虽然广播剧和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包括话剧、戏曲等)同为艺术,但顾名思义,广播剧诉诸听觉,而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则诉诸视觉。因此.广播剧被称为声音的艺术,也就是听觉的艺术;而电影、舞台剧和电视剧则被称为“独立地描绘出鲜明的生活图画”、“时空结合艺术”(汪流《电影编剧学》P1、P53,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也就是视觉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任何文学创作都少不了夸张。“夸张”二字,最早见于《列子·天端》:“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意思是说,夸大其词,言过其实的人不可信。夸张又称铺张、夸饰、饰言等。《晏子·问下》:“夸言愧言”中的“夸言”;《史记·刘敬列传》:“两军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中的“夸矜”;《风俗通·声音》:“乐官所增饰”,及曹植《魏德论》:“宪度增饰”中的“增饰”;王充《论衡》中的“语增”、“增言”;李纯甫《雪诗》“千奇万巧难形容”中的“形容”等,用于修辞,皆为夸张之意。  相似文献   

8.
董淑健  孙妮 《新闻前哨》2006,(12):39-39
学理论术语中有个概念叫“通感”,它又称联觉或感受移借,是一种带有形象思维特性的体察方式,即人们综合运用自己的视、听、味、嗅、触等多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进行了解、把握。各种感觉器官间瓦相沟通,不分界限。通感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以一句通俗的话说,通感就是五官通用来感知人与事物。  相似文献   

9.
一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广播事业的基本性质和职能,以“喉舌”和“耳目”概括,早已为党的报纸和广播所确定,其本义是传播最新时政情况,表达政治主张和愿望要求,并成为新闻广播工作者实践的准则。“喉舌”和“耳目”出于古籍。“喉舌”系指古代掌握机要、出纳王命的重要官员。《辞源》所引《古文苑十五扬雄尚书箴》云:“是机是密,出纳朕命,王之喉舌”。“耳目”则指探听消息者或视听所系之物。《辞海》引用《左传·成公二年》  相似文献   

10.
智人睿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为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礼记·学记》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荀况:《荀子·大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相似文献   

11.
视觉,亦可通俗地称为“看”,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渠道。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惟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运用。相比之下,看(视觉)显得更形象直观,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环顾我们这个世界,视觉因素无处不在,并且似乎在我们的化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视觉化”一词也开始频繁冲击我们的眼球和思维。  相似文献   

12.
析《南方周末》专题摄影的人文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新闻界》2002,(4):56-57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报纸推出以专题摄影为主的版面,贯之以“视觉新闻”、“读图时代”等名称,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的目光,提高报纸的可视性,增强媒体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这些专题摄影也成为报纸风格的重要标志之一。《南方周末·写真》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它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展示专题摄影具有的深刻含义,体现出强烈的人文特色。《南方周末》专题摄影的人文特色是媒体人文价值取向的外化,其基础是人文思想。中国自古有“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西方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思想传统。人文思想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人,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是否有地圆说,这个问题是在明末传入了西方地圆说并且被一部分中国天文学家当作正确结论接受之后才产生的。而答案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有”——非常热衷于为祖先争荣誉的中国人是决不会将一个谬误“栽”在祖先头上的。然而,这一问题并非~个简单的“有”或“无”所能解决。被作为中国古代地圆学说的文献证据,主要有如下几条:1.南方无穷而有穷。……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庄子·天下》引惠施)2.浑天如鸡子。天体国全。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嘉黄。(东汉·…  相似文献   

14.
述而不作:从官方职能到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述而不作”溯源  “述而不作”,源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又:“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篇》)表现出孔子对创新持极其谨慎的态度,观其一生,孔子确实也只在“述”的范围内承袭、整理、阐扬古典文化精华。“作”与“述”,有明显的区别。《礼记·乐记篇》说:“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作,亦称著,意为独创,自立新意,《史 记·老子韩非列传》:“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述,为沿循,《说文》:“述,循也。从,术声。”《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史记·太史…  相似文献   

15.
喻华钢 《军事记者》2002,(12):32-34
舆论监督已成为新世纪社会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对舆论监督的社会效应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发挥好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多角度探索舆论监督优化发展的可能性,从而引导我们少走误区,积极发挥舆论监督的优势。舆论监督的历史渊源和前景“舆论”,是指普通老百姓的议论。古代汉语中,我们不难找到“舆”的本意。“舆”,即“车”;“舆人”,即车夫、吏卒,引申为普通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介绍晋文公“听舆人之谋”,设计取得胜利;“听舆人之诵”,增加了忧虑。《晋书·王沉传》:“自古圣贤,乐…  相似文献   

16.
浅说“名词+名词”式偏正结构语词规范●胡海金【南昌】在汉语言中,偏正结构词组有两种形式,一是“形容词+名词”式,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漂·亮(的)·服·装,形容词与名词之间用“的”字相连,或隐去“的”字;二是“名词+名词”式,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正字通》一书自康熙十年(1671)岭南廖百子(讳文英)授梓南康,署名及书前序言均大书廖文英撰。然时隔不久,即有人提出:“《正字通》一书,廖太守百子刻于南康,此张尔公之书也。”①自此关于该书的作者,三百年来时有论证,大多论断为张自烈(字尔公)所辑。但时至今日,却一而再的有人认为“《正字通》著者是廖文英”②,“《正字通》著作者应为廖文英”③。查检吴小如先生《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文字学类》“正字通”条,虽注明为“明人张自烈编”,但又加括号“一说清人廖文英编”。可见《正字通》的作者,在学术界并非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内称得上专门之学的,首推“选学”一目。《旧唐书·儒学上·曹宪传》曰:“初,江淮间为《文选》学者,本之于宪,又有许淹、李善、公孙罗复相继以《文选》教授,由是其学大兴于代。”可见自唐代起,“选学”即趋兴旺发达。自唐末采用木版刻书之后,《文选》的传播渐以刻本为主流。如果敦煌莫高窟中的珍贵文献至今未被发现,世上怕已难以见到《文选》在各种版刻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本子流传。宋代先后刻出李善注、五臣注等数种本子,后来又有人将之合编而有所谓六臣注或六家本之说。但唐代享誉一时的公孙罗注等等,却…  相似文献   

19.
唐代司马贞在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作的《索隐》中曾三次提及《文翁孔庙图》:“唯《文翁孔庙图》作七十二人。”①“如《文翁图》所记,又有林放、蘧伯玉、申枨、申堂,俱是后人以所见增益,于今殆不可考。”②“《文翁图》作‘国选’,盖亦避汉讳改之。”③ 《文翁孔庙图》,应该就是《隋书·经籍志》中著录的二卷《蜀文翁学堂像题记》。这本书在新、旧唐志中均有著录,但  相似文献   

20.
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广播人越来越意识到未来的广播不再仅仅停留在“听”的层面上,台网合一的全景式、立体式报道模式越来越被广播业界人士所重视、所运用。受众不仅能够及时欣赏到声音的魅力,还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件的深厚背景;不仅有听觉的感染,还有视觉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