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校园精神是历史和文化的概念,反应了学校的灵魂,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校园精神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通过提升文化品味,强化成才意识,建设文明校风等途径来培育校园精神,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校园精神文化是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学生道德观的下降、网络文化的冲击,加快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刻不容缓.通过创新观念,以人为本、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和个性教育,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加强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以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特色建设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因此,各高职院校要从确立特色办学理念、弘扬时代主旋律、防止消极社会文化影响、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等方面构建校园精神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现代学校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学校一项长期的、深层次的、高品位的建设工作。现代学校的打造,最根本的实质就是文化校园的建设,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诉求。文章在阐述了文化校园是一种理想的成熟化的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精神及其筑建是文化校园建设的价值导向和基本任务,探讨了文化校园建设的四维一体的内容取向。  相似文献   

5.
一.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环境文化包括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等,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直观体现。但是,校园环境文化先精神文化而行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变成一些景观的堆砌,缺少内涵,没有真正体现出校园文化精神和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6.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维权 《中学教育》2003,(11):20-21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囊括了物质和精神的各个方面 ,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学校是人类文明传播的场所 ,更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才能沿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迈进 ,所以研究校园文化建设 ,弘扬民族精神 ,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什么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怎样搞好校园文化的建设 ?本文拟就校园的物质、制度、行为、心态等方面的表现形式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优美的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所好的学校一般有一个容貌优美的校园 ,而这优美的容貌最少表现在以…  相似文献   

7.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可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8.
加快提升物质文化建设、规范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突出精神文化建设是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加强校园建设规划,培育高职院校的“学校精神”,培养和增强“母校”意识,大力推进CIS识别系统建设,进一步繁荣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茂山 《宁夏教育》2006,(10):18-19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便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学校,也很难自立于发展中的社会。我们理解:校园文化即是发生在学校中的精神文化现象。这种“精神文化”关系到学校的过去的历史,今天的存在,今后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种特有的精神现象狭义的理解为学校文化的一般存在形式。学校文化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学校的校容校貌、标示性的校园建筑、以及自然风光和优雅的人文环境是能见得到摸得着的物质文化。因此,学校建…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包括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校园精神作为核心层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着力培育校园精神文化,应从确立学校核心价值观、加强校风建设、融入现代意识和重视开放性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1.
盛秀永 《小学生》2010,(5):39-40
我认为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学校应致力于把传承民族文化与传播现代文化当做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运用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层面构成。校园文化可分为五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媒体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校园环境、校园秩序、校园风气。这三个方面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硬到软。比较而言,我们应更看重后者,也就是看重风气,看重人心,看重人的精神。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校园风气,最高表现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学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13.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核心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体现校园文化特性的关键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正面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约束规范功能和同化辐射功能等方面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进行了全面透彻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气质的体现,是学校发展动力的载体。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现今,教育投入越来越大,校貌校舍越建越好,图书馆藏书越来越多,学校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也必须更上一层楼,其中有四个要素尤其需要引起注意。一、注意社会对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颖慧 《文教资料》2011,(14):188-190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对大学精神的养成有着重要意义。理清大学精神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关系,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当前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更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从打造校本特色环境文化和立足人本理念建设精神文化两方面,具体阐释了双桥镇中心学校打造校园特色环境文化,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理念,并做了有效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规章制度和文化环境,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一般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高校图书馆既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场所、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1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的关系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的共性是都具有育人性。  相似文献   

18.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则是全面提升学校组织、制度、形象、精神建设的助推器。但目前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在学生、教师和管理者这三个群体中的建设还不尽人意。为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导世界精神的文化建设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入手,积极探求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而为高校的良性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软硬育人实力的总和,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形象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事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培育什么人的重大问题。文章认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以建设品味高雅,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现代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学校的办学质量及特色要求越来越高,校园文化建设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阜阳三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思考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提出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缺一不可,同时要重视校园人际关系文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